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_纪芜菁【完结】(159)

  北伐中,诸葛亮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姜维,与邓艾、阿斗一起养在身边。

  他政务繁多,孩子们大多由“黄先生”也就是宝钗亲自教养。

  曹操最终也没有得到神书,取而代之的是从江东、川蜀来的种种流言。

  什么“王与马共天下”、“三羊同槽”、“易冠张渡”、“旧时曹魏堂前燕,飞入夏侯许张家”……

  种种传言不一而足,让他的疑心病更重了,看朝中谁都像乱臣贼子,加上与孙、刘对战的常年失利,曹操最终止步于魏公。

  逝前,他拉着荀彧的手,叹道:“文若啊,这一世我终未负你。”

  荀彧泪流不止,自此携家眷隐退。

  多年后,曹丕强行加九锡,自封魏王,并在去世前迫献帝禅位,称魏文帝。

  此时,刘备已亲提二十万大军,与孙策一西一东,包围了邺城。

  如官渡之战重演,魏军溃退往辽东,势力四分五裂。

  司马懿迅速崛起,带着两个儿子将匈奴、乌桓等打得四散奔逃,在北方继续称王称霸。

  新上任的曹睿恍然大悟:“原来祖父念念不忘的乱臣贼子是你!”

  在与司马懿的混战中,曹睿主动带领曹魏势力南归,投降了汉章武帝刘备,被封为安乐王,过起了富贵闲王的一生。

  孙策上表向刘备臣服,奉汉为正统。刘备封孙策为吴王,仍令其统领江东。

  这一年,湘云已经三十三岁,十五岁的阿湘嫁给了诸葛瞻,随夫君回长安定居。

  湘云的两个小儿子、两个小女儿也一点点地长大,每日热热闹闹,与孙策、孙权等人的一众儿女们上演爱怨情痴。

  她的丈夫周瑜,已活过史书上的年龄,仍活得意气风发,被刘备封为左将军,辅佐吴王孙策继续治理江东。

  时光轰轰烈烈地奔流,三十年后,孙策病逝,其子孙绍继位,其女嫁于刘禅为后。

  孙绍自请削减孙氏权柄,并主动派子入长安为质,三国完全统一于大汉。

  诸葛亮携妻归隐隆中草庐,年近八十仍可男耕女织,骑马打猎,弹琴吟诗。

  他八十岁生日那天,书童推开草庐大门,门外站满了人。

  周瑜、湘云夫妻,诸葛瞻、阿湘与他们的一众兄弟姐妹,关平捧着刘禅的圣旨与寿礼,姜维,邓艾,关兴,张苞,赵统……

  来人太多,门外的小桥被压塌了。

  于是,八十高龄的诸葛亮,拄杖站于廊下,指挥一众小辈吭吭哈哈重新建了一座小桥。

  第139章

  王熙凤醒来时,眼前是昏昏重重的红色。

  她怔了一瞬,才扯下头顶的遮蔽物。

  竟是一方红盖头,而她处身之所是一顶花轿。

  贾家败亡后,她得了女儿巧姐儿被拐卖的消息,病痛交加,在狱神庙中奄奄一息,又被硬塞上了递解回金陵的囚车。

  醒来时,她竟然凤冠霞帔、涂脂抹粉,坐在一顶晃晃悠悠的花轿上。

  难道,有人救了她?

  凤姐悄悄掀开轿帘一角,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摆出一条街还不止。

  队伍顶头,一年轻男子坐于高头大马之上,身穿红衣,头戴簪花,不住向周围围观人群拱手大笑。

  转身之际,龙眉凤目,皓齿朱唇,意气风发。

  倒是一副好相貌。

  凤姐转眸,目光落在身上的绿色大袖衫上,这婚服颜色也太过奇怪了些,可这样好的料子,又不像是娶去给人做妾的模样!

  她的目光扫过双手,一时怔住。

  手指白皙细嫩,手背上小小的梨涡娇俏可爱,这绝不是在狱中备受摧残的手,倒像是她十七、八岁时的模样。

  她拉起袖子,藕臂雪白,没有一点儿伤痕,甚至昏过去前因惊惧而抓磕掉的指甲也恢复完整了,贝壳一般的粉色,泛着莹莹光辉。

  这简直不是医术能达到的,倒像是仙术。

  她还要再看,一阵风吹过,窗帘飞起,扑打在绿色的衣袖上。

  轿外忽有个苍老的女声道:“娘子哎,将帘子拉拉好,仔细风吹着了凉。”

