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 “病弱”谋士,战绩可查_积羽成扇【完结】(137)

  “城内兵少,不宜出城迎击。”郭嘉忽然冷不丁地开口,

  “若让云梯顺利临城,怕是不妙。”

  守城校尉握刀的手不由一抖,命令士兵:“去找一些礌石……”

  “城中并无工事,能取用的石块不过丁点儿大,怕是派不上用场。”

  贾诩捋须制止,

  “何况,等人搬来石块,这云梯怕是早已被敌军推到城下。”

  更别提底下的敌军人数众多,想要阻止他们登墙,得用多少石头?恐怕都能盖好半间屋子。

  “这……”守城校尉前额的冷汗终于落下,刺进眼中,骤然生疼。

  在这种情况下,临时去烧热水热油也不现实。

  油就不用说了,寻常人家夜间不点灯,做菜都舍不得放油,即使是富庶的人家,因为油脂难以贮存,几乎没有太多的储备。

  至于水……

  顾至盯着下方缓慢靠近的云车。

  柴火烧水的效率远低于煤气,等士兵扛着锅炉上来,把水烧热,敌军早已登上墙头。

  “末将无能,还请主公以个人安危为重,”

  守城校尉怕敌军真的攻上城墙,不得不斟酌着用语,请曹操撤离,

  “若是……请主公尽早离开。”

  曹操没有回复守城校尉,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顾至:

  “明远派人去取的那件‘物什’,可否解眼前之困?”

  越是这种时候,顾至越不能把话说死。他面色沉肃,垂目看向战场,没有任何玩笑搪塞之意:

  “兴许能解,兴许不能。”

  重重火光之下,曹操心绪难定,不免躁动:

  “不知那几人是否可信,何时折返?”

  顾至没有回答前一个问题,只是道:

  “若脚程快,大约还有小半刻钟。”

  城墙上方被粘稠的寂静覆盖。

  曹操盯着逐渐靠近的云梯,眼中光影明灭,动荡不定。

  时间逐渐流转。

  云梯跨过壕沟,绕过拒马,被推到距离城楼不足一丈的位置。

  守城校尉无计可施,盯着眼前的云梯,如临大敌:

  “弓箭手瞄准,其他人改用斧钺,想尽办法破坏、掀翻云梯。”

  布置完这一切,他再次冷汗直下,踌躇地转向曹操:

  “主公,云车已至……”

  若敌军登上城楼,曹操就此遇险,他岂非成了加害主公的祸首?

  曹操蹙眉盯着不远处的云梯,右手搭在剑柄上,迟迟不语。

  见曹操对他的暗示无动于衷,守城校尉只得咬着牙,指挥守卫站在城墙的垛口前,做好对抗的准备。

  在敌军气势如虹的喊杀声中,用来登城的马道附近忽然传来细微的动静。

  曹操猛然看向马道口,在城墙的尽头见到了那几个游侠的身影。

  除了为首的一人抱着一个密封的小坛,其余几人,怀中各抱着一只硕大的陶瓮,每个陶瓮上面都有封盖。

  “幸不辱命。”

  那几个陶瓮似乎极沉,游侠们抬得吃力,一上楼,就小心地将陶瓮放下,只有为首的那人抱着小坛,径直走向顾至。

  在曹操如炬的注视中,顾至接过最前方的那一只小坛,递给守城校尉。

  守城校尉错愕地瞪大眼,并不敢接,只征询地看向曹操。

  曹操用眼神示意他接过,询问顾至:

  “此为何物,当如何使用?”

  “此乃锻石。”

  锻石,石灰也。

  听闻灵帝时期的杨璇曾使用此物,在作战中迷了贼人的眼,以此获胜。距今亦不过十年的光景。

  不需要顾至再做解释,曹操已领会了此物的用法。

  他命令守城校尉做好准备,等敌军开始攀爬云梯,就将坛中的粉末洒下去。

  “慢些洒,注意风向,莫要迷了自己的眼。”

  守城校尉郑重地应下,抱着陶坛站在城垛边,两手收得极紧。

  曹操将目光转向另外几个更加硕大的陶瓮:

  “明远,这些又是何物?”

  第110章 退敌

  “此乃‘石漆’。”顾至接过其中一个陶瓮, 打开封盖。

  不明液体在翁中晃荡,在火光下辨不清颜色。

  “石漆?”

