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_云深雾【完结】(157)

  大臣们跪在地上,也是伤心的说不出话来。

  十个月前,他们刚送走了一位非常难伺候的皇帝,新君登基后,他们终于迎来了幸福的春天。比起先帝和大明的开国之君,当今真的太好伺候了,就算有什么的地方触怒了皇帝,只要没彻底捅破了天,皇帝都是不计较的,除了宋朝的宋仁宗,上哪儿找这么好伺候的皇帝啊,这是他们作为臣子的幸福生活具象化了。

  相比之下,虽然太子是当今的亲儿子,但从小接受永乐皇帝的教导,脾性更偏向永乐帝,真的不如当今这样好说话,比起伺候这位,他们当然更喜欢当今了。

  只是无论他们如何的不舍现在的生活,皇帝的命数如此,阎王要人三更死,决不留人到五更,皇帝的命数也毫不例外。

  因为怕前后两位皇帝离世间隔时间太短,百姓守国丧不能正常嫁娶,耽误百姓正常生活,朱高炽早早就留了遗诏不许铺张浪费,因此他的身后事办的并没有永乐帝那样宏大,但皇子和臣公们的悲伤却情真意切多了。

  第137章 郭氏殉葬 朱高炽,明朝的第四……

  朱高炽,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明太宗朱棣嫡长子,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 次年改元洪熙, 世人皆称之为洪熙皇帝。

  生性端重沉静, 天禀纯明, 恭俭爱民, 喜好读书。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为人宽厚, 为政开明。赦免旧臣,平反冤狱, 废黜苛政, 让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文化得以复兴。

  在先帝起兵靖难期间, 抚慰士卒, 镇守北平, 以万人军民拒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围攻。

  先帝登基后第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其妻张氏立为皇太子妃。

  先帝数次亲征, 太子监国有功,勤政爱民, 无丝毫错漏,深得百官敬重。

  洪熙元年五月,洪熙帝病重,不久后驾崩,享年四十八岁,传位于皇太子朱瞻基,而后葬于献陵, 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一年之内,大明江山换了三位皇帝,无不让人感慨叹息。

  灵位前,张皇后哭的撕心裂肺,整个人痛苦的像是瞬间老了十多岁。

  短短一年的时间,从太子妃一跃而成为皇后,又从皇后升职为太后,但代价确实在太大。

  要说多爱丈夫也没有,但总是舍不得的,早就跟他说过无数次,不要沉迷女色,少吃些大鱼大肉的饭菜,这些对他的身体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可是人要找死他人也没有办法。

  说也说了,劝也劝了,朱高炽不听,照样我行我素,现在好了,终于没命了,如他意了吧?

  “母后,父皇去了,您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啊。”

  胡善祥揽着张皇后的背劝慰道,生怕张皇后悲伤不能自制,一下子再哭晕过去。

  张皇后和朱高炽毕竟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马,胡善祥进宫后也看的分明,两人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也会因为后妃产生私心,但相处时的真心实意也是明眼人能看的一清二楚的。

  虽然和她与朱瞻基不一样,胡善祥现代思想接受不了出轨的男人,但对于古人而言,女人不会在乎男人除了她之外的其他女人,她们更在乎男人心里有没有自己。

  这位当太子时还好,还能稍微克制自己,不敢当着永乐帝的面沉迷女色和大鱼大肉,就算和其他后妃生了许多的孩子,最受重视的依旧是嫡长子朱瞻基,最看重的女人仍旧是张皇后,对他们来说也就够了吧。

  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各地藩王立刻派人进京吊唁、贺喜。汉王朱高煦被圈进,但也被下令给大行皇帝送行。他和赵王朱高燧两人在灵前碰到,差点没打起来。

  朱高燧见到朱高煦还是挺尴尬的,没想到老大这么心软,居然没杀了老二,还有大侄子也是指望不上,居然还把人放出来哭灵?这是干什么?

  看看朱高煦这眼睛瞪大的,是准备给大哥哭丧的准备吗?待会儿不笑出来救谢天谢地了好么!

