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 从小佐领到摄政王_一口香【完结】(566)

  但他们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端平贝勒能教他们在西北安身立命之术。

  他们都认为,既然安平贝勒能带人将西伯利亚那片苦寒之地经营的富贵逼人,那区区一个新疆,应该不在话下。

  像是这样的请愿自是要有一个领头人代为上书,在上书之前,被察觉苗头不对的隆科多给按了下来。

  隆科多如今是步兵统领,为康熙帝监察各大王府和百官动态,自从出了托合齐一案之后,又加了一条监察京中集会,所以,这帮人一聚合,就被报去了隆科多处。

  别看隆科多这个人大咧蛮横,他在当差上,是有自己的勤谨之处的,别管是涉及多大的爵位,多小的职位,只要是报到他这里来的信报,他都仔细查问,然后做区分辨别,酌情报与康熙帝。

  所以,关于讨要“端平贝勒在苦寒之地安身立命之术”这个集会一出现,就被隆科多发现了不对劲之处,经过一番查访,他没有去报与康熙帝,而是去找了德亨。

  上门的理由很简单啊,隆科多还是理藩院尚书呢,虽然现在理藩院有了胤禟这个总理,又有了萨日格这个顾问,还有一个猫在钮祜禄府不出来的阿灵阿这个话头子,但尚书还是他,他要过问洋人的事情,去找德亨问一问,不是很正常?

  一见面,隆科多就咳声叹个不停:“你啊你,你可真沉的住气啊,你知道二格格在理藩院过的什么日子吗?我告诉你:水深火热!

  一帮子大老爷们,动辄为难个小姑娘,啊呸!看得我都咽不下这口气,狠狠削了他们一顿,好好为二格格出了回头。”

  “可这也不是长久之法,我管的了初一,管不了十五。源头那位有意挑刺儿,下头奴才就跟那蚂蟥一样,灭是灭不干净的。你这个做哥哥的倒好,躲在府里,吭都不吭一声,那帮子小人可不就更起劲儿了……”

  隆科多说,德亨就这么听着,听他说完,喝茶润喉的空档,德亨问他:“你今日来到底是要说什么的?”

  隆科多好悬一口茶没喷出来:“我说的还不够明白?”

  德亨:“你说什么了?要只是萨日格的话,没事儿,玉不琢,不成器,她且有的历练呢,她也不是孤军奋战,我信她,能做出气象来。”

  隆科多无语,看德亨半晌,道:“行,是我白操心了,妹子你不上心,这件事,你总上心吧?”说着,视线看向了一同陪客的德三。

  能让隆科多隐秘而语的,应是大事,德亨对德三道:“你去外头守门,我跟统领大人说话。”

  德三很识趣的去门前台阶上守门去了。

  屋内只剩下两人,隆科多不再卖关子,笑道:“这位……”他比了一个三的手势,道,“在暗中造势,搞你呢。”

  将联名上书的事情一说,德亨面色不由沉重下来。

  隆科多嘿嘿一笑,他就看德亨怎么谢他。

  做皇帝的,对臣子,最忌讳什么?

  功高震主。

  这八旗,是我这个皇帝的,还是你端平贝勒的?

  怎么感觉,现在的八旗,朕说话还不如你个贝勒说话好使呢?

  胤祉此举,就是要营造这样一个氛围。

  在胤禛和胤禵明里暗里别苗头的时候,你们也不要忘了,谁才是现在的皇长子!

  胤祉是没有军权,但他在文人当中的地位,也不是胤禛、更不是胤禵所能比拟的,看吧,秀才一出招,就能阴损的让人寒毛直竖。

  德亨问道:“那些人,你怎么处置的?”

  隆科多:“抓大牢里关一天,找个名目审一审,再放出来,就老实了。”

  德亨迟疑:“你……”

  隆科多识趣道:“你放心,只是几个醉酒后口出狂言的狂徒胡言乱语罢了,我不会报给皇上的。”

  德亨看着隆科多,等他开价码。

  佟大人是个爽快人,从来都是一口一个价码,只要你能出的起。

  隆科多搓了搓手,嘿嘿笑道:“我们家四儿,最喜热闹,听闻雍亲王妃要在圆明园办赏春花宴,可能请王妃给四儿下张帖子?”

  德亨一惊,结巴着说了一句蠢话:“佟…佟公府、没收到帖子吗?”

