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_云深雾【完结】(82)

  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就更不用说了,他爹永乐皇帝亲自教养出来的,牙尖嘴利的先不说,那对人对事的能力都学了个七八成,每次他欺负到太子头上的时候,朱瞻基就跟刺猬似的跳出来,自己这个当叔叔的本不该畏惧,但谁让每每和对方碰上,十次有八次他都会输,不是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的对手也就罢了,可有时候眼见他都能赢了,他爹永乐皇帝就自动跳出来帮人责骂他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让汉王很是不屑和怨怼。

  朱高煦的目光带着几分疯狂的看向胡善祥,带着诱惑和故意的说道:“你们这么着急做什么,本王问的是太孙妃有不是你们。就算是太子和太孙地位尊贵,也不能不让太孙妃说话吧。”

  “太孙妃,您说呢?”

  胡善祥就等着这一刻呢。

  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随着汉王的话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胡善祥落落大方的一笑,仪态沉稳中带着镇定自若,给了朱瞻基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又随之看向皇帝,见其没有阻止的意思,才准备开口。

  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毕竟从她被册封为太孙妃起,就没有在重大场合出现过。对于胡善祥是否有资格做大明朝未来的主母,母仪天下的未来太子妃、皇后这一位置,所有人都在观望和考察。

  而这个时候皇帝和太子都没有开口阻止,胡善祥就明白,两人未必没有这个对她考核一番的意思。

  若是连汉王的刁难都不能轻松应对,那么胡善祥这个太孙妃要么不合格,需要太子妃私下里重新教导,要么就只能退位让贤或者一辈子做一个依靠朱瞻基的菟丝花的存在。

  胡善祥没有顺着汉王的问话正面回答,而是对着皇帝恭敬中带着几分好奇的开口道:“孙媳对一事很是好奇,只是事关皇上您的年号,因为不知道其真假,便想着问问太孙,没想到还没说呢,汉王就已经预知到了。”

  这能掐会算的本事怕是袁天罡、刘伯温在世也不能及,就差没说汉王在皇帝面前故意犯欺君之罪了。只是胡善祥一举一动都极其恭敬,也没有说一句汉王的坏话,而这些就足够了,心里有数的人不由会心一笑。

  焦急的模样看着胡善祥,怕她被汉王吓到出了差错的朱瞻基也悄悄地舒了口气。

  他也是关心则乱了,胡善祥自小在宫里长大,见过数次汉王或怒、或者狰狞的神色了,如今这幅带着几分疯狂的诱惑又怎么会害怕,想来如此镇定大方,应该是已经心里有数,便等着胡善祥继续讲下去。

  心里存着考校太孙妃的意思,朱棣顺水推舟的顺着胡善祥的话茬接了过去。

  “和朕的年号有关?这倒是有趣了。”皇帝点着头道:“太孙妃继续说,朕也想听听。”

  他们也想听。

  听了皇帝准许的话,所有人都眼巴巴的望着胡善祥,做出一副很有兴趣接着听故事的捧场模样。

  这么多捧哏的么?

  想起腹内已经打好了的草稿,胡善祥不慌不忙的开口道;“据说皇上您在某一年的元宵节微服出游,遇到一个正在猜灯谜的秀才,与其谈的非常投机。那位秀才的文采非常不错,皇上您便生了考校之心,想要试他一试,看到街头人头涌动,到处都是璀璨的灯火和明月交相辉映,便想到了一副很是应景又寓意深远的上联。”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①

  说出上联后,胡善祥故意停顿了下来,视线往四下一扫,果然见若有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暗暗在心里猜测下联给如何应对,便饶有兴趣的停下话头,随着众人猜去。

  其实胡善祥也知道,在场的朝臣不可能都对不出下联,武将也就罢了,认识的字本就不多,和联就只能想的抓耳挠腮了。

  汉王即是对着她这个太孙妃发难,那就是针对的整个太子府,作为被太子一力提拔上来盘踞了几乎整个朝堂的文臣,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给她难堪。

  帮着她一起破汉王的刁难之局才是正事,这一刻,他们不讲男女之别,不论宫廷内外,只有深处太子府的立场上。

  第66章 永乐万年 这个上联说难也不难……

  这个上联说难也不难, 毕竟故事中适逢元宵佳节,正是灯火通明的时候,但说难吧?