  朱高燧就更伤心了,无论是侄子当皇帝还是大哥当皇帝,都如不皇帝位置上做的是亲爹啊,无论自己犯了什么错,都能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当然,最好能做皇帝的还是自己,可这也只是痴心妄想,因此,朱高燧难免郁郁。

  大哥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

  在朱高煦面无表情瞪视下,朱高燧无言的躲避了他的目光,边哭边做戏,势要给人留下一个亲近大哥的好印象来,越哭,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流,哭的越是伤心了,也不知道哭的究竟是躺在棺材里的皇帝,还是命苦的自己。

  “猫哭耗子假慈悲。”朱高煦冷冷讽刺道,他才不相信背叛了自己的朱高燧心里对老大有多少真心,两兄弟的关系从小就比和朱高炽的好很多,朱高燧都能毫不犹豫的背叛自己,也就老大那个心慈手软的,才会相信老三是真心向着他。

  想到这几日趁着皇帝驾崩,混乱中试图浑水摸鱼联系自己的手下,朱高煦垂下眼睫,掩饰掉眼底的野心。

  命?他不会认的。

  就算输了一次、二次又如何,只要他朱高煦还活着,就一定不会放弃对皇位的追求。自己一只看不上的大侄子当了皇帝,这让朱高煦更是痛上加痛,老大他都不服,何况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

  但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为了防止此次联系他的手下是朱瞻基故意放进来想要钓鱼执法,朱高煦决定先等一等,把人查个底朝天再说,顺便

  让朱瞻基那边放松戒备后再行动,嗯,就当他是在给老大守孝吧,看在老大这次没有要他命的份上。

  只能说,兄弟感情是有,但不多。

  朱瞻基灵前继位,尊张氏为皇太后,太子妃胡善祥为皇后,后宫诸人则并未册封。

  后宫的事宜张太后全权交给了胡善祥,好在有胡善围的帮衬,虽然忙碌了些,但宫务一一办下来并未发生一丝错漏,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而胡善祥不知道的是,让她管理宫务是张太后有意为之,因为她现在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去处理,虽然只是张太后觉得,那就是给皇帝殉葬的妃嫔。

  张太后事先先去找了儿子朱瞻基,朱瞻基沉默了一下,想着父皇性格宽仁,而且也没有特别留下遗旨要人殉葬,便否决了母后要五名妃嫔殉葬的请求。

  但是张太后的态度十分的坚决,言辞激烈,最后母子两人甚至差点就吵了起来,只能各退一步。

  张太后放过了与她没有龃龉的四位妃嫔,允她们活了下来,但日后也要青灯古佛给陛下祈福,而得罪过她,且嚣张跋扈的郭贵妃确是必须死。

  甚至不等朱高炽下葬,趁着朱瞻基被三杨用政务拦下,胡善祥被胡善围拉着处理公务,带着身边的衷心下属就气势汹汹的去了郭贵妃的永宁宫。

  永宁宫此时已经被张太后的人团团围住,郭贵妃出不去,无法去给朱高炽哭灵,只能在后殿中的小佛堂念经。

  她以为自己为皇帝生了三个儿子,就算最后没能成功让儿子继承帝位,好歹与殉葬的命运毫不相关。但是没有想到,即使她的儿子都已经长大,也没能让张太后顾忌他们而对自己生出的杀心。

  “郭氏,死到临头了你居然还在念经?是给先帝念呢还是给你自己啊?”

  张太后坐在永宁宫正殿内,看着被宫人压跪在面前的郭贵妃,冷嘲出声。

  虽然此刻的郭贵妃非常的狼狈,但面对张皇后摄人的气势,她丝毫不惧。她可是有三个儿子呢,先帝就算不为自己想,大概也是不忍心他们失去亲娘的,所以郭贵妃并不认为张太后敢让自己殉葬。

  现在摆这么大的阵仗,无非就是想趁机教训自己罢了,毕竟郭贵妃也知道,先帝初登基时,自己确是有些嚣张跋扈到不把张皇后放在眼里了,当初要不是先帝护着,自己早就被罚不知多少次了。不就是皮肉之苦吗?来吧,熬过去了她还有儿子可以指望。

  于是,郭氏嘴硬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是念给佛祖听,愿佛祖保佑先皇九泉之下不受苦难。”

  张太后突然笑了,说道:“其实何必念经呢,有没有效果谁都不知道,不过本宫倒是可以好心如了你的意,让先皇在九泉之下也如生前一般欢乐。”

  “皇上生前最喜欢的就是郭贵妃你了,你从前不是也常说,最爱皇上了吗?既然如此,你便到地下伺候皇上吧,想必皇上见了你下去陪伴,心里更是欢喜。”

  郭贵妃悚然一惊,注视着张太后残酷冷笑的面容,更是害怕的不知所措。

  而张太后心里则是止不住的痛快,尤其是看到郭氏那一脸的惊恐,脸上更是笑开了花,冷声吩咐道:“来人啊,就这样吧,尽快送郭贵妃上路,先帝还在地下等着呢,可不能让人等急了。”

  “不,不会的,陛下不会让我去殉葬的,太后,你在假传遗旨。”郭贵妃挣扎着不肯屈服。

  按照大明后妃殉葬的规矩,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有三个儿子的她殉葬啊,如果她就这么死了,她的三个孩子该怎么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