  隆科多黑黢黢的眼睛盯着德亨,德亨扶额,叹息道:“这事儿,我做不到。”

  隆科多面色沉了沉,道:“你想好了再说。”

  德亨叹息,道:“女眷的事情,我从来不插手,更何况是雍王妃。那是亲王妃,能接她的帖子的,都是什么身份的女眷,你比我清楚。我不敢逾矩,得罪满京城的贵妇。”

  隆科多:“你知道厉害的,这件事若是我报与皇上处,你的处境就艰难了。”

  德亨也道:“不瞒你说,就算你如实报上去,我不过是进一步被夺权而已,反正我也要在家守孝,其实与我本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动摇。”

  隆科多:“那可是兵权和武器,你真的舍得?”

  德亨挑眉笑道:“那你说,从我手里夺走了,最后又会给谁呢?现在,又有谁能握得住从我手里流出来的?”

  弘晖?衍潢?讷尔苏?延信?富宁安?傅尔丹?

  还是胤禵?

  还是哪一个宗室、哪一个领侍卫内大臣?

  隆科多哑然,突然发现,自己是在自取其辱了。

  德亨愿意听他说这些,是在给他面子,但实际上,就算这事儿闹出来了,人家也压根不怕。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德亨这个中心点。

  他之所以避府不出,是因为任外面风云变幻,他都能稳坐钓鱼台。

  隆科多拳头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有些下不来台。

  德亨像是没看到一样,呷了口茶,慢悠悠回忆往昔:“前儿个我与弘晖叙旧,说起小时候,他还跟我说,当年多亏了你宵禁纵马,相助与我,送得良药,及时救了他一命,要不然,哪里能有他现在呢?”

  “还跟我说,佟大人奉命唯谨,刚正不阿,让他想亲近都不能,呵呵。”

  隆科多面色逐渐缓和下来,没错,他跟这两个小辈,渊源就是从那一夜起的。

  不由也感慨起来,道:“一眨眼,你们都长这么大了,能独当一面做事了,你回头跟他说,有时间来找我喝酒,我必应承的。”

  德亨笑道:“那我可真跟他说了?您可别到时候不认账,将他给赶出来了,他现在可是丢不起人了。”

  隆科多哈哈大笑,道:“放心吧,我隆科多说话,必作数的。”

  德亨要宴请隆科多,被隆科多拒绝了,人家家里正守孝呢,他留下来,也只能吃席素斋罢了,没意思。

  这件事情,隆科多到底没有报去康熙帝那里,人情,自是由弘晖给德亨担下了。

  但这件事并没有完。

  自从去年开始,朝廷有报,说山东、江浙私盐泛滥,康熙帝也下旨严查,这不,因为年前那起子灾粮贪墨案,康熙帝派出了大量户部、督察院官员南下查案,私盐案也有了眉目了。

  有盐贩供称,前海运总督德亨允了小民商贾,可不经盐引,围盐田,晒取海盐,获卖与海运总督衙门,或小额出售给庶民。

  海运总督衙门到底收到了多少海盐他们不得而知,但此举,让山东、江浙私盐泛滥却是真的,如今罪魁祸首已经找到,请皇上裁决。

  康熙帝没有裁决,他让德亨在家写辩折。

  事情还没有完。

  去年十月份,台湾先是有朱一贵谋反,后又有台风过境,官兵商民,损伤无数,当时康熙帝就将这顶帽子扣在了当地地方官的头上:

  前朱一贵等谋反,大兵进剿,杀戮颇多。今又遭此风灾……总因台湾地方官,平日但知肥己,刻剥小民,激变人心,聚众叛逆……上干天和,台飓陡发,倒塌房屋,淹没船只,伤损人民,此皆不肖有司贪残所致也!

  现在,朱一贵等反贼捉住了,朱一贵乃称,他乃海运总督招安部下,非是反贼。

  朝廷抓错人了。

  德亨招安海匪这是有前科的,先是郑尽心,后支持郑尽心搞了一个什么海盟会,尽收汪洋大盗于麾下听用。

  好了,端平贝勒,您出来说一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309章

  人在家中坐, 祸从四面八方来。

  督察院一封接一封奏章上奏,沸沸扬扬全都是数落德亨不是的,康熙帝并未等闲视之, 也等不了德亨的自辩折子了,他派了衍潢和弘晖两个,来代他亲自问一问德亨到底是怎么回事。

  派亲近人来询问,而不是派陌生官员来审问, 这是康熙帝对德亨的宽容,与之对应的,德亨需要回之以坦诚。

  帝王的信任建立千难万难,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的,而破坏掉,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所以,德亨选择坦诚。

  若是之前,德亨猛然受到这样一通关于私盐和谋反案的参奏, 他可能第一时间往李煦身上想, 然后顺着往胤禩或者胤禵身上靠,但有了隆科多拜访之后, 德亨猛然发现,胤祉的嫌疑更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轻松  一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