  最后一句“大明一统”却又是出的磅礴大气, 所以下联必定也要对出恢弘大气的词语来才算工整。

  或没有那份才思, 记得抓耳挠腮的急着跺脚想下联的;或眼前一亮, 想出了下联要如何对上的, 俱都没有说话, 静等胡善祥的未尽之言。

  朱棣做沉思状,想知道下联, 却又不肯和他人一般露出猴急不庄重的模样,于是对着孙子朱瞻基使眼色。

  朱瞻基轻咳了一声, 提示道:“那名秀才是如何对的下联?”

  别打哑谜了, 他真的很想知道。

  胡善祥神态自若的迎着汉王铁青的脸, 笑着不着痕迹的拍龙屁道:“这位秀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大概是看出了皇上您哪怕白龙鱼服也也掩盖不住的威严, 竟然将皇上您的年号‘永乐’两个字镶嵌在了下联中, 如此一来对的是巧妙的恰到好处,这上下联合在一起, 可谓是文雅工整,大气磅礴, 堪称千古绝对。”

  说着,在所有人焦急着等待下联的神情中,胡善祥不再故作姿态,对着笑吟吟的恭敬道:“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 永乐万年。”

  “皇上万年,永乐万年,大明万年。”

  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不约而同的在口中喃喃着下联。反应过来后,随着胡善祥起身行礼的动作,也跟着拜服下去。

  被破了局的汉王

  朱高煦铁青的脸更是黑的像是被人追债了一般,可在所有的皇亲内眷、文武百官都跪下行礼后,也只能将那股愤恨强压在心里,咬着牙随大溜的跪下去。

  皇帝没有理会跪拜的人群,或者说他沉浸在了这幅对联的大气磅礴和歌功颂德之中,口中喃喃的重复着上下联。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朱棣的眼睛随着口中的复述越来越亮,最终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都平身吧。”

  “哈哈哈哈,真是千古难觅的绝对。”朱棣不要脸的连连点头,口中不住地称颂道:“磅礴大气、文雅工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下联了。”

  “此对联贴上意,映实景,可谓有理有据。”

  “绝,真是太绝了。尤其‘永乐’二字用的好,用的妙,用的恰到好处啊!”

  “陛下践祚一来,数征外敌,震慑肖小,本就是千古明君。”

  “李大人说的是啊,皇上亲征外敌,本就是为了那些被外族欺压的百姓,让他们可以回归大明生活,皇上亲历险境,甘愿爬冰卧雪的冒风险也要解救他们,如何不算是与民同乐。”

  若论拍龙屁的道行,其实胡善祥还真不是文官们的对手,在她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功成名就后隐身而退的时候,此起彼伏的恭贺、赞同、美誉声不绝于耳,说出来的话,一个比一个不要脸的肉麻,且还紧贴时事,让成了故事主人公的朱棣开心的更是心花怒放。

  此时,没有人再坏风景的问一句,太孙妃想问关于这件事的什么问题,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有人虚构出来的。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想到,不论是不是有人故意虚构的,从现在开始,这个故事他就是真实的发生过的,发生在了故事的主人公朱棣的身上,并且最认同的人就是皇帝。

  朱棣已经脑补自己曾经微服私访并于元宵节偶遇了一秀才,两人交谈甚欢后,吟出了这么一副千古绝对。

  他在心里越发肯定,这件事当然是曾经发生过的,只是他政务繁忙,整日处理朝堂大事,忙的连此时都昏了头给忘了,此刻太孙妃重新提起,他才似有所觉得想起来。

  “……”而真正忙碌朝堂政务,抽身难出的监国太子朱高炽,只能无语的看着亲爹一副认同的样子,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算不上好的抢夺功劳的消息。

  明明他才是处理朝政的那个吧,他爹除了打仗就是亲征,其他时候真的有忙过吗?

  虽然这样想着,但对于儿媳妇轻轻松松的在老爷子面前讲了一个小故事,不但顺利的过关,而且顺便拍了个龙屁的行为,朱高炽表示很欣慰和高度赞赏。

  嗯,是个聪明的,聪明人好啊,他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又看了一眼黑着脸,不发一言的二弟朱高煦,太子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心说,这都第几回了,总是针对他们太子府,二弟也不嫌累,就算太子妃应付不来他的刁难,难道瞻基这孩子会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

  哎~

  重重的叹了口气,又是朱高炽为自家二弟的智商感到捉急的一天。

  汉王这回学乖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一声不吭的闷头喝酒,连汉王妃给他使眼色让他少喝点都没看到,气的汉王妃牙疼,扭头不再管他。反正醉酒后头疼的又不是她,管他去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