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_纪芜菁【完结】(100)

  诸葛亮一直悬心她的伤势,课后去学堂找不见,便忙赶到膳堂来。

  远远就瞧见她斜倚在墙角坐着,脸颊、耳廓皆红彤彤的,诸葛亮再难掩饰担忧,急上前道:“贤弟,你背上伤口可痛么?”

  小黄月抬眼,晕乎乎笑道:“麻麻的,觉不出痛矣!”

  诸葛亮不由分说,连拖带拉地拽起她就走,庞林端着食物看见,忙呼喊着来追。

  刚出膳堂,又迎面遇到黄晷。

  黄晷见妹妹被男人拉扯,庞林在后追赶,登时错判了形势,怒上心头,提起碗口大的拳头,大叫道:“敢动我家兄弟,可要试试我拳头硬否?”

  周围不明情况的年轻学子尽皆围了上来,有好事的就起哄:“打他!打起来!”

  被围中间的两人皆身形高挑,黄晷五大三粗,诸葛亮瘦削飘逸。

  诸葛亮不愿浪费时间,当即立断,将小黄月推给黄晷,简洁了当地道:“快,送黄贤弟去看大夫,她今日来的路上受伤了!”

  黄晷大惊,忙将已半昏迷的小黄月抱起来,摇了几下,不见回应,更怒了:“谁伤他?可是你么?”

  小黄月勉强睁开眼睛,道:“我自骑马受伤,不干诸葛兄事,兄长当替我谢他救命之恩矣!”

  诸葛亮在旁劝道:“莫说话,保存体力要紧。”

  见黄晷只是抱着伤患原地发急,他忙发令道:“令尊精通医道,此刻必在先生宿处休息,快走快走!”

  黄晷忙将妹妹抱起,向父亲学堂宿处奔去。

  诸葛亮拨开众人,随后赶上。

  黄承彦正与水镜先生司马徽站在廊下闲聊,见女儿形状,已知有外伤,忙让黄晷抱进内室。

  诸葛亮在后,言简意赅道:“先生!黄贤弟伤在背部,是悬在马侧被沿途荆棘划伤!”

  人却候在廊下,并不跟进去。

  司马徽看他神色,已明缘由,心下不由一动。

  不一会儿,黄晷带着一童子匆匆出来,向司马徽拱手道:“水镜先生,家父招待不周,隔日再去拜访!”

  司马徽道:“好说,月儿伤势要紧。”

  那童子小跑着出了门,不知前往何处。

  司马徽见诸葛亮仍枯立原地,便回头招呼道:“年轻人,可到寒舍喝杯茶否?”

  他是荆州名士,又是学业堂大儒,邀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学子,实乃天大机缘。

  诸葛亮却恭敬地行了一礼,站在原地不动:“先生厚爱,亮不胜感激,改日必登门拜谢。”

  他面上忧虑依然不减,显然对内中伤者极为关心。

  司马徽微微一笑,独自离去。

  黄晷道:“诸葛兄,你且回去吧,在此多有不便。”

  诸葛亮拱手道:“另弟病情,还望兄台及时告亮知晓。”

  “你要知道这个做什么?”黄晷心下焦急,听得此话,眼睛一翻,就要动怒,忽见书童带着一年轻女子进来,忙迎上去道:

  “庞姑娘,快请进,家父等候多时了。”

  那女子正是庞德公女儿庞若,小黄月毕竟是女孩子,黄家父子不好清洗涂药,故而请来了最近的女人。

  庞若走进内室,黄家父子皆已避了出去,她轻轻解开小黄月衣衫,扯到后背时,小黄月在昏迷中仍痛嘶一声。

  原来,她背上有十余道划痕,只近腰处胡乱涂了药,其余伤口已与衣衫紧紧粘连,血渍糊了一层,扯动衣衫,难免就要将伤口重新撕开。

  庞若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揭下背部衣衫,见此惨状,不由得惊叫一声,失声唤道:“黄叔父,快来!”

  黄承彦顾不得避嫌,忙赶进来看了,也是心疼地跌足长叹。

  他一边让童子打来洁净清水,请庞若帮忙擦洗涂药,一边飞速开了药方,让黄晷去抓药。

  诸葛亮还守在门外,方才房内动静皆听在耳内,心下早已揪成一团,深悔早间不该放任黄月逞强。

  见黄晷出来,他忙追上来问道:“如何?我方才听到人呼喊,可是伤处严重?”

  黄晷摇头,大步跑出去,翻身上马赶往城里药铺。

  诸葛亮捏紧手中药瓶,一时乱了方寸。

  晚上,黄家父子带了小黄月回家。

  黄夫人见女儿面色惨白,高烧不退,急得直掉眼泪:“眼看立了秋就过十岁生日了,还是这般毛毛躁躁,骑个马也要摔下来,再不许读书去了。”

  小黄月并不知道她的读书生涯已经中断,只觉迷迷糊糊间,她似乎换了个地方。

  床上吊着青纱幔帐,一位中年妇人坐在床头哀哀哭泣:“我的儿,你哥哥那副样子,你如今病卧不起,让老母亲以后指望谁?”

