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二人终于按着乌林珠真实口味侍了一回膳后,乌林珠又以她们只知奉承主子挑食,不知归劝主子营养均衡的理由,明着说她们是奸佞小人。
下晌,乌林珠闲来无事做针线,又让她二人做陪,不想又被挑了一回刺。不是说她们做活慢,就是绣工糙,还说教养嬷嬷这行的从业标准太低,什么人都能干。
若是在宫里,二人绝对不会如此好说话,且还要如此委屈求全。可偏偏乌林珠一副好说话的模样将她们骗到船上,不但让她们孤立无援,还时刻生活在随时被丢到船外喂鱼的恐惧中。
最让二人大呼卑鄙无耻的是在停船补给后,乌林珠还故意让人传了假消息给她们。
太后病重,药石罔效。
识时务者为俊杰,她们虽不是什么俊杰,但她们识时务呀。远在京城的太后护不住她们,病死的太后更没办法护住她们。所以听到这种消息,二人瞬间便有些六神无主,随后又在乌林珠的威逼利诱和好言拉拢下,用投诚的心态说了不少太后年轻时的旧事……
都已经认命了,决定此后就消消停停的跟着乌林珠干了,却不想乌林珠又一脸不悦的蹙眉道:
“太后娘娘玉/体金安,长寿无极。也不知道是哪个胆大妄为的,竟敢传出那等谣言来。太后娘娘久居深宫,又向来与人无争,想来定是她身边的那些奴才下人不忿太后娘娘行事,这才传出此等诅咒之言。”
又被倒打一耙的赵高两嬷嬷:“……”
请苍天,辨忠奸!
第107章 ……
为了投诚说了太多太后的阴私, 赵高两位嬷嬷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只是看向坐在熏床上的少女,二人心里都有些发寒。
这也太百无禁忌了吧?
不过,
看一眼舱房里侍候的宫人, 二人又觉得这些人未必不是跟她们一样都上了贼船的。既上了这条贼船自是希望撑船的人越来越好。
思及此,二人还对这些人生出了一丢丢同病相怜的同情。
虽然两位嬷嬷投了诚,但乌林珠也没给她俩换住处,仍旧让她们一船头一船尾的住着。不过她一向花钱散漫, 又从不吝啬,到也让人给她们一人包了一份入职红封。
金银不显眼, 不管是自用还是赏人都不好追踪。所以乌林珠没给金银, 而是一人两匹官缎。
等赵高二人捧着两匹官缎下楼后, 乌林珠才看向荷叶,“都记下来了吗?给我记一份, 再给万岁爷捎一份。”
荷叶抽了下嘴角,心中对四爷略有些同情。“奴婢记下了。”
乌林珠从游轮空间里拿了部手机出来,早早就打开了录音功能, 即便荷叶没能全都记下来, 她回头也可以自己复盘去。这会儿见荷叶说记下来了,也没说什么。
“对了, 再买一份福娃娃和母子连心锁送到京城。”这两样东西都是代表母子情深的东西,和着那份口供一并送给四爷,想必效果更好。
荷叶:“…是。”
~
自打乌林珠入驻这个时空后,四爷就没过过一个消停顺意的年。
每一年都会整出点事来,让四爷或是更多的人没心思过年。
今年, 原以为真的可以过个顺心遂意的年了,不想距离除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乌林珠又让人给四爷拜了个早年。
赵高两位嬷嬷跟在太后身边的时间太长了, 就像乌林珠一举一动都被四爷的监视一般,太后的言行和做过的事也都避不开这二人。甚至是好多事情都是使唤她们去做的。
一个自进宫就跟着太后,一个跟了太后二十来年,她们能说出来的东西…就挺跌破四爷认知的。
宫里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四爷的那位养母当年就受到过太后的特殊关照。
可以说没有太后,那位也不会死的那么干脆干落。
除了养母的死,还有太上皇被猥.亵的事竟都跟太后有关。
哦,除了这两件比较震撼四爷三观的大事外,太后的宫斗经历也让四爷不寒而栗。
包衣宫女出身的德妃,能一步一步走到四妃之一,又成了圣母皇太后,她手里又怎么会干净?
