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148)

  事毕,林如海又分别将这两笔银票交与贾敏与黛玉,并且叮嘱她们谁都不许说出来。

  他对贾敏说:黛玉年幼,不知人心险恶,莫要让她知晓, 以免受其所累。

  转过头来他双对黛玉说:这是你们母女安身立命的东西,也是父亲唯一能留给你的东西。莫要告诉旁人,父亲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悄悄处理林家产业, 再悄悄的给妻女一人一份傍身银子,之后便是拖着病体为贾敏和黛玉筛选忠仆。

  世人对女子向来苛刻吝啬,又向来恃强凌弱,贾家明显是靠不住了,姑苏林家更是如狼似虎。若不用心为她们母女谋划一二,那他们一家三口就擎等着在地下团聚吧。

  下人不能留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人多了容易生乱,人少了就会失了富贵架子,也更容易让人惦记算计。

  一要忠心,二要能干,三要可以相互制衡……

  挑挑捡捡的给贾敏和和黛玉留了百余数家仆后,林如海才花了将近七日时间删删减减的写了两份遗折出来。

  折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感恩太上皇信重,不光点了他做探花,还委以重任。一部分是恭请新帝圣安,不能为新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为人生一大憾事。

  再一部分写自己病的不是时候,死的也不是时候,没能等到登基大典,还死在了那之前,实非忠臣所为。

  最后一部分就是林家子嗣单薄,膝下只有年迈老妻稚龄幼|女……

  两份遗折分别给太上皇和四爷递过去后,林如海又等了几天,这才实在撑不住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而这会儿林如海的折子就在四爷的御案上,不过他还没批到它就是了。

  ~

  “贾敏也应该知道真相了,”乌林珠看向荷叶,淡淡吩咐道:“让人按计划行事。”

  荷叶:“是。”

  荷叶领命出去,乌林珠又在炕上坐了一会儿,神色漠然的歪着头看窗外。

  红瓦宫墙,八角灯下,白雪纷飞,画面极美。而玻璃窗内,一身宫装打扮的少女竟美得丝毫不逊色。

  让人去打听四爷在哪儿,听说在养心殿,乌林珠便换了身厚衣裳过去了。

  林如海故意死在任上,就是想给妻女搏一份庇护和体面。乌林珠也想知道四爷在收到那份遗折时会怎么做。

  四爷是个理智又感性的人,同时骨子里也有遗传到爱新觉罗家的刻薄基因。

  就说林如海这个人吧,四爷其实对他并无好感。

  一是旧年邬思道与弘昀南下那会儿,看似彼此双方都有了默契,但实际上林如海滑得跟泥鳅似的。后来更是直接将自己活动到了沧州,彻底远离江南。虽是明哲保身,可也让四爷生了不喜。

  二一个就是林如海已经病了小一年了,这一年间,沧州那边虽然没有耽误什么政事,但真正做事的却不是林如海,而是下面的官员。

  按四爷的意思,既知自己得了这样难治的病,那就更应该早早上折子移病解官。可林如海是怎么做的呢,一边妥善安排家事妻小,一边又占着官职不作为。

  于私,四爷理解林如海所思所谋。但于公,四爷却没办法认同林如海的所做所为。

  其实四爷这种心态就跟后世的公司老板差不多。分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得了癌症,总公司由着你旷工请假,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白养了你一年多。完事你自己不主动辞职,还想以工伤的方法让公司再出一笔赔偿金……就算公司曾经对他有再多的欣赏惜才,这会儿也全是不满了。

  乌林珠过来的时候,四爷刚好看到林如海的遗折。虽然写的真情实感,声情并茂,但并未感动到四爷就是了。

  四爷并未在养心殿的正殿,而是移到了东暖阁的临窗大炕上批阅奏折。

  听说乌林珠来了,也只是挑了下眉,心中不由猜测她是专程为林家的事来的,还是又有了什么旁的幺蛾子。

  你还别说,乌林珠还真就不是为了林家这一件事过来的。

  这会儿将穿来的大毛斗篷和手炉留在暖阁外,乌林珠便拿了块帕子走了进去。对着四爷甩帕子行礼,声音清脆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戏谑:

  “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话从这丫头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怪呢?’

  心忖了这么一句的四爷见乌林珠已经自已笑嘻嘻的站起来了,也没当回事的问她,“吃了吗?”

  乌林珠摇头,理直气壮道:“先跟您蹭个饭,再顺便说点事。”

  “朕这里的伙食可没你那小厨房来得。”

  永寿宫设了小厨房,厨房里侍候的都是原来在雍亲王府灶上做事的人,做的饭菜自是比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御膳房要好。

  这会儿四爷说完便看了一眼苏培盛,苏培盛便走出暖阁去吩咐晚膳了。

  乌林珠:“瞧您这话说的。您都能将就往后余生了,我还不能偶尔将就个一两顿?”

