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嫡母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只是他造反推翻了嫡母亲孙子的皇位,无颜面对嫡母。
“你太奶奶是个完美的皇后,你太爷爷当初打天下时,她就负责后勤供应。
聪明善谋,你太爷爷能打下这江山,她功不可没。
赞成大业,母仪天下,是个无可取代的一国之母。
那姑娘能有她几分气质,实属难得,你眼光好!”
听到爷爷这么说,朱瞻基眼神中满是得意,他的善祥就是最好的。
朱瞻基趁热打铁,当即便对朱棣道:
“爷爷,既然你也满意她,那就为我们赐婚吧,孙儿是真的喜欢她。
她对孙儿也是真心的,你也看到了,为了救孙儿她命都敢不要。”
朱棣本就答应过朱瞻基,将来妻子的由他自己挑。
现在他挑的人朱棣也没什么意见,按理说本该顺水推舟,成全这对有情人。
但朱棣不知想到了什么,最终还是没有点头,反而道:
“此事不着急,她身体不是还没好全吗?
而且咱们家娶媳妇,虽然不在意女子的家世,但总要出身清白。
那姑娘是胡尚仪的养女,总要再查查,否则我不能安心。”
听到爷爷的话,朱瞻基心中“咯噔”一声。
善祥的身世他比谁都清楚,那是经不得细查的。
第638章 胡善祥20
朱瞻基在朱棣那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心中满是失落的回来了。
他不想让善祥跟着不开心,一看到善祥就故作轻松道:
“你好好养身体,等你身体好了,我就让爷爷给我们赐婚,你放心,你一定会成为我的正妃。”
善祥与朱瞻基相识十多年,从小一起长大,对他的情绪总能猜个七七八八。
他虽然没说,但善祥还是感觉到了他的失落。
善祥知道朱棣内心是希望朱瞻基的正妃由朱高煦推荐。
如果朱高煦推荐自己为太孙正妃,朱棣一定会立刻赐婚。
此时的汉王朱高煦正在愤怒朱高炽为了凑钱跑到大街上卖家当。
明明他也是为了朝政考虑,才让太子掏一万两凑钱扩充神机营。
但太子爷此举好像是他这个当弟弟的逼大哥倾家荡产了一般。
愤怒之下的朱高煦险些拉着朱高燧去鸡鸣寺向朱棣告状。
但转头一想,大哥此举何尝又不是在打爹的脸,自己压根不用去告状。
爹的消息又是何等的灵通,爹知道了自然会收拾他。
倒是那些靖难遗孤被朱瞻基带走后不知道关在了哪,留他们活着总是个威胁。
朱高煦让朱高燧帮他查朱瞻基将他养的那些靖难遗孤关在了哪,查到以后全部灭口。
朱高燧此时正忙着查游园宴当天的刺客一事,正头疼着,只是敷衍着同意了。
朱瞻基再次去找孙若薇谈判,爷爷不肯为自己和善祥赐婚,并说要好好查一查善祥身世的事,让朱瞻基心中十分担忧。
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让他更清楚,善祥的身世不解决始终是个把柄。
若是爷爷能赦免靖难遗孤,那善祥的身世就不再是个威胁。
想要解开爷爷的心结,非建文帝出面不可。
可建文帝的下落,只有他们那些靖难遗孤清楚。
朱瞻基找到孙若薇孙愚徐滨聂兴等人,告诉他们皇上对当年的事一直心有愧疚。
想要见建文帝一面化解仇恨,只要皇上解了心结,就一定会赦免关外三万靖难遗孤。
他劝孙若薇等人,为三万靖难遗孤考虑,不要被仇恨蒙住双眼。
孙愚却不信朱瞻基的话,他觉得这是朱棣引建文帝出来的谎言。
聂兴则是深恨朱棣害的他家破人亡,完全没有和朱棣和解的心思。
无论此事是真是假,他都不想要朱棣如意,他只想要朱棣死,为此他不惜付出生命。
徐滨是众人中最冷静的一个,但他也不信任朱瞻基的想法。
孙若薇愿意为了三万靖难遗孤和朱瞻基做交易,因此对于朱瞻基的话她是心动的。
可她不能确信此话是真是假,更不信朱棣真的会赦免靖难遗孤。
朱瞻基见几人丝毫不为所动,十分气愤。
可他没有时间耽搁了,无奈之下,朱瞻基只能把孙若薇单独拉出来私谈。
孙若薇态度强硬,朱瞻基把她一人拉走,她还以为朱瞻基这是要对她动私刑,因此骂道:
“随你处置,但我绝不会背叛妥协。”
看她油盐不进的模样,朱瞻基犹豫良久,才问道:
“你说你叫孙若薇,你的亲生父亲是建文一朝的御史大夫景清。
那你还记不记得你妹妹叫什么?还记不记得蔓茵这个名字?”