  小黄月半昏半醒间,心下也觉哀痛,勉强抬手道:“妈,莫哭,我不过着了风寒,三两日就会好的!”

  见女儿苏醒,那妇人才止住哭泣,喂她喝了药,又看顾半晌,才被丫鬟们扶着离去。

  小黄月朦胧睡了半日,听得有男子声音在门口道:“我们来探望宝姐姐,她的病可好些了吗?”

  丫鬟道:“姑娘喝了药,还睡着呢,宝二爷、林姑娘明儿个再来吧!”

  那林姑娘的声音道:“既如此,请宝姐姐安心歇养,我们明儿个再来。”

  脚步声渐渐走远。

  小黄月撑着坐起身来,见房内布置极其朴素,隐隐有异香萦绕,细看时,只案上供着数枝菊花,并非异香来源。

  她抬脚下地,一双脚因病无力,扶着桌案才缓缓走到窗边。

  院内群石林立,缠绕许多奇藤异草,香气浓郁,果实累累。

  小黄月伸手间,触到窗格,发出“吱呀”一声。

  廊下守着数名丫鬟,听得动静,一起回头看来,皆惊喜道:“姑娘醒了!”

  一名身穿鹅黄裙衫的丫鬟先走了进来,急扶住小黄月道:“姑娘病卧多日,切莫站在风口。”

  其余丫鬟进来瞧她能走动,一起欣喜起来,乱纷纷赶往各处报喜。

  小黄月拉住那鹅黄裙衫丫鬟,问道:“我是谁?”

  “姑娘莫不是病糊涂了?”丫鬟笑得娇俏,“你是我们家姑娘呀!”

  小黄月急道:“我姓甚名谁?”

  丫鬟怔住,四下看了看,却找不着求助的人,只得道:“姑娘姓薛,闺名宝钗。”

  薛宝钗?!

  三字一出,瞬间击中听者心灵,如醍醐灌顶,灵台瞬间清明!

  她是谁?

  她是薛家女儿薛宝钗,年方十五,陪着蛮兄寡母,寄居于亲戚之家,每日左右逢源,维持着薛家摇摇欲坠的生意与体面。

  她也是黄家女儿,父母俱全,兄长疼爱,逍遥居于襄阳黄家湾,扮男装上学堂读书,学得满腹经纶,未来将嫁与千古名相。

  千年前,她是黄氏女;千年后,她是薛宝钗。

  一颗灵魂的千年轮回,不期今日一朝相会。

  今日方知我是我!

  宝钗急走至案边,拿起那本常读的书,一页页翻至三顾茅庐那一章。

  诸葛亮出场时已有妻室。

  书中,她不曾留名,却是真实存在过的。

  薛母已在丫鬟搀扶下急急赶了进来,拉住宝钗手就哭:“我的儿,你这三、四日病病奄奄,药石罔效,可吓死妈了!”

  宝钗一面安慰薛母,一面想:我那黄月躯体也在病中,不知那边的父母要担忧成什么样子。

  她细思两边生活,宝钗与黄月的人生皆无缺漏,想来除了两世灵魂交融,其他是互不影响的。

  她既可以是宝钗,也可同时是黄月。

  莺儿端上药来,宝钗接过一口喝了。

  见众人皆愕然,她才醒悟这是小黄月的生活习惯,宝姑娘作为大家闺秀,理当一匙一匙细细啜饮。

  宝钗掩饰笑道:“久卧床上,渴得很……”

  “可不是!”薛母一拍手,笑道:“大伙儿都欢喜傻了,快给姑娘端清粥小菜来,别把我女儿饿坏了。”

  宝钗吃了饭,又有诸姐妹及宝玉前来探望,说说笑笑。

  眼前一切,皆是既遥远与熟悉。

  宝钗一手拉住黛玉,一手拉住湘云,久久不愿松开。

  湘云笑道:“宝姐姐病了这一场,看我的眼神更慈爱了呢!”

  众人皆笑,半晌方散。

  宝钗渐渐困意上涌,在薛母照看下躺好,瞬间陷入沉沉梦乡,

  再清醒时,已回到了黄家。

  黄夫人双眼红肿,神色憔悴,仍强撑着守在女儿床前。

  忽见女儿睁眼,她眼泪瞬间流了下来:“阿丑!你终于醒过来了,已经七天七夜了啊,差点儿要了你老父母的命去!”

  黄承彦正在院内,抹着眼泪看人送上门来的棺木,闻声奔进来,拍腿大喜道:“快!把那晦气之物挪出去扔了!”

  宝钗微微抬起头,唤道:“父亲,母亲,女儿让您二老担忧了。”

  黄氏夫妇一起上来扶住,齐声道:“快躺好,莫再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