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又略微有些担心贾母明天是否会出席。
想到这里,乌林珠不由轻叹了一声。
昨天离开荣庆堂的时候,王夫人还行走正常, 不想今天早上一起床王夫人的双腿就疼得有些不良于行。
听说一双膝盖又青又肿呢。
王夫人尚且如此,贾母又如何能幸免。让人去荣庆堂问了一声,果不其然,贾母直接瘫卧在床了。
原本贾母的腿就被齐齐打断过,若不是这些年保养得宜,养尊处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都怪她!
如果昨天贾母跪下的时候,给她垫个蒲团就好了。
╮(╯▽╰)╭
其实除了腿上的疼痛让贾母不想去清虚观打什么平安醮外,就是昨日发生的那些事也让贾母心生逃避,不想见人。
不过贾母虽不想去清虚观,却因为打醮这个事想到了一个给乌林珠添堵的办法。
清虚观的张道人,原是先荣国公贾代善的替身。他本是出身荣国府的仆役,哪怕今非昔比了,也要给荣国府三分香火情。
如果让张道人出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告诉世人那不孝女福泽深厚,乃王母娘娘座下的仙女,若能出家修行,亲赴西域摘一朵雪莲花供奉于太庙之内,必保天下太平,大清国祚绵延……
如果说那丫头没福运,定然会被各种反驳。可若是说那丫头有福气,这却是不好反驳的。
旧年那丫头能被人追杀一次,今朝就未必不能再被人追杀。
因为想到了这个主意,贾母竟又有些期待明日的清虚观之行了。
请了太医治疗,又叫了丫头各种活血化瘀,疼得撕心裂肺了,贾母仍旧咬牙坚持着。
贾母积极备战明日的清虚观之行,王夫人则是因着腿伤,直接给自己放了个小长假。
栊翠庵不去了,布置在怡红院厢房的小佛堂也不去了,人就呆在屋里临窗大炕上,一边倚着引枕,一边听乌林珠送过来的说书女先生讲西游。
炕桌上摆满了各色瓜果点心,炕边还有针线笸箩和画了花样子也扎好布的绣花棚子。
一边听女先生说书,一边吃吃喝喝,或是做两针针线,日子悠闲得仿佛在梦中。
出嫁几十年了,王夫人还是头一回过得这么轻松。因为太过轻松,她还有些恍然和不安。
大观园是山子野出图,四爷修稿,又是三老爷亲自督造的。别说特意留出来做厨房的五间屋子了,就是冰窖都有。
早起还罢了,等到快晌午的时候,厨房那边就按李纨等人的标准送了牛奶果子碎冰碗来,就更将王夫人的惬意休养生活提了一个高度。
午膳的时候,李纨听说王夫人没去妙玉那里,犹豫着要不要过去侍候婆婆用膳。不想乌林珠却让人将王夫人抬到了栊翠庵,不管那两人有多相看两相厌,非要让她们凑到一块用膳。
王夫人/妙玉:“……”
就好无语!
~
因瞧出乌林珠是什么意思了,李纨倒是安心自在的领着几个小姑娘用膳,膳后又去瞧一回王夫人,然后趁着王夫人午睡的时候回自已的院子。
紫菱洲邻水,缀锦楼又是二层的建筑。夏日里将前后的窗户都打开,通堂风那么一吹,别说热了,都有些冷凉。
盖着素色锦被,一觉就能睡到下半晌去。
有那么一瞬间,李纨就发现做寡妇也挺好的。
若是贾珠还活着,肯定少不了那一屋子的莺莺燕燕……
惜春饭后懒得回房,人就窝在红香圃打了个盹。睡得就不如李纨等人好。醒来后便带着丫头去湖边钓鱼,非要亲自钓一条晚上吃的水煮鱼不可。
迎春就没睡,她在自己房前的卷棚下看了一中午的书,看得眼睛都有些干涩了,这才放下书去寻姐妹们。
她住得地方离乌林珠最近,最先去的也是乌林珠那里。
她去时乌林珠刚起,于是姐妹俩吃了一回冰西瓜,又穿过大观楼,于玉石牌坊那里乘船游湖。
又于岸边遇见了带着丫头钓鱼的惜春,将人接上船又顺水溜达。
来到滴翠亭的时候,恰巧见到宝钗在那里洗帕子,惜春还朝宝钗唤了一声‘宝姐姐’。
听到这声‘宝姐姐’时,宝钗的神色就是一变,先是下意识的看向滴翠亭,随即便一副镇定自若模样的笑着问惜春打哪儿来。
乌林珠坐在船里,意味深长的看着宝钗。
“去看看滴翠亭里”有谁。
最后两个字还没说出来,乌林珠就看见紧闭门窗的滴翠亭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是两个有些眼熟的小丫头。
眨了眨眼,乌林珠便笑了。
她们…来早了。
若是再晚上片刻,就可以亲身目睹宝钗是如何玩‘金蝉脱壳’那一套了。不过现在也不算早,至少可以让亭子里的人看清楚亭子外究竟站了谁。
亭子里那两个丫头一见宝钗的站位,首先想到的就是宝钗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随即二人面上就都有些惴惴不安和掩饰得并不好的慌乱。
“堂姑娘!”
