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成功突围的秀女 朱瞻基在第两天……
朱瞻基在第两天后就不负众望的给胡善祥带来了有关于谦的后续消息。
据说因为于谦在殿试上针对国家财政、军政写的策论极得永乐帝和太子以及一众阅卷官的欣赏, 面对永乐帝几近苛刻的提问也根据国家当前的形式回答的很是应对如流,令人拍案叫绝,堪称言辞流利, 语惊四座。
而且不止政事, 在关于军事的方面, 于谦也很有看法, 和永乐帝两人就好像彗星撞地球般看对了眼, 还没有经过翰林院的考试,于谦就直接被永乐帝授予了正六品的兵部主事。
胡善祥恍然大悟, 难怪于谦后来能带着大明剩下的残兵败将保卫住即将国破家亡的大明,原来一切早有因果啊。
胡善祥本想继续关注于谦, 但却没能如愿以偿, 她根本没有时间想其他, 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卸下了宫中女官的位置, 以秀女的身份进了储秀宫准备参选太孙妃了。
好歹胡善祥也是在宫里三年了, 手中也积攒了些人脉, 短短几天便摸清楚了几个有力的竞争秀女人选。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曾经的假想敌孙妙涵,她终究还是进了宫, 只是整日一副低眉顺眼,神情恹恹的模样, 也就只和胡善祥说话的时候才有了一些精神。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道中哥哥居然也劝我入宫,说什么只是走个过场,皇上不会让太孙选我的。”
孙妙涵一副匪夷所思的不解模样,不明白为什么之前道中哥哥听到皇上让她选秀时还为难又焦急,只是和太孙见了一面,再回来就也加入了劝说她入宫的队伍,可无论孙妙涵怎么问, 许道中都是一副忌讳莫深的样子,只说让她放心就是,于是孙妙涵只能假装无奈的进了宫。
“或许许大人已经想到了办法呢?没想到几天不见,你和许大人的关系都到了这个份上,居然连哥哥都叫上了。”
胡善祥也不明白,但她觉得许道中如果真的喜欢孙妙涵,肯定不会就劝说孙妙涵入宫参选,但说不清朱瞻基和许道中之间有什么计划,于是也只能劝孙妙涵放宽心,别想太多。
第二个秀女人选是听说是大有来头的,是赵王的心腹手下赵大人的侄女,也算是她们这群秀女里面身份比较高的了,颇有些傲气,一副看谁都低人一等的姿态。
最后一个有力的竞争太孙妃的秀女叫吴心仪,是个看起来天真又可爱的少女,她们浅谈了几句给人一种很是直爽没有心眼的感觉,但胡善祥却不这么认为。
一是吴心仪和胡善祥一样据说背后的靠山都是
张贵妃,胡善祥听说的时候还破觉惊讶,张贵妃居然没把堵住只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而第二便是因为吴心仪认识了胡善祥之后,第一时间手便不着痕迹的在胡善祥的目光下轻抚头上的发钗,那首饰看着很是眼熟,胡善祥也有一件,是张贵妃前几日以贺喜为名送来的,后来胡善祥带去了延禧宫想还给张贵妃,只是张贵妃以“她送出去的东西就不会再收回来”为由,让胡善祥没能完璧归赵。而且这两支发钗也挺相似的,不同的是发钗中心的花蕊颜色,吴心仪的是红色的宝石,而胡善祥的确是绿色的。
红花配绿叶吗?
胡善祥的第一反应便是莫非张贵妃是想让自己给吴心仪探路吗?
回过神后却又觉得应该并非如此,或许是她想多了,可能是前几日自己不愿意为张贵妃做事,所以张贵妃才又另外烧起了炉灶。
“姐姐们好,我叫吴心仪,是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人。”大大咧咧的,看着极为没有心眼的样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要真是个单纯没有心眼的人,也不会被张贵妃看重了,不过这样的人才会让人觉得没有威胁,倒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胡善祥没有想太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她胡善祥有被选中的自信,太孙妃的位置她势在必得,只是胡善祥没有想到的一点是,吴心仪背后的人并不只是张贵妃。
对着吴心仪的姓氏胡善祥有些犹疑,这是巧合吗?还是自己想多了?吴心仪莫非就是历史上明宣宗的吴贤妃吗?那个生下了朱祁镇唯二两个儿子之一的朱祁钰的女子。
随着一个个的秀女被筛下去,或以规矩不好,或八字不合,或是长相平庸等原因经历重重筛选,最后如胡善祥所预料的那样,胡、吴、孙、赵四名秀女突出重围留在了最后一关,由朱瞻基亲自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太孙妃和太孙侧妃来。
名义上是这样的,但谁都知道最后这一关还得老爷子也就是皇帝点头,早前答应朱瞻基自己选媳妇什么的口谕早就被风一吹给刮得烟消云散了。
“想好到殿前的时候选谁了吗?”
