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人在北宋,吃瓜勿扰_南伍【完结】(167)

  每次不是太子就是公主,偶尔是皇帝自己来。

  这么三无不时的闹着,江南的世家也吃不消啊。

  就算再不长眼,家里的小辈再纨绔,都知道了,人家是来这里当霸王、当地头蛇的,他们这些前“地头蛇”不识相的话,就只能早点往生了。

  他们的日子是舒服了,但也一直没回汴京。

  甚至,甚至。

  宋十一看了苏景和一眼又一眼,他的那俩弟弟现在都在汴京呢!

  宋十一想到这里的时候,苏景和也想到了,不过他们俩思考的事儿相似而又不同。

  这五年来,苏景和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好,但是他很心疼苏轼、苏辙两兄弟。

  他这想法要是说*出来,宋十一现在能转头就走。

  学霸的凡尔赛文学,实在可恶。

  但苏景和是真挺心疼的。

  兄弟俩和历史上差别太大了,就是大,苏景和才知道,这两位为自己放弃了多少。

  和历史上的苏轼前期大放异彩,中后期因为诗文、政见和不低头的韧性被反复贬谪的事儿不同。

  现在的苏轼依旧万丈光芒,他有才华,诗词惊人,他有能力,在每个地方都踏踏实实地做出了自己的实绩。

  但是,但是,他居然一点让人能够当靶子的“诗文”都没有!

  写诗的时候得多憋屈啊!又或者是有些惊才绝艳的,但是可能触到一些人霉头的诗词,苏轼就没有再发了。

  苏景和一想到这里,是真的心疼。

  不光是苏轼,还有苏辙。

  苏辙原本的当官路线是前期韬光养晦,中后期发展,对比苏轼更踏实也更不显眼的一条路线。

  但现在也没有保留,锋芒毕露,用实力在仕途上一路大开绿灯。

  现在两兄弟正经踏上仕途也就五年,已经从地方调到汴京了。

  可想而知背地里付出了多少。

  这,这,怎么能不让苏景和心疼呢。

  哎。

  宋十一看着苏景和皱着的眉头,以为他在用系统看宋仁宗的事儿呢,只看这人眉头越皱越紧,宋十一就心下大叹息,感觉陛下的身体是真不好了。

  也赶紧开口,生怕苏景和用心声“说”出来,虽然隔墙有耳,但比起心声还是自己说要安全些。

  “怎么样啊,这朝堂……”

  宋十一才开口呢,一听“朝堂”,苏景和以为他也在为了苏家两兄弟担心,顺着一起聊下去了。

  “这朝堂的水实在太深了,苏轼、苏辙两孩子也不容易,我还是想办法求求夫人给我拨款,然后我们出钱养两个弟弟吧,在朝堂拼搏,哎,真让人心疼啊。”

  心疼?心疼谁?

  宋十一知道苏景和说出来的事儿应该会很炸裂,他都做好陛下明年驾崩的准备了,但显然,还是准备少了,苏景和还是人吗?

  究竟是谁该心疼谁啊,谁又不容易了?

  明明是他们这些普通人不容易!

  宋十一虽跟着苏景和在这里,但也不是变成了深山老林的人,苏家这两兄弟的难缠,早有人写信过来向他诉苦了。

  以前他诉苦,说跟在苏景和手底下是真不容易,这祖宗想一出是一出,他还不得不舍命陪君子。

  其他人甚至觉得他是在凡尔赛,感觉是他玷污了这个“金饭碗”一样。

  到他们也在苏家兄弟手底下干活了,才知道,这是真不好干啊。

  苏轼这人想一出是一出,经常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一起熬夜或者长期干亏本赚吆喝的买卖,但这人还真能赚到吆喝,可怕的是他本意并不是想要赚这个吆喝的。

  苏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和王安石的性格很像,他认定的,哪怕所有人都和他说是错的,他也会坦然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其他人的小想法。

  其他人“投诉”这俩人的话术,宋十一是越看越眼熟,他翻出来了自己曾经写过的,但没发出去的部分诉苦的信件。

  实际上也不用这么对照,他就知道这“熟悉”是像了谁。

  可不是苏景和这人的拆分吗?

  这俩甚至在科举上也像是拆了苏景和一样,优秀,但没到苏景和这么优秀。

  也就是苏景和不搞文学,被这两人的文学光芒掩盖了。

  宋十一这话要是被苏景和听到,他必定是要惊恐万分的。

  难道他苏景和搞文学了,就能不被三苏的文学光芒掩盖吗?

