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没想到,还以为经过了冬梅陷害的事情后,自己注定不会被册封高位了,没想到皇后娘娘居然既往不咎。
在东宫那么多年,吴心仪也算是看的明明白白了,皇帝的心里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与其讨好皇帝还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奉承皇后娘娘,别的不说,安享晚年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孩子,嗐,现在谁还想这个啊,你看先帝郭贵妃,不照样生了三个儿子吗?以为皇帝死后不用被殉葬,可结果如何,太后一道口谕,不还是立刻就被殉了?
反观先帝后宫的张敬妃,同样的出身开国功勋府邸,和郭贵妃类似的出身,还没有孩子,现在平平安安的在宫里养老,时不时的太后和皇帝、皇后还有赏赐送去,日子过得不比那谁要好的多?
所以说,做人啊,还真不是靠男人,人家虽然无子无宠,但和皇后、太后的关系处理好,后半辈子的福气是想之不尽用之不竭。
众人搬宫之后,朱皛皛养在自己身边,性子倒还是和往常一样的调皮。而朱祁钰长在朱瞻基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一日日的变得更稳重起来,胡善祥看得心疼,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朱祁钰身为太子,日后会从朱瞻基手上继承偌大的大明帝国,现在的很多事情和本领都得朱瞻基手把手的教,自己这个亲娘就只好退居幕后了。
而前朝也并没有太平多少,因为北京突然起了一场地震,文官们立刻又开始了老生常谈,劝谏皇帝将都城迁回南京。
这已经不是太宗迁都北京后满朝文武第一次反抗了,他爹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想过迁都,幸好那时候南京起了数次地动,才拖延
了他爹和满朝文武的行动,因此这一次朱瞻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都给朕住嘴,皇爷爷为何迁都北京你们不知道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尔等身为我大明百姓的父母官,不思为国效劳,整日想着南京的安逸生活和富贵,你们就是这么做官的吗!”
朱瞻基不想骂的太难听,但也让百官抬不起头来,看朱瞻基态度坚定,便只好就坡下驴,再不敢提起此事。
前朝后宫平稳后,接下来免不了新帝对功臣和自己人大肆封赏了。
张太后的母家从彭城伯进位彭城侯,胡善祥的亲爹胡荣被封为任城伯,亲娘赵氏也成了任城伯夫人,也算是起到了阶级性的越升。赵氏进宫谢恩的时候和胡善祥聊起此事,胡善祥也说不清心里的感受和滋味。
只能感慨,难怪古代的女人进宫后都想爬的更高呢,给家里带来的回馈是真的无法比拟,也不怨红楼梦里贾家把所有的指望都汇聚在贾元春身上了,皇家带来的尊荣,真是飞一般的提升啊。
胡善祥不像马皇后那样清正,娘家得了这样的尊荣,自己脸上也有光。反之,若是张太后家里有了封赏,但胡家没有,不说自己没脸,祁钰和皛皛也会被人小看,于是胡善祥欣然谢过了朱瞻基的好意。
古代等级划分制度为公、侯、伯、子、男,张太后家里的爵位才是侯爵,胡善祥家里有个伯爵也就够了,至于公爵的位置么,要么是开国功臣,要么是从龙之功才能封赏的,胡家安安分分的享受着从天而降的馅饼就够了,再多的还是别了。
第141章 找死能力 自家事自家人知。 ……
自家事自家人知。
真不是胡善祥埋汰, 就胡荣那德性,胡善祥真怕朱瞻基给他的优待再往上抬抬,野心就更大了。
胡善祥既然如此说, 朱瞻基想要高调封赏的心也就没那么急切了。也罢, 左右还有祁钰, 日后留给祁钰加封便是了。
说道这里, 朱瞻基免不了想到他亲爹来。
甫一继位, 就将郭氏册封为贵妃,郭氏的祖母为国夫人, 这已经是僭越礼制了,他娘的母家都没有这份殊荣, 难怪她娘那大度的性子会容不下郭氏。
张太后的娘家在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 就被永乐皇帝追封为彭城伯, 等明仁宗朱高炽登记后, 这位已经去世多年的老丈人被追封为侯, 爵位自己也传给了其子。所以, 对于儿媳妇的娘家仅仅被封为伯爵,她甚至还觉得儿子给的恩封有些低了。
她母仪天下的时候家里是侯爵, 没道理儿媳妇现在是皇后了,却只给了个伯爵。
张太后问起的时候, 朱瞻基给她讲了个明白,知道胡善祥谢绝了更高的封赏,还觉得儿媳妇品行好。
胡善祥现在轻易不得出宫了,却也放了胡善围一天假,让姐姐带着赏赐回了娘家。
赵氏见了大女儿回家来也十分的开心,虽然,如果是小女儿回家她会更兴奋。但想想也知道, 善祥现在的身份,就算是出宫也只会是前呼后拥,更何况,张太后嫁入皇家也没有总是回家的时候,往往都是招家中女眷入宫,有这样知礼守规矩的婆婆,善祥更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行事了。
看到赵氏兴奋的模样,胡善围神色却非常的从容镇定,内心却OS个不停。
趁着没人的时候,忍了又忍的她,看着母亲那恨不得全天下皆知她有多高兴的模样,凉凉道:“娘,您现在不说我功利心大,把妹妹送进宫当工具利用了吧?”
