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203)

  第135章 ……

  一直知道贾敏母女在京中为林如海守孝, 但众人却一直不知她们母女住在何处。

  贾家派人去林家旧宅探望,却发现那条胡同里并没有林宅。

  偌大的京城想要找到存心躲着人的后宅女眷,谈何容易, 于是贾家找了几天就放弃了。

  后来宝玉在城门口遇见了去寺里做法事的贾敏等人,却又因贾敏的拒绝并未派人护送她们归家。如此一来,就再一次让贾家失去了贾敏的踪迹。

  贾母听说后,还因着宝玉的实心眼抱怨了几句。除此之外, 也别无他法。

  自从贾敏知道唐僧肉的真相后,贾母便知道她们母女已经没了回转的可能。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乌林珠手心里的药瓶彻底消失后, 又让贾母以为自己等到了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她觉得还她可以再挽回一下。

  贾母拿的是慈祥老太人设,哪怕心里没多少真情实意, 但却能表现出一副慈爱模样。

  对贾敏的思念,也是她日常惯有的秀。

  隔三差五的念叨一回贾敏,府里不知情的人便都以为贾母多上心这个老闺女呢。

  赖家人对贾母的了解比其他人深, 虽不明白这么个丧夫无子的闺女对贾母有什么用处, 但却本能的知道贾母绝不会做无用功。于是在寺里见到贾敏一行人的时候,赖家人便悄悄的跟上了。

  确认了贾敏的住处, 赖家人又不动声色的向左邻右舍打听了一回,随后留下一个小厮守在这里,其他人便都先回去给贾母通风报信去了。

  贾敏和黛玉一直带着林家忠仆住在京城林宅,但为了躲麻烦,却故意将林宅的正门推了重新筑了一片院墙, 家常进出便都走另一条街上的角门。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贾母以及荣国府众人才一副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样的说什么‘早该想到的’。

  为表诚意, 贾母准备明天一早就去林家见她生的不孝女。

  宝玉与贾兰都在荣庆堂用晚饭,听说了这事后,宝玉当时没说什么,可回了梨香院便第一时间让人套马,随后便带着小厮从通街的角门往林家通风报信去了。

  宝玉虽是个实心眼的小孩,却早非吴下阿蒙。府里的那些事,他不是不明白,只他一个才十岁大的小辈,又能管得了谁?

  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

  拿着赖家人给出的地址,宝玉仍是费了些功夫才找到林家。敲门,报上姓名身份,之后便等林家下人去通传。

  跟着使团往返西洋的商人带回来不少西洋那边的花种,贾敏让人采买了些,这会儿时辰不算晚便带着黛玉和夏金桂试种西洋花种,听说宝玉来了,先是不可置信,随即便猜到她们母女的行踪住处被贾家人获悉了。

  听说宝玉只带了两个小厮出门,心里隐隐约约有些猜测却仍是在见到宝玉后才确定。

  这孩子确实是来给她通风报信的。

  姑侄兄妹一番相见,先是彼此问候,随即宝玉便道明了来意。

  宝玉不喜欢贾母拿孝道压人,更不喜贾母话里话外时常贬低咒骂乌林珠。

  虽然乌林珠这个姐姐做得并不到位,但在宝玉心中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除此之外,贾母提起贾敏时,也总是用‘不孝女’称呼人。又笼络珠大嫂子和凤姐儿要跟两位太太对着干;吃不吃都要弄一桌子的菜,各种铺张浪费。

  那日实在没忍住略劝了两句,就惹得老太太不快,最后还被老爷一顿咆哮……

  抛开那些烦心事,直觉告诉宝玉,老太太亲自登门来见姑母什么的,绝对没好事。

  贾敏满身温和的看向宝玉,“你可知我与老太太之间为何闹成今天这种老死不相往来?”

  宝玉摇头,“宝玉不知。”

  贾敏见此,不由笑出声来,“先是老太太见死不救,后是我强人所难,最后老太太玩了一出以假乱真糊弄我,我是信以为真,咎由自取。事过境迁,我既自责当初不孝之举,又仍旧意难平。”

  逼着亲妈割肉放血救儿子和男人,她又是什么好玩意儿?

  可人就是这样,自我厌弃之余,仍有力气去怨怪旁人的冷漠和见死不救。

  自私,又卑劣。

  宝玉: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黛玉:并不是很想懂。

  宝玉送了消息,又被贾敏这一通话给整懵了,瞧着时间不早了,便与贾敏和黛玉告辞,又带着人往家赶。

  路上遇见馄饨摊子,主仆三个都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的年纪,于是便一人要了一碗馄饨。不想那摆馄饨摊子的小夫妇有几分姿色,竟被醉酒的纨绔子弟盯上了。

  见有人调戏良家夫妇,宝玉便又带着人上前仗义直言。因那边人多势众,宝玉还机灵的将他姐的公主招牌打了出来。

  ‘你知道我姐是谁吗?’