  刚在东暖阁外吩咐完徒弟姚全的苏培盛:…御膳房的伙食也没你们爷俩说得那么糟糕,好伐~

  乌林珠一屁|股坐在四爷对面,发现炕还挺热乎,又扭了两下屁|股让自己坐得更靠里些,“我今年想去琼州岛过年。之前看了黄历,过几天就有个出行吉日。过来跟您说一声,没什么事我过几天便走了。”

  打下什么底,就是什么底了。

  反正听到乌林珠这么说的四爷想的都不是小姑娘家家的不应该天天跑外往,而是今年需不需要留乌林珠在京城过年。

  说起这个,四爷不由又想到了几日后的登基大典和那份水泥实验报告来了。

  水泥确实如乌林珠之前描述的那般实用,若是按乌林珠提到的在黄河两岸挖深坑,之后以山石为基,以水泥封之,筑起厚高河堤,定然数年无损毁之忧。

  除修筑河堤,还可以修官道,房屋院舍等等,等等。

  “水泥的效果已经测出来了,因那个保质期,工部这边也会在全国各地建厂。你的册封圣旨朕也写好了。按理你今年也应该跟着皇后和丹阳他们一道祭祖的……”

  之后参加宫宴,认识所有爱新觉罗家的亲戚以及让所有官宦女眷都认识你。

  “不要!”乌林珠摇头,“大过年的,受用不起呢。”

  谁不知道你们家过年的规矩最多?吃不好,睡不好,还各种折腾人。

  四爷听罢也没劝她什么,她不在京城…自己心里还多少能踏实些呢。

  说完了这个,乌林珠才说起林如海死在任上的事。因说到了林如海,四爷还直接将手边的遗折递给了乌林珠。

  在乌林珠看来馆阁体的字都差不多,但抛开折子上的字,单看上面的内容,乌林珠都必须承认大清的探花郎含金量真高!

  明明虚伪至极,又极为浮夸的话却被林如海写的真情实感,煞有其事。

  看罢,乌林珠一边双手转折子,一边对四爷说道:“按理,我也不是啥好人。她们娘俩有钱有房还有不少忠仆,再不需要旁人为她们操心什么了。只林如海也算得上是太上皇旧臣,您若是置之不理,再叫太上皇做了好人去,岂不面上难看?”

  四爷摇头,“这种风气绝不能助长,若是再有人有样学样,又将朝.廷法度置于何地?”幸好林如海养病期间沧州那边没出什么事,若是出了什么事,死了也不能让他消停了。

  “那倒是。”乌林珠颔首,非常赞同四爷的观点,但她此行却不是为四爷点赞的。“我到是觉得您不妨借着这件事成立一个衙门,这个衙门就专门为那些战死士卒和因工殉职之人的妻小主持公道。”

  见四爷蹙眉,并不认同的样子,乌林珠又笑道:“这几年经常往外跑,到是瞧见不少笑话。原来在大清境内,宗族的族规和裁决竟是可以凌驾于朝.廷律法之上的。

  百姓被外人欺负了,还可以找宗族庇护。可若是宗族内部自相残杀,最后竟是连律法都不能干预。普天之向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可地方上的宗族势力却在大清搞起了国中国,啧啧啧,我都心动了呢。”

  “想办法让太上皇知道林如海病逝的消息,再将这份遗折递给他老人家。以他老人家的心性为人,定然不会放弃这个彰显仁慈的机会。”说着说着,乌林珠便笑了,

  “他惠及一人,您就惠及更多的人。但您也别自己出面,只让皇后娘娘寻几位宗室公主福晋带头,就弄一个,一个‘红花会’,专门负责这些个女眷事宜。”

  乌林珠不知道这个时空有没有红花会,但白莲教和天地会什么的肯定是有的。想到大清皇后带着一群女眷轰轰烈烈的搞了一个‘红花会’,嘿嘿,忒有喜感了。

  让朕的皇后给你淌那条河,还要朕踩着老爷子立个仁君的名头出来…四爷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乌林珠,随即又问起了贾母那个唐僧肉的事。

  “不过是一些天桥上糊弄人的小玩意罢了。”说完喊王达去将她房间里的一个雕花匣子拿来,完事又继续跟四爷说贾母,“老早就跟您说过,我们家那老太太最是个自私惜命的。我都那么忽悠她了,她都不敢割块肉救她亲女婿。现在好了,亲闺女成寡妇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