  带着明显的北方口音,却听不大仔细是哪个地方。

  想是走在轿外的婆子瞥见她在拉扯衣裳,便有意提醒。

  凤姐放下衣袖,拉紧窗帘,靠回轿厢上,一时既莫名又茫然。

  她不是第一次出嫁,上次嫁给贾琏,亲姑父的内侄儿,他二人自小一起长大,算得上青梅竹马,贾、王两家门当户对,最后也不过惨淡收场。

  如今作为一个判了罪罚的女囚,竟然还能再次坐上花轿,嫁给一个眉眼端正的年轻男子,虽是稀奇,却也让人再难以对婚姻之事提起心气儿。

  她现在只盼望新丈夫有些能耐,可借些力来救一救巧姐。

  轿外锣鼓喧天,这娶亲摆出的排场倒是颇有些像模像样,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家。

  窗外热闹,半晌再未听到那婆子言语,凤姐便随手又扯下盖头,将帘子掀开一点缝隙去看外边风景。

  牢中两年岁月,在暗黑不见天日的地方昏昏沉沉,早忘了外面的自然山光。

  两旁树木郁郁葱葱,漫山鲜花姹紫嫣红,想是暮春初夏时节。

  如此明媚风光下,想到被卖往瓜州的巧姐儿,凤姐心下凄然,不觉垂下泪来。

  泪滴掉了三两颗,就被她决绝地擦掉了。

  如今不是哭的时候,她一个没了家势的弱女子,趁早笼络住丈夫,再设法救女儿才是正事。

  至于以后……

  男人的情爱靠不住,赫赫扬扬的虚排场也靠不住,唯有能护住自己与家人的真权力才是实实在在的。

  凤姐从身旁小匣子里摸出一面小铜镜,开始整理妆容,无论这个娶了她的是谁,她都要牢牢抓住。

  铜镜打磨得不太清晰,镜中人模模糊糊的,看起来似乎年轻娇艳了许多。

  凤姐心下纳罕,愈发觉得这事儿稀奇,不过终归是好事。

  窗外人声鼎沸,有许多贺喜的宾客声音夹杂其中,想来是新郎家到了。

  凤姐盖好盖头,在轿帘掀开时,便在喜婆的搀扶下款款走了出去。

  跨火盆,拜天地,仪式整整齐齐。

  凤姐舒了口气,她应是被娶作正头奶奶了。

  送入洞房后,身边有许多女子叽叽喳喳,口音浓重,语速飞快,似是在谈论嫁妆、排场等事,又夹杂着“大官人”、“财主”等词,听起来似是河间府一带方言。

  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声音道:“小姐,可要吃茶?”

  这是南方口音了,听起来像是个丫鬟。

  凤姐从盖头下看见她裙摆一闪,心知在问自己,也觉出喉咙的干渴难忍来,便点头道:“倒茶来。”

  有女子的声音立即道:“娘子此时喝茶,岂不是乱了妆容吗?”

  又有人笑道:“等下有交杯酒吃,新娘子急什么?”

  房内哄笑做一团。

  凤姐心下恼怒,因不明白周边行势,不好轻易漏了怯,只做未听见,仍向那丫鬟道:“倒茶来!”

  那丫鬟答应一声,不一会儿端了一碗茶来,茶碗描色画釉,看着不像粗货,就是有些不成体统,连个盖也没有。

  凤姐在盖头下吃了茶,一派自然地递了出去,又命令道:“拿点心来!”

  房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都好奇地看这新嫁娘,倒是不认生。

  丫鬟送上来一盘点心,凤姐自顾自吃了两块,又喝了一碗茶,让丫鬟拿来胭脂,在盖头下补好妆容,自顾自坐好了。

  她气势凛然,举手投足皆舒展而自然。

  房内渐渐止住窃窃私语,没有方才的大声吵嚷了。

  不一会儿,喜婆道:“新郎官来了!”

  众人一哄而散,那丫鬟匆匆帮凤姐整理了衣裙,轻步走了出去,怯生生地唤了句:“大官人!”

  随后是年轻男子的一声低“嗯”,有教养的,但透着生疏冷漠的,上层人惯于使用的一种回应方式。

  凤姐心下微定,仍端庄地坐着。

  透过盖头下的缝隙,她看到来人身着绛纱袍徐徐而来,短靴微微一并在她眼前站定,然后是斯文有礼的嗓音:“娘子!”

  古老的称呼,仿佛一出戏文。

  凤姐心下觉得奇妙,世家千金的教养驱使她款款而起,福身行礼道:“爷!”

  面前人似乎一怔,轻咳一声,道:“你父亲当年对我有恩,如今二老皆不在本地,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父亲对他有恩的北方人,会是谁呢?

  凤姐心下疑惑,口中却只作柔弱之语道:“我入了爷家的门,便是爷的人了,以后自然要倚仗爷过活。”

  新郎官又干咳了一声,从旁边拿过喜秤,低声道:“我要挑去喜帕了。”

  说罢,秤杆一挑,将盖头揭了去。

  房内烛光敞亮,晃得凤姐眼眸闭了一闭,待睁开时,见那新郎官怔怔看着自己,面带惊艳愕然之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