是了,胡善祥还是没有忍住,悄悄地联系了朱瞻基见面,把其他的人选告诉了朱瞻基,说她疑神疑鬼也好,担惊受怕也怕,胡善祥是真的不想孙妙涵被选中。
朱瞻基给了胡善祥一个安心的眼神后说道:“放心,太孙妃肯定是你的,我不会选孙妙涵的,到时候香囊就在吴、赵两人之间随意给一个吧。”
胡善祥有些迟疑的问道:“可是太子妃那里不是一直挺喜欢孙姑娘的,而且还要看皇上的意思啊。”
虽然对于朱瞻基的回答胡善祥很是高兴,但她到底还记得真正做主的人是皇帝,朱瞻基这样抗旨真的不会惹怒皇上吗?胡善祥有些忧心。
朱瞻基想起早间皇爷爷问自己的问题,给了胡善祥安心又确定的回答道:“不会的。”
没有说太多,朱瞻基转了口风想问问胡善祥的意见,毕竟对另外两名秀女,朱瞻基是真的一点都不了解,而且往后她们都是要归胡善祥管束的,最好还是不要选个脾气烈的进去。
“你觉得选赵、吴二人谁做太孙侧妃合适?”
胡善祥略一沉吟,虽然不知道朱瞻基为什么这么肯定抗旨不会触怒皇帝,但既然对方那么肯定,那应该就是有了完全的把握,于是便不再想孙妙涵的事了。
“两个都一样吧,一个背后的靠山是赵王,另一个估计和我一样,都是被张贵妃暗中定下的,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赵王背后肯定离不开汉王的撺掇,至于张贵妃那里,我上次没能打探出她的意图,所以暂时只能先答应她的要求,暂时稳住她。。”
朱瞻基闻言,认同的点了点头,接着颇为苦恼的说道:“看来我这个太孙的后宫还真是个香饽饽,二叔三叔也就罢了,现在连皇爷爷后宫里的人也往我后院塞人,看样子不把我们东宫扯个漏风的口子不罢休啊。”
胡善祥偷笑,还不是太子妃管家有方,把东宫打理的井井有条,那些觊觎储位和野心勃勃的家伙也不是没派人打探过东宫的消息,可银子花了不少,什么重要的消息都没有打探出来,反而是把人给气的那叫一个无能狂怒。
“左右除了孙妙涵姑娘,就剩下这两个人选了,选谁都是一样,你自己随意吧。”胡善祥无聊的给出了这个一点也没有用的建议。
“行吧。”
左右两个都是无关紧要的人,选谁不是选呢,没有什么差别。朱瞻基又没有玩火自焚的打算,也不打算亲身上阵去碰她们,到时候将人往后宫里一塞,派人看着,还怕对方和幕后之人互通有无吗?
……
因为选太孙妃的事,皇爷爷提前把自己叫过去又问了一遍,短短的时间内,皇爷爷的问出的问题让朱瞻基的心一瞬间七上八下的。
“你确定不选孙家姑娘?我记得你娘很是看好她,自从彭城伯太夫人把她送入东宫后,就把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朱瞻基还记得皇爷爷问这话的时候脸上是一副好整以暇眼中却是极为的认真,答案在心间绕了几圈,最终朱瞻基选择了隐瞒。
“回皇爷爷的话,孙姑娘虽早被我娘教养了三年,但孙儿与孙姑娘之间清清白白,没有任何私情。”
“哦,看来你是认真的。”
皇帝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信了没信,让朱瞻基很是忐忑。
“前几日,许道中求朕给他和孙妙涵赐婚,朕准了。”
冷不丁的,皇帝抛出了这么一个消息,朱瞻基早有准备,佯装惊讶猛地抬起头来。
皇帝却没有看朱瞻基,只是接着说道:“朕原本还想着你若是和孙妙涵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在,而许道中却明知你们有感情,还敢觊觎未来的太孙妃,或者是你横刀夺爱,君夺臣妻……。”
朱棣原本的打算是,孙妙涵一个女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是他的继承人皇太孙,另一个是他给皇太孙培养的肱股之臣,两人若是为了一个女人生了龃龉,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便是谁都不给,将孙妙涵给赐死。
但如果孙子没有那个意思呢?朱棣是很乐意成人之美的。用一个女人拴住一个有能力的能臣干将,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朱棣为难的来回踱步,之后语气沉沉的问道:“你对孙妙涵真的没有那个意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