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 明君养成计划_醉酒花间【完结+番外】(205)

  “活蹦乱跳,四肢齐全,无甚问题。”荀愔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也不知道是在说他自己还是说他弟。

  荀晔缀在他爹身后进来,看看笑吟吟的美人爹再看看满眼惊奇的美人伯,就眨个眼睛的功夫他伯的手已经开始扯他爹的脸。

  荀晔:???

  不不不不不不是,你们这什么情况?我爹还能是假冒伪劣的不成?

  荀小将军瞬间睁大眼睛,脑子里的问号多的快要溢出来。

  他可以确定他爹是他爹,大伯这反应怎么像在检查他爹脸上有没有人皮面具呢?

  荀悦等兄长检查完才后退一步救下自己的脸,“听闻兄长自号乌有先生于山中隐居修行?”

  “隐居,但没有修行。”荀愔纠正一句,然后反问道,“听闻你在颍川隐居,顺便给阿牞治病?”

  荀悦眉开眼笑,“嗯,治好了,兄长满意否?”

  荀晔:o.O?

  您二位是不是都有点崩人设?

  久别重逢的兄弟二人和从来没分开过一样熟稔,再然后,荀晔就从他伯口中得知他爹年轻时究竟是什么人设。

  家里最擅长怼人的不是大伯而是他爹,会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也是他爹,温文尔雅都是表象,全家都知道表象之下全是刺。

  瑟瑟发抖.jpg

  看来隐居的确能修身养性,他和他爹也重新认识好多年了,愣是没发现温柔的爹还有另一面。

  荀悦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乡下无人打扰,阿牞平日又乖,为何要发火?”

  平日很乖的荀阿牞瞬间坐正身子,像争取表现的小学生一样每一根头发丝儿都写着“我很乖”。

  荀愔哑然失笑。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宫中小黄门过来宣读诏书。

  荀晔拍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出了寝宫就把事情忘的一干二净。爹,大伯,我先接个旨,待会儿再给你们解释。”

  荀悦:???

  荀愔:???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虽然还没听到内容,但是已经能猜到是诏书里写的是什么。

  无外乎升官和奖赏。

  然而等臭小子带着诏书回来,俩人还是都惊了。

  这就当上州牧了?

  皇帝封皇子为王不在乎孩子多大,因为诸侯王不管事,诸侯国内军政事务都由别的官员打理,但州牧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州主官。

  荀小将军自信放光芒,“袁术都能挥师南下到扬州当个有实无名的扬州牧,难道在爹和大伯眼里我还不如袁术?”

  荀爹、荀伯:那倒没有。

  他们家阿牞优秀的很,是他们俩的想法还停留在好几年前。

  中平五年灵帝采纳太常刘焉的建议开始废史立牧,以宗室、重臣为州牧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

  最初灵帝并没有在十三个州同时设立州牧,而是根据各地情况来逐一打算,由灵帝亲自任命的州牧只有三位: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

  要么是皇室宗亲要么是极具名望的重臣。

  即便后来天下大乱,各州州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能当上州牧的也都年纪不小。

  他们家叔父自不必说,徐州牧陶谦年近花甲,荆州牧刘表已至知天命,就算是硬抢头衔的冀州牧袁绍活着的时候也是而立之年。

  到他们家这小子身上可好,尚未加冠。

  两位长辈不约而同揉脑袋。

  没关系,问题不大,放别人身上不正常,放他们家明光身上再离奇的事情都可以当做正常。

  “爹?大伯?”荀晔歪头,“青州是我自己选的,您二位有空吗?聊聊?”

  他拿到官职之后还得回颍川一趟,把颍川的事情安排妥当然后才能启程去青州。

  由于出远门之前完全没有和长辈们打招呼,所以回去之前也要做足完全的准备。

  第一步,先说服他爹;第二步,让他爹去应付其他长辈。

  没有第三步。

  哈哈哈哈哈哈。

  如此机智,不愧是他。

  荀悦和荀愔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意思。

  他们也需要聊聊。

  不带小孩,只有他们两个的秘密谈话。

  第128章 天命之子牛

  *

  荀晔把他在宫里和天子还有杨太傅的谈话复述一遍, 再三强调选择青州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三思之后选出来的最佳结果。

  荀悦和荀愔很给面子的“这样啊”“原来如此”“我崽就是厉害”糊弄,糊弄完之后让崽留在外面自己玩, 然后一起转身向书房走去。

  荀晔:……

  太明显了喂。

  呼叫守护阿飘,呼叫守护阿飘,呼叫守护阿飘。

  他不能听没关系, 二凤爹也是长辈, 长辈局可以阿飘代听。

  什么话他不能听?这弄得抓心挠肝坐立不安, 考虑一下崽的心情好不好啊?