  曹操面露疑色,将手伸入瓮中, 以食指沾了少许液体,在指腹间捻了两下。

  触感粘稠,像是某种方膏。

  顾至倾斜瓮身,将瓮中略显粘稠的液体倒在挨着城墙的云梯上。

  “《汉书》记载,‘上郡高奴县, 有洧水,肥可燃[1]’,正是此物。”

  石漆, 正是晋代人对石油的称谓。关于石油的记载, 最早大约可追溯到班固的《汉书》。

  《汉书》中的洧水是并州上郡的河流, 与宛城的洧水不是同一条。

  提起《汉书》, 曹操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班兰台的作品,他确实读过。对于《汉书》中的《地理志》,曹操印象颇深, 对这“肥可燃”的水上之物更是记忆深刻。

  年轻的时候,曹操因为一些缘由, 在上郡待过数月, 特地寻过这“可燃”的洧水, 却始终未能找到。

  他便以为这“可燃之水”与《大荒经》一样,大抵是不经之谈,又或者是洧水偶然出现的异象, 难以再见。没想到竟在今夜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明远从洧水取了这么几大瓮?”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就被曹操否决。

  上郡距离南郡颇远,中间隔了司隶, 顾至这一路又没有携带大件的行囊,这些“可燃之水”绝不是他从上郡或者兖州带来的。

  “只是偶然所得。”

  这些石油,当然不是他从河上捞的,而是他从偶然开出的油井中打上来的。

  说是偶然,其实也不尽然。

  现代的河南油田,它的主要勘探区域在南阳盆地的附近,宛城区是主要的开采点。

  因此,在曹军占领宛城后,顾至就动了寻找石油的念头。

  他没有探测仪器,只能凭借过往的经验,在宛城附近随缘摸索。

  在有意识的摸索下,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他从城外村民口中得到“黑水”“火井”之类的字眼。

  想到燃气时常与石油共存,顾至根据村民的话,找到那口因为“怪异”而被废弃的火井,终于见到了漆黑的石油。

  顾至所找到的石油是重质原油,杂质多,性粘稠,燃点较高,不易挥发,相对轻、中质原油而言较为安全。

  但这安全也只是相对的,因此,顾至将它藏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废井之下,并没有带在身边。

  因为竹简上关于“一周目”强制重启的记载,顾至不打算用这些原油做一些过于违背时代进度的事,只准备留着这些难得获取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但让顾至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想好这些原油的用处,今晚就正好派上了用场。

  曹操见顾至闷声不吭地倾倒着石漆,也跟着取过一坛,沿着云梯挥洒浓稠的液体。

  顾至怕他浪费,出言提醒:“不要倒在同一侧,慢些倾倒……”

  敌军的攻城队正凭借云梯登城。因曹操这方倒了一些不明物下来,黑灯瞎火中辨认不出那些是什么东西,前方的人只能硬抗。

  前方几个士兵踩着云梯,摸了摸沾在梯上的不明物,发觉触感黏腻湿滑,顿时大惊。

  “他阿翁的,曹军竟然倒了秽物下来。”

  后面的士兵听到此言,忍不住低下头,以免被持续泼洒的秽物弄到脸。

  不少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唯有右侧的一人提出质疑:

  “此物不臭,应当不是秽物。”

  “你竟然还闻了?”

  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如此轻忽的态度,惹怒了后方的百人长。

  “都在叨叨什么?不管曹军泼了什么下来,都给我用最快的速度登墙!就算是死,你们也得给我死在墙上!”

  又担心士兵们胆怯、不听话,百人长随后加了一句,

  “不要忘记你们的家人。”

  云梯上的士兵不再说话,闭了嘴,继续登墙。

  可当他们登上一丈高的位置,上方突然传来一道年轻而清越的男声。

  “现在离开云梯,还来得及抽身。”

  众人只当这是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侈言,并不理会。

  直到一道火光从云梯顶部出现,越来越大,越来越长,他们才惊骇失色。

  这些攻城士兵再顾不上其他,纷纷跳下云梯,任由百夫长与主帅在后方破口大骂。

  重质石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燃烧速度较慢。

  火势只蔓延了半个云梯,那些攀爬云梯的士兵恰好逃过一劫,在下方目瞪口呆地看着莫名“自燃”的攻城之械。

  “怎会如此?云梯上可是涂了‘护木漆’,怎么会被曹军的火把点燃?”

  “快,快救火!”

  火势渐大,敌方不得不推倒云梯,试图扑灭火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