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罢,郭柔笑着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辛杰见郭柔倾囊相授,又鼎力支持,疲惫的身体重新涌现了力量,道:“女君,我想和离。”
“和离?”郭柔吃了一惊,忙问:“你受了什么委屈,我为你出气。”
辛杰摇摇头,说:“他不算差,是我,是我与泰山羊氏格格不入。我在羊氏是个异类,姑舅妯娌叔伯客气而疏离。
我看见他们眼中的我,那拼命往上爬的吃相太难看了,远远不如叔伯潇洒从容,还有我这颗心充满了市侩算计,远不如姑嫂的纯洁无垢。
他们就那么冷眼看着,远远地看着,我动一下便是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女君,我觉得羊氏就是怪物,一个贪婪的怪物,披着五彩的霞光,正在吞噬我。”
“我被束缚了,透不过气来。”
辛杰说到动情处,撕扯起领口,放佛就能挣脱束缚一般。
“谁也不能知我心?”丈夫、阿翁、姐妹……谁也不明白她的痛苦和挣扎。
“我明白。”郭柔盯着辛杰的眼睛道。
辛杰听了,忽然捂着脸笑起来:“果然是女王啊!”
孤独此刻有了依托般,辛杰心情轻松了许多。
“我要合离。”
“好,我全力支持你。”郭柔毫不犹豫,又道:“你把孩子也带走。”
辛杰笑说:“当然。我要女君相助。”
“要前程,还是要孩子,他们心里明白。”郭柔冷哼一声。
辛杰想了想道:“阿翁会把我和孩子过继给伯父,以全大义,避□□言蜚语。大义啊,这是天下的大义吗?”她见识过天地之大,对这样的大义充满了怀疑。
郭柔认真思考过继的可行性,道:“这样好,你伯父血脉断绝,过继之后便是你阿翁从法理上也无法掣肘你。”
“阿母也这么说。她虽不赞同,但仍为我筹谋。”辛杰道。
“先帝在时论年轻一辈,说司马仲达、你、诸葛亮、死了的周瑜谋略才干最佳,诸葛亮……司马懿……”
郭柔提起一人就唏嘘一声,然后定定地道:“辛杰你对大魏无可替代的,对于我而言更是无可替代。”
辛杰的脸红了一下,道:“先帝谬赞了。”
她想了想又道:“女君,名扬天下自悬鱼太守,可是即便他从坟里爬起来,也不如我。凡过我手粮草绢帛不知凡几,我不曾受一丝一麦,清廉难道不如他?组建水师,领兵截断孙氏外逃路线,进逼秣陵,才干难道不如他?”
郭柔听得连连点头,赞同不已。
外面雪晴了,辛杰带了宫中的赏赐骑马踏雪而归,鬓边攒着一支红梅。
她刚走,曹丕进来,围着薰笼烤手,道:“你们说了什么,这么久?”
郭柔送来一杯热茶,笑回:“她愿去岭南。”
“好呀!”曹丕忍不住赞了一声,道:“旁人对岭南避之不及,她欣然应允,我要好好赏她。”
“她要和羊氏和离。”
曹丕眉头一挑,道:“羊氏以寻常妇人待她,必然不行。”那可是军功封侯的女子,另一个军功封侯的女子在朝堂上抢了个座,一个俯瞰众人的座。
第101章
曹丕犹记得大魏第一次大朝会, 他尚未进殿便听到里面的惊呼和喧闹声。
朝堂上龙椅后垂下来一道珠帘,帘后设着坐塌。
垂帘听政。
“怎么不走?”郭柔狐疑地看了眼曹丕,莫不是后悔了。
“走!”曹丕已然做了决定, 决定坦然面对。
朝臣参拜后, 一大臣出列,大义凛然道:“皇后出身微贱,得封皇后已然贵极, 然牝鸡司晨……”
他还未说完, 忽一人暴起,拿起笏板狠狠砸向大臣的后脑勺,怒道:“贱你娘的头,皇后功劳盖世, 护荆州,下益州, 攻江东, 战功赫赫,何人不服?”
众人哗然,郭柔回神厉喝:“放肆!朝堂上岂容你们打架!”
打人的是个武将, 曾追随郭柔,闻言忙跪下请罪:“皇后为君,君辱臣死,虽死不愿任此獠在朝堂上狗叫。”
那文臣呆呆摸了后脑勺,一手血,登时吓得晕倒了在地。
曹丕怒道:“公然在朝堂侮辱国母, 来人,剥下他的官服拉下去。”微贱二字触动了曹丕敏感的神经,遂大怒。
由此一役, 郭柔坐稳位子,毕竟谁也不想脑袋开瓢。郭柔经营多年,忠心于她的文臣武将官职虽不高,但足以上朝堂。
羽翼已丰。
曹丕不免心中暗暗感慨,可谁让他是个柔弱皇帝吗?