  真要是做到了,他就不应该叫苏景和了,趁早改名叫李白,让这件事的逻辑更加顺一些。

  “算了,我回去了。”

  宋十一就知道,苏景和这人越来越“老奸巨猾”了,想要从他这里套出来陛下的消息是不能的。

  但现在皇宫也好,太医院也好,三位殿下也好,都对陛下的消息守口如瓶。

  别说是宋十一了,就算是就在汴京的人,想要陛下的现在的消息,也找不到,更别提那可是陛下,可不能随意打探。

  苏景和哪里知道,因为自己担心两弟弟的事儿,竟然再一次被宋十一误会成什么心思很深的人了。

  他其实压根没想到,宋十一是真的想要来问他陛下的近况。

  当然,苏景和更多是觉得,这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啊——

  “爹啊,明天上朝吗?”

  最兴来眼巴巴地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可怜兮兮地问出这句话。

  也是有他,还有这田里在奋力耕作的其他人,让中间的老农显得有些特别。

  近看,何止是特别,他赫然顶着宋仁宗那张脸。

  宋仁宗穿得也不是以前那些豪华的衣服,一身粗布麻衣,听到儿子的问话,头也没抬,就回了一句。

  “老样子,你去吧。”

  “老样子……”最兴来一听这话是真有些小崩溃,他哀嚎,他挣扎,他再次询问亲爹。

  “能不能让我姐去啊,我真的对坐在上面和一群老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件事没兴趣。”

  “你不是都把苏轼、苏辙调回来了吗?朝堂还没你感兴趣的人?”

  宋仁宗也是种地种熟练了,这会儿一心二用,一边和最兴来聊天,一边手上的活儿也没停。

  他这话也是噎了最兴来一下,而后最兴来叫唤的声音更大了。

  “有个伴也不行啊,我说都是老头也只是夸张,就是,就是……我真不想上朝,也真的不想当皇帝,您要是想要退位,直接给姐姐吧!”

  声音可大了,大到同在这片农田里的其他人恨不得自己少长一只耳朵。

  这皇室秘辛,是他们这些人能听的吗?

  不只是他们,宋仁宗也恨不得自己听不清。

  哎,他是真的,越到老,越怕死,越到老,越担心以后的骂名。

  女帝,女帝,说来容易,这真要传位给福康,他们这一辈的还好,也不知道大宋什么时候又有个大变革,要是没了靖康之难,还有别的难。

  那南宋,虽然也有宋的名头,但会怎么诋毁他们这北宋呢?

  还有其他的朝代……

  宋仁宗知道历史,甚至他自己也是“历史”的一员。

  他当了皇帝,彻底掌权之后,也是知道他的养母的厉害的。

  现在放手让小孩们自己探索,更是明白了,福康也是很有本事的人。

  这,就让宋仁宗更担心了。

  他这个“仁”,这辈子死了之后,也不知道臣子们还会不会为他争取,这先不说。

  就他夹在养母和女儿中间,没什么本事的他,会被其他的朝代当做怎样的“弱点”来攻击。

  而女儿作为“女帝”,可能原本是光明正大、顺利继位的女帝,也不知道要被摸黑成什么程度,而她显然也是骂大宋的另一个“弱点”。

  最兴来可不知道宋仁宗已经想到百年之后的声誉的事儿了,就算告诉他,他也不在乎这个。

  比起以后有没有人夸自己,最兴来更想要现在活着的自己少上几次早朝,多吃几口饱饭。

  “爹啊,你就救救我吧,要么明天你去上朝,要么你就让我姐去上吧,我少上一次是一次,我真不当皇帝啊。”

  最后还是福康公主去了,她正好有事儿没忙活完,弟弟不想轮班,她乐意之至。

  而宋仁宗……他又沉迷种地了。

  种地让他忽略了身体的疲弱,甚至种地让他有一种在恢复精力的感觉。

  又过了几年。

  1063年,原本是宋仁宗驾崩兼退位的年份。

  现在成了福康公主登基的日子。

  史书上这位福康公主被叫做“昭武帝”,德行谦恭、智慧圣明,手腕强悍,她在位期间,大宋前所未有的强势。

  不知道是优秀的皇帝天生会有厉害的臣子,还是时势造英雄,昭武帝在位期间名臣良将层出不穷。

  其中,苏家的事迹像是明珠上的光辉,闪耀了众人的眼睛。

  被昭武帝一手重新扶持上来的苏景和,一路做到宰相,在位期间勤勤恳恳,从不出错,被后世认为是“行走的人形计算器”的苏景和,更是个中翘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1_b/bjZN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读心  南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