赵氏楞了一下,嘴角的笑却还是遮掩不住,笑骂道:“你这妮子,都过去多久的事了,还和娘开玩笑啊。”
好吧,被女儿这么一说,她是想到当初自己不止一次骂过丈夫和大女儿为了家族骂女儿。
但此一时彼一时,那能相提并论吗?
女儿被送入宫的时候,她都以为这辈子就要个小女儿生死相隔了,谁知道她们家真能有这天大的富贵,一跃而起改换门庭?
赵氏只要是自己生的孩子,她这个做母亲的都是喜爱的。小女儿胡善祥自不必说,日后自己只跟着享福便是。儿媳妇也是有儿有女了,赵氏也早是做祖母的人了,就是大女儿胡善围的日后有些麻烦。
毕竟在宫中蹉跎了这么些年,年岁实在大了,想说个好人家也有些难,毕竟不可能找比她小的,而比胡善围大的人家,男人不是鳏夫,就是有什么不知名的疾病,所以才快三十岁了都没成亲吧?
“善围啊,你妹妹日后有了依靠,你弟弟们也都不用娘操心,但是娘这心里啊,最心疼的还是你。”
“你说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早些从宫里回来吧。让你妹妹去太后那里说说情,把你给放回来。娘知道,你这年纪,头婚的人可能找不到,但这年头,想和咱们家结亲的鳏夫多的是,你慢慢挑,只要能找个知心的,日后相互扶持,日子也能有了盼头。”
又来了!
胡善围听的直翻白眼,甚至有些觉得是不是报应?
当初她劝爹娘送妹妹进宫都没这样啊,怎么阿娘现在这么致力于给自己说人家呢。在宫里这么些年,虽然没见过几个男人,但就她成天看到的,比如皇帝后宫的女人,整天是怎么等待着皇帝的宠幸的,日子有多难熬,难道她不知道?
宫里都是如此,宫外的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赵氏心里想的确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更认同的道理,找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实在找不到,最低底线也要是夫妻两人相敬如宾,而胡善围确是觉得,与其如此,不如一生不嫁。
胡善围的笑意淡了些,道:“娘,我现在可是正二品女官,坐到如今的位置,我凭的是自己的本事,我绝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嫁人什么的,以后再说吧。”
在宫里这十几年间,如果胡善围想出宫嫁人,早就在张太后还是皇后或者太子妃的时候请愿了,怎么又可能会等到如今?
见赵氏还想再劝,胡善围直接搬出了胡善祥和两个侄子:“娘啊,妹妹才刚刚坐上后位,后宫的麻烦事还多着呢,你舍得让妹妹一边照顾祁钰和皛皛,一边操心宫务吗?还是在等等吧。”
“前几日善祥还和我说,处理宫务忙的都没时间陪皇上和两个孩子了,这样不好,夫妻之间总得时常相处感情才会好。你看张太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和先帝感情多好,当了皇后之后没时间陪先皇,不照样被郭氏趁虚而入?妹妹和皇上的感情现在看着好,但谁也不敢保证以后还会不会如此,娘你有这时间还是多关心父亲吧,我就在宫里多照看善祥和两个侄子一段时间。”
“哎,成吧。”赵氏这下无话可说了。虽然善祥是皇后没错,但宫里的皇子皇女数量也太少了,搁在普通人家都得生个两到三个儿子,更遑论皇室呢,太后娘娘膝下就有三子一女,在生孩子这方面,女儿实实在在的输给了她的婆婆。
赵氏也想胡善祥能多给皇帝生几个儿子,这样,她们胡家的富贵才会越来越稳固。
“原先娘还想着有太后娘娘在,皇后娘娘管理个后宫算什么。但善围你说的也对,夫妻么,还是得有多多的甜蜜时候的,省的皇上被某些狐媚子给迷了眼,让你妹妹伤心。”
宫里胡善祥虽然也想让胡善围出宫去找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但胡善围态度坚定的拒绝了,她也就不好子说什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