“宝,堂姑娘!”
宝钗似是刚发现亭子里有人一般,一脸诧异的看向二人,随即还笑着对二人轻轻点了两下头,便又转头看向越来越近的小船。
原本什么贾家下人都唤宝钗‘宝姑娘’,认了亲后,塔塔尔氏为了完成乌林珠交给她的离间任务,便吩咐府上所有人都唤宝钗‘堂姑娘’。
宝钗比迎春大,宫里的珍嫔也比乌林珠‘大’,贾母能对着人唤珍嫔‘大丫头’,她却不能唤宝钗‘二丫头’。
正好三房的姑娘于其他两房的姑娘们来说都是堂姐妹,唤一声堂姑娘也使得。
在让下人们改口的时候,塔塔尔氏还语重心长的跟宝钗说起了主子姑娘的名讳何等重要的话。
听到塔塔尔氏这么说,宝钗瞬间便觉得自己被贾家怠慢了。
确实是没将薛家和她放在眼里。
原著里,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时候,府里上上下下都是林姑娘,大姑娘的唤她。史湘云来了,除了个别人会唤她‘云姑娘’,大多数人都会唤她史大姑娘。
就连后来的邢岫烟也是被人唤一声邢大姑娘。
偏薛家的两位姑娘,不是唤宝姑娘,就是唤琴姑娘。
看似这种称呼比旁人亲近许多,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轻视怠慢。
当然了,宝钗兄妹的一言一行也着实让人看轻她和薛家就是了。
而且也不知道宝钗是不是在称呼上生了什么逆反心理,不管人前人后经常唤黛玉‘颦儿’,唤凤姐儿‘凤丫头’……
这会儿听到丫头们唤‘堂姑娘’,宝钗便下意识看向乌林珠,而乌林珠则也因为这声‘堂姑娘’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原著。
一时,宝钗由着撑船的婆子小心扶上船,乌林珠便让那婆子继续顺着沁芳湖撑船,之后便靠坐在船上一边摇团扇,一边猜测没有黛玉和史湘云在的大观园,宝钗又会拿谁金蝉脱壳。
肯定不是她这位一脚出八脚迈的公主。
李纨这位珠大奶奶因是孀妇,所以一言一行都极为注意。她日常也不会一人出门,每每出门都会带上两个丫头,媳妇婆子各一个。
看一眼身边只带了入画的惜春,再回想一回惜春往常有些活泼跳脱的性子,乌林珠便收回了目光。
相较于其他人,惜春也确实是个可以捏的软杮子。
带着小姑娘们游了一回湖,乌林珠便带着她们去了王夫人那里。之后将人都留在这里,自己回了大观楼那边。
晚饭前唤了凤姐儿过来,问了一回明日去清虚观打平安醮的安排。听说已经安排好了,贾母还派人叫了薛姨妈和王二太太都去,乌林珠便觉得不对劲。
指不定这老太婆又要起什么幺蛾子了呢。
果然,翌日荣国府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清虚观,那张道人看向乌林珠一副惊为天人的将那段话说出来时,乌林珠便笑看了一眼贾母。
原来在这里等着她呢。
“这不是巧了嘛,本宫前日就想着要不要弄几个替身去本宫去祈福呢。老道人这话倒是说到本宫心坎上了。即如此,那就让按你说的办吧。”
说完这话,乌林珠还一脸笑的扫了探春一眼。
探春:…做什么这么看我?
第162章 ……
‘不做什么, 就是吓吓你!’
将探春吓炸毛的乌林珠缓缓移开视线,然后视线落在张道人身上时,又渐渐的带出了几分审视和冷漠。
“如今是替生, 替死,替出家,也不知道几十年前没有替吃喝拉撒,和替传宗接待的?想本宫的祖父也是位极难得的将才, 三叔养在外面仍旧有祖父遗风,偏一直养在家里的大房二房禁无一人继承他的衣钵能力。
真是奇哉怪哉!也不知道是两位老爷被人替了, 还是当初的老太爷被人替了。”
前一种可能是说赦政兄弟都是滥竽充数抱错的, 并非贾代善亲生儿子。而后一种可能则是直接了当的指责贾母跟贾代善的替身生了两个野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