  感受到召唤飘过来的李二陛下颇有些意犹未尽, 他刚刚跟着王允去了尚书台, 然后在尚书台看了好一出大戏。

  就喜欢这种看不惯臭崽又干不掉崽的人在那儿无能狂怒, 显得他们家崽贼有本事。

  贼有本事的崽皱着脸指指书房的方向,“我爹和我大伯说悄悄话不带我玩。”

  “行,你先忙,我去看看。”李二陛下听墙角上瘾, 撸起袖子就飘了过去,“让耶耶听听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告诉我们崽的。”

  荀晔:……

  行吧, 他先忙。

  这宅子是他布置的, 当初想着颍川离京城不远,闲来无事能进京找他爹住两天,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他自己住的地方。

  虽然从来没住过,但是一直有人打扫。

  他在京城待不几天,如果没有别的事情, 最迟后天就要启程回颍川。

  在回颍川之前得先写信给留守的小伙伴们让他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顺便琢磨一下要带去青州的人员名单。

  文若叔回到颍川后勤勤恳恳鞠躬尽瘁, 充分体现出了优秀HR的价值,别人桃李满天下他好友满天下, 此等大才必须留在颍川镇守大后方。

  奉孝叔和志才叔同样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他能在颍川立住脚两位叔功不可没,这样的能人也得留在颍川镇守大后方。

  好吧,其实就是不带长辈玩。

  他已经不是非得长辈帮衬才能站稳脚跟的小孩儿,得有自己的班底才能让天下人听到他的名字时第一反应是他这个人而不是颍川荀氏。

  虽然长辈们没有挟辈分以令崽的意思,平时相处的时候也多是他来拿主意,但是长辈就是长辈,他是个有礼貌的好崽,真要发生矛盾他肯定没法保持平常心。

  之前的人才几乎都经由长辈们之手才招揽过来,他自个儿没有人脉也没多少名望可以吸引人才。

  不对,人脉的确是没有,但是名望还是有点儿的,就是可能不是啥好名声。

  这年头光能打不算本事,读书人眼光都高,世家出身的读书人更是只跟圈子里的一小撮儿人玩,前些年黄巾贼闹的最厉害的时候出了那么多军功彪炳的将领,真正被高贵的世家子弟接纳的非世族将领也没几个。

  往好处想,至少不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

  这年头讲究文武双全,除了少部分先天病弱体虚的人外基本上都能动脑子的也都能带兵。

  反过来不太行,能带兵的不一定都能动脑子。

  比如他们吕大将军。

  咳咳,略过。

  总之就是,现在和刚回颍川的时候不一样。他手底下有足够的年轻一代可以组建新班底,也能在青州搞简易版的科举取士来大批量培养人才,正是打出名声的好时机。

  ——曾经,我以荀氏为荣;今后,荀氏以我为荣。

  就这个调调。

  可惜古代人没法理解他们现代人誓师大会时的壮志豪情,不然奔赴青州之前他高低得弄个让来参加的文官武将士兵百姓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大场面。

  还有系统爹的任务,【北方稳,则天下稳。北方安,则天下安。】

  只说在北方,并没有限定北方哪个州。

  并州、幽州、冀州是北方,青州同样是北方,让南方人来算的话豫州、兖州都能算是北方。

  【水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

  如果系统爹没有用修辞手法的话,看这个描述差个蝗灾就能凑够一套“水旱蝗疫”天灾灭国组合拳。

  天灾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次有一个已经很要命了,希望系统爹的任务措辞是夸张之后的写法,不然今年冬天是真的难熬。

  话说回来,这次任务的完成标准是什么?

  为北方百姓带来安宁的当代神农,感觉像是要他在北方大规模屯田来保证百姓活过寒冬。

  他没有高产作物的种子,系统爹也没有提供实物帮助的功能,就算是神农再世能做的也只有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再多就得依靠现代科技,而他们的生产力水平离工业革命还远得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2_b/bjZO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  三国  基建文  醉酒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