骤然从朱瞻基口中听到蔓茵的名字,孙若薇脸色大变。
她一把抓住朱瞻基,迫不及待问道:
“蔓茵?你见过蔓茵?她在哪?你在哪里看到的她?快告诉我!”
孙若薇情绪极其激动,父亲死前叮嘱她一定要保护好妹妹。
可父亲死的当天她就把妹妹弄丢了,这么多年,孙若薇一直以为妹妹已经和父亲一样,死在那场靖难之役中了。
现在突然从朱瞻基口中再次听到妹妹的名字,孙若薇什么都顾不上了。
她想要知道妹妹的消息,想知道她过的好不好?这么多年她是怎么过来的。
朱瞻基任由孙若薇抓住他,语气威胁道:
“如果我说我一定要得到建文帝的消息,才会告诉你你妹妹的消息呢?”
此话一出,孙若薇满脸愤恨的看着朱瞻基,眼神中满是不甘。
她的确迫切想要知道蔓茵的消息,蔓茵还活着这件事让她惊喜又激动。
如果有一天她能重获自由逃出去,她一定会不惜一切去查蔓茵的消息。
但朱瞻基想要用妹妹的消息让她叛变,那绝不可能!
她一脸愤怒的骂朱瞻基:
“卑鄙!我绝不可能背叛我的盟友,你死了这条心吧!”
孙若薇坚决的态度让朱瞻基也十分愤怒:
“建文帝就这么重要,让你连你的亲妹妹都不管?
我都说了,皇上从来没想过要杀建文帝,他只是想化解仇恨。
届时靖难遗孤也能得到赦免,他们以后过正常人的生活,这有什么不好?
你们钻牛角尖铭记仇恨又能得到什么?”
朱瞻基的话让孙若薇更加愤恨:
“我们的父母被朱棣杀死,我们家破人亡,流亡十多年。
我们不铭记仇恨,难道还要感谢朱棣吗?”
朱瞻基闻言有些气馁:
“可你们杀不了皇上的,你们不可能成功。
现在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四海臣服。
我爷爷这个皇帝已经得到民心,你们为了一己之私杀了他,会害了天下的百姓。
为什么不能退一步,为着活着的人好好考虑一番。
大家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解冤释结,让活着的人过安稳的生活,这不比报仇更有意义吗?”
孙若薇私心赞同此话,但说到底她不相信朱棣,她将头扭到一边不愿再看朱瞻基。
朱瞻基见状又打起感情牌:
“十年了,你不想见一见你的妹妹吗?你不想知道她长大了是什么样吗?
你不想知道她如今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何处长大吗?”
朱瞻基的话狠狠击中了孙若薇内心深处,她自然是想见妹妹的。
就算死了到了地下,她也该对父母有个交代。
总不能在地下见了父母,父母问她蔓茵如何,她却一句话答不上来。
第639章 胡善祥21
朱瞻基眼见孙若薇动摇开始趁热打铁,他向孙若薇诉说朱棣常常做噩梦。
他告诉孙若薇朱棣的愧疚与悔恨,说朱棣这些年没有一天心安过。
他拼命开疆扩土,兢兢业业,不敢休息一天,就是希望将来后人对他的骂声小点。
这样的皇上如今只想化解曾经的恩怨仇恨,绝不会杀亲侄子的。
孙若薇心中虽然有了一丝动摇,但还是信不过朱瞻基。
朱瞻基没办法,只能推心置腹道:
“如果我说蔓茵是我认定的意中人呢。”
孙若薇闻言脸色大变,满脸不可置信:
“不可能!你是杀我们父母仇人的子孙,蔓茵怎么可能会和你在一起!”
闻言朱瞻基眼中划过一抹阴沉:
“有何不可能?我与蔓茵从小一起长大,两情相悦,早已认定彼此。
若不是看在蔓茵的面上,你以为我会费尽心机将你们从我二叔手下保住。
你以为我闲着没事,才会管你们这些靖难遗孤能不能被赦免。
你们若不想再过东躲西藏,见不得光被人利用的日子。
那就好好考虑一下与我合作,让皇上与建文帝见一面,两人坐下来解冤释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