  ‘她可是当今亲封的清澜公主!’

  即便四爷封锁了消息,但宫里的消息仍旧会时不时的传出来一些。所以乌林珠在四爷等人跟前的特殊待遇,也被不少人认为她比四爷亲生的还要受宠的事实。

  那纨绔子弟虽然醉了,可他身边的人却没有。于是在他们连哄带骗下,到是成功将那醉鬼给带走了。

  摆摊的小夫妻感激的要免单,宝玉却没同意。

  一碗馄饨八到十文钱,里面有将近20个小馄饨。面要成本,馅要成本,汤料,炭火都要成本。若遇上官差或是地痞们来吃,也都是要免单……

  师傅和师兄们都跟他说过,他生于锦绣高梁之中,更应该体会世间种种不易以及感恩和惜福。

  拒绝了摊主的免单,让小厮留下三碗馄饨钱,宝玉三人便飞快离开了馄饨摊。

  出来的时候时间就不早了,折腾了这么小半天,眼瞧着就宵禁了。宝玉想了下,先让一个小厮回梨香院说一声,他则带着另一个小厮去了雍王府借宿。

  借宿不是目的,宝玉是来跟他姐自首的。

  上次贾芹打着公主招牌想要强娶订了亲的姑娘时,乌林珠听说后直接让人制了几块上刻‘清澜公主’的宽板子,然后让人压着贾芹在人姑娘家门口一顿抡。

  敢给本公主丢人,那本公主就让你做不了人。

  将人用刻了清澜公主四个字的板子拍了个半死后,又将贾芹拖拽到宁国府的贾氏宗祠。让人将贾家的老少爷们都叫到祠堂前,又对着贾芹抡了一回板子,之后更是缺德得没边的恐吓贾芹之母周氏。

  自来都是养不教,父母之过。他老子不在了,你们孤儿寡母的不容易,但这世上谁又是容易的?

  打今儿起,要么我这个做公主的用板子教他,要么你这个做娘的用心教他。若再有下一次,你们娘俩个一块活着钉进棺材板里,之后抬回金陵活埋进祖坟。

  吓唬完了周氏,乌林珠更是让人当着贾氏族人的面,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们,贾芹是第一起借公主之名仗势欺人的。若有人效仿他,板子都不打,直接活着下葬。

  为了让贾家这帮老少爷们都有个更深刻的印象,乌林珠还让人去棺材铺订了几口棺材,就摆在祠堂门口。

  完事又以公主的身份,让贾家的老少爷们都在祠堂前跪了三个时辰。

  不痛不长记性!

  这次的警示教育即包括赦政这对兄弟,也包括宝玉和贾兰这对叔侄。

  就连城外道观里的贾敬都被强行接到城里陪了一回榜。

  此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就问刚刚狐假虎威的宝玉能不第一时间去雍王府自首吗?

  ╮(╯▽╰)╭

  也是赶巧乌林珠出宫了,不然宝玉不但要吃个闭门羹,说不定还会因为宵禁后在街上游荡被兵马司的人抓个正着。

  和贾敏一样,听说宝玉过来的时候,乌林珠也是满脑门的意外。

  等见了宝玉,又听他将这一晚上的事都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明白,乌林珠对宝玉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虽然她自己不是个东西,但她还是希望身边的人都是东西的。

  呃,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感觉自己这话怎么说都有些问题的乌林珠直接转移话题的问向宝玉,“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吗?”

  宝玉乖巧点头,半点不敢隐瞒的回道:“听说是佟家人。”

  佟家?

  “当今养母的那个佟家?”整个大清朝,能被称一句佟家的,估计也就那一家了。

  宝玉:“是。”

  当时宝玉报出乌林珠的公主名号时,那个醉鬼也回了一句‘你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我姑母是谁吗?当今皇帝还是我表哥呢。’

  乌林珠一副明白,又可有可无样的点了几下头,问宝玉今晚是要住在她这里,还是她派人送宝玉回梨香院。

  明天还要上学,要是不麻烦人的话,宝玉还是想回梨香院的。

  “那行,我让人送你回去。”

  乌林珠手里有四爷给的令牌,别说宵禁后随意进出了,就是进宫都不需要费什么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