四爷也是心里门清,可仍旧对暴露出来的这些事心惊不已。
最重要的是包衣掌握内务府,而内务府又掌握了帝王家的所有衣食住行。
再细细算下来,太上皇后宫里,得宠的嫔妃不知有多少是包衣出身。
窥一斑而知全豹,内务府的势力太大了。
这么想的四爷先是按惯例的骂了乌林珠一回,之后便让苏培盛,粘杆处统领分别调查内务府各中不法之事。
至于太后干的那些事…四爷想了想又将荷叶送回来的消息烧掉了。
后宫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即受了益,就再没资格坦然以对……
旁的还罢了,只是一边是抚育过他的养母,一边是生育自己的生母,四爷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对了。
但四爷也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否则良心难安,乌林珠也不会放过自己和太后。
以那丫头的折腾劲…四爷脸上一僵,又觉得至少自己出手,事情还能在可控范围内。
╮(╯▽╰)╭
太后尚不知道四爷准备对自己和她这个亲娘来个小惩大诫,这会儿也正不自在呢。
小儿子被打了脸,已经请了一个多月的病假。自己的态度摆得那么明显,大儿子却仍旧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态度,太后又怎么可能自在得起来?
十四早就后悔了,可他好面子,四爷又不给他台阶下,他就架在那里下不来。前儿腊八宫宴时,旁人都进宫赴宴,只他一家老小呆在十四贝勒府里,当时他就知道用这种方法向四爷表达不满,是件大错特错的事。
于是他又让十四福晋往畅春园给太后送东西,想要提醒催促太后干点什么。
自己养大的崽子,刚撅起屁|股,太后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了,见此自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同时,也对四爷的不满上升了一个高度。
果然不是自己养大的,就是差了一层。
这么想的太后又耐着性子往宫里送了两回东西,可惜的是无论她送什么,四爷都接着。转头再吩咐人将年底各处送的贡品再挑些送到畅春园去。
宜妃,惠妃和荣妃这些太妃与太皇太后和太后一般,都跟着太上皇在畅春园养病。她们日常也如太后那般,与儿子互相送些东西或是通个信什么的。但想要见儿孙…仍旧不方便。
四爷没禁止皇子阿哥对自己额娘表达孝顺,同时也吩咐人不可怠慢了太上皇那边,尤其是那些太妃们。
太上皇天天顶着那张犹如遭了天谴报应的脸,心情就没有一日是好的。
尤其是太上皇原就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此时畅春园里就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妃,而这些个老太妃又担心越发喜怒无常的太上皇迁怒她们,更是能躲多远躲多远。也不是没有年纪轻的小嫔妃在这里。可惜那些小嫔妃的演技不过关,每每遇见了都让太上皇更郁闷。
如此一来,太上皇就更寂寞,更觉畅春园冷清了。
偏就在这时,心有所求的太后出手了。
她先以过年装扮宫殿的理由,让宫人们在畅春园里弄了好些蜡烛花出来。之后更是亲自剪了窗花分别让人送到宜妃等处,之后又亲自去给太后送了一份,最后才捧着窗花去了太上皇的清溪书屋。
听说太后来了,太上皇先是一副嫌烦的不想见心态。随即就因为心底那点害怕孤独的心思打败了。
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论如何粉饰太平,他们比谁都来得。
非常完美的一次见面后,太后便经常过来陪太上皇说话,或是拿三五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请太上皇定夺。
害怕寂寞的小老头很快就被太后攻略成功了。
当然了,爱新觉罗家爷们的底色在那里摆着呢,就太上皇这种老渣逼又怎么可能真的感动于太后的用心。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她将自己哄得很开心。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敌人。打太后第一次让人送窗花,第一次去寻太上皇的时候,宜妃等人便猜到太后是有所求。
结合一回前朝后宫都发生了什么,宜妃几人就悟了。
也许是旁观者清吧,宜妃等人都认为太后不应该掺和到四爷和十四的事里去。如果非要掺和,也应该压着不懂事的小儿子去给大儿子赔不是。
你大儿子现在是皇帝,你一把年纪了,又能护着小儿子几时?这会儿你惹得大儿子不高兴了,将来还不都是小儿子替你承受这些?
更何况,你小儿子又凭什么封王?
凭他被天雷劈过?
凭他蠢得清新脱俗?
凭他带队平叛,却平了个寂寞?
还是凭他酒后吐真言,怨天怨地恨这个怪那个?
连她们这些外人都知道老四不是个容易妥协的人,你偏去要这个强,瞧着吧,早晚有你后悔的时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