事后,文臣去官,那武将被贬岭南,去了辛杰手下。
“骄兵悍将不得不防。”私下里有人提醒曹丕要提防。
冬去春来,郭柔出殿见一只凤凰风筝在天上飞,笑问:“谁放的风筝?”
宫人笑回:“公主和夏侯娘子要了风筝,必是她们。”郭柔定下夏侯徽为太子妃后,时常接她入宫。
山色渐青,辛杰想必此时已经到了江东。郭柔来到太极殿,就学子从殿中一直做到了廊下,低头凝思做题。
郭柔现在荆益开启以文选拔人才,两年后曹操试行之魏国,曹丕登基没过几日便下诏凡学子不论身份地位,身怀户牒便可来京考试,通过就授官。
一时间数百人从五湖四海聚集洛阳,今天便是第二场考试,也是最后一场,由曹丕亲自主持。
郭柔轻轻过去,驻足看了几人的试卷,与曹丕对视后,飘然离去。殿上有几个人放佛是故人之子。
江东几大家族的子弟也来了。
收卷罢,众学子出来宫殿,有如释重负的,有面色忧虑的,有神情茫然的。行至路口,友人对谯郡夏侯平恭贺道:“十二郎文采斐然,一首《当来日大难》名扬京洛,又是帝乡旧人,必定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夏侯平忙摇头说:“天下才子何其多,考场之上文章见真章,我与诸位并无不同。”
一听这话,众人奇了。夏侯平出身谯郡夏侯氏,谁人不知夏侯氏权势赫赫?谁人不知夏侯与曹氏一体,虽是异性,实则与宗亲无异,更兼还要出个太子妃。
夏侯平苦笑:“我从叔父处听得,咱们的试卷都是糊了名字,教人誊录,再三核对后,方付给考官评其优劣,极为严格。”
有人道:“我听人说过,难道是真的?”说着,心里跃跃欲试,他家是土财主,没资格进月旦评,更没资格结交名人雅士。
夏侯平:“千真万确。”他本来可以恩荫入仕,或是跟着夏侯诸曹将军以军功入仕,然而京中族老却让他考试授官。
“夏侯年轻一辈中你学问好,就去考试吧。”说罢,族老还说了严格的考试流程。
夏侯平听罢熄了心思,他虽学问好,但比之临淄侯曹子建差远了,正要推辞,却听族老道:“去不去由不得你,必须得去,这是平陵侯的意思。”
平陵侯夏侯尚是夏侯氏这一辈的领头人。夏侯尚暗得宫中示意,便让夏侯氏拿出的子弟都赶来京师考试。
十余日后,夏侯平落榜了,而夏侯氏中榜的只有一人,除了夏侯平,有盛名的才子落榜也不在少数。中榜的考生被请进去覆核,以保公正。
夏侯平萎靡几日,重新生龙活虎起来,在京中悠哉乐哉了几日,夏侯尚又让几人参加武举考试:“我夏侯氏以军功起家,你从小学习齐射,熟读兵书,既然文不成,就试武。”
夏侯平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他不是文不行,是所考非所学,故而落榜,若给他机会,必然金榜题名。
然而,他不去也得去。
三月初,草长莺飞。过了初试,夏侯平进入复试,上有帝后亲自监考,不由得打起精神。
“你比我更关注武举。”曹丕对身侧的女王笑着揶揄道。
“文不如你,武你不如我。”郭柔回头低声说:“我听说这次武举来了不少好苗子。”
“那就拭目以待。”曹丕对武举确实不如文举上心。几十人比过文韬武艺后,有一青年卓然不群,夺得魁首,曹丕见之心喜,便问其姓名。
“回陛下,小子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青年回道。
曹丕见他形容不凡,举止大方,剑眉星目,心中喜欢,当场点了他入值禁军,精心培养。
“你知我今日为何而乐?”他对郭柔感慨道。
“为何?”郭柔问他。
曹丕笑回:“庭前阶下,芝兰生光,玉树粲然。”
郭柔会意道:“天下英才入汝彀中。”曹丕遂大笑。
过了两日,夏侯平与姜维腰挎宝剑,立在宫殿门前,守了两个月的宫门,姜维领了太子舍人,夏侯平去了襄阳任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三国 星辉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