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八公已经在收尾了,按四爷的意思是准备等乌林珠与弘昀成亲后再收拾贾家。现在不收拾,也能让婚礼好看些。但乌林珠已经催了几次珍嫔小产的事了,四爷寻思着乌林珠与弘昀的婚事一时半会儿的办不成了,才再度提起这事。
因心里吊着旁的事,听到这话时,乌林珠也没之前那么迫切了。无可无不可的对四爷点头,彻底浇灭不少人心中的期待。
乌林珠:“我就是太善良了。”
听到这话的四爷和苏培盛都瞬间睁大眼睛的看向乌林珠,一个庆幸自己嘴里没有吃食,一个则是下意识的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幻听了。
“我若是心狠一狠,就应该尽快让贾家子弟与其他四王六公家的人联姻。
等都联上姻了,再让珍嫔的假孕曝光,如此一来,这欺君之罪,混淆皇室血统的大罪就可以带走一大|波人。”
四爷/苏培盛:那你是挺善良的。
~
乌林珠入宫的第二天,珍嫔小产的消息就传到了荣国府。
就在荣国府上下一片惋惜时,又传出镇国公府,理国公府和齐国公府因罪抄家的消息。一时间整个荣国府都人心慌慌,各种不安涌上心头。
去年和今年,治国公府和修国公府相继出事,如今又倒了三个国公府。曾经的八公,就只剩下贾家的宁荣两府和缮国公府了。
然缮国公府之所以会没事,还是因为旧年缮国公府的老诰命亡故,阖家都在守孝。
抛开八公,还有四王。然当初赫赫一时的东平王府、南安王府、西宁王府和北静王府,到了如今也就只剩下南安王府和北静王府了。
北静王爷醉心诗书,近年来竟又禅悟了佛法,如今正在皇家寺院中带发修行。这一代的北静王只有一个三岁大的儿子,若是能养住,这北静王府仍有衣钵传承。若是半路夭折,那就看北静王爷是否会还俗了……
到是南安王府仍旧如初。
乌林珠不在大观园,贾家人就是心慌意乱也只能寻旁人打听消息。
“都说七活八不知,算日子,珍嫔娘娘腹中龙种也应该有七个多月了。”贾母心疼珍嫔腹中的胎儿,不禁询问塔塔尔氏,“进宫的牌子可递进去了?我和你一块进宫瞧瞧大丫头去。”
塔塔尔氏点头,一边拿帕子试泪,一边对贾母说道:“老太太说的也是我想的。牌子已经递进去了,想来这一两日便会有消息。”
探春侍候在一旁,听到这话眼睛就闪了闪,小声嘀咕了一句:“之前好好的,怎么公主前脚进宫,大姐姐后脚就小产了。莫不是这里面有什么联系?”
贾母闻言立时顺着探春的话往下想,越想便越觉得乌林珠未必干不出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
而塔塔尔氏则是看了一眼探春,然后便继续坐在那里拿帕子试眼泪。
都没侍寝,哪来的龙种。如今折腾了一出假怀孕,倒还真看了一回人间百态。
贾家人在知道珍嫔怀孕后,无不期待这个孩子能够平安降生。原本三房就因为珍嫔而在贾家有着超然的地位,自从珍嫔怀了龙嗣后,三房就更成了得罪不得的存在。
偏如今珍嫔小产了,一时间贾家上上下下都替三房可惜。
这若是生下来了,三老爷那一房也是公主阿哥的外家呢。
乌林珠一直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见四爷是真不准备放她出京,这才带着人回了荣国府。
她回荣国府的那天,正好是今冬第一场雪。马车仍旧没走正门,而是一路行至省亲别院的后园门乌林珠才下马车。
披着羽织的斗篷,捧着景泰蓝的手炉,乌林珠边走边欣赏雪花飘落的美景。
刚走到凸碧山庄前,乌林珠就看见惜春从另一处走过来。
“大姐姐!”惜春小跑过来,笑眯眯的对乌林珠说道:“刚荣庆堂那边来传话,说是南边来了好几位贵客,有大嫂子的娘家婶子和他们李家的两位姑娘,还有大太太的娘家兄弟一家……”
惜春刚刚在妙玉的栊翠庵画红梅,听小丫头来传话,便准备先回房换身衣裳再去荣庆堂瞧瞧去。不想就在路上遇见了乌林珠。
一听惜春这话,乌林珠便知道剧情走到哪了。多少有些好奇薛宝琴,乌林珠便脚尖一转跟惜春去了她的秋爽斋。
早前乌林珠随手给了惜春一点西洋油画的东西,不过惜春最擅长的还是水墨画。但她也从西洋画那里借鉴了些东西融入自己的水墨画里,前儿发现妙玉也是诗书字画皆通的人物,正好栊翠庵的梅花陆续有早开的了,惜春便带着自己的东西去栊翠庵画红梅。
栊翠庵是大观园内的一处庵堂,妙玉不过是贾家请来的出家人。可以说,大观园的其他地方也许在有人住进去后便成了有主的居所,但栊翠庵却永远不可能是有主的地方。
为此,乌林珠还特意吩咐人去栊翠庵打过招呼。
每日卯时初开山门,戌时末关山门,一应香火用度按月上报清单。
简而言之,栊翠庵就和外面任何一处庵堂寺院一样,每天都需要打开山门迎接上香礼佛的香客。
因规矩从一开始就定下来了,纵使妙玉再不高兴也只能忍着。
不忍就走嘛,谁又没拦着她。
不过没被人惯出毛病的妙玉也知道,这栊翠庵是贾家特意来省亲修建的,不是为她一个外人建的庵堂。
但这些还罢了,毕竟日常进园子或是来栊翠庵的人并不多,只让妙玉实在无法忍耐的是王夫人。
妙玉觉得王夫人俗不可耐,王夫人还觉得妙玉清高张狂心里没数。
但乌林珠却各种好话赖话的哄着王夫人见天的去栊翠庵礼佛念经,然后日常还要跟妙玉一块用素斋,别提多烦了。
好在最近惜春也会经常过去,跟惜春一块谈谈画,品品茗什么的,也算是难得的舒心。
~
一时,乌林珠与惜春一块去秋爽斋,又等惜春换了衣裳再往荣庆堂。
路上,乌林珠又问惜春,薛家的宝琴兄妹为什么也会来贾家。
惜春左右看了看,然后伸手指向潇湘馆的方向,神神秘秘,可可爱爱的跟乌林珠说道:“肯定是那位没跟薛家说实话。”
一定是在往来书信时说了自己被贾家认了养女,成了宫里珍嫔娘娘的妹妹,说两家关系多好多好。却没说她如今并没有在贾家生活,与贾家的关系也非常疏远呢。
你还别说,真就是这样。
第170章 ……
薛家长房在南边还有不少产业铺子, 薛家其他人和南边的一些商贾早就想要蚕食薛家长房的产业和铺子了。
但因薛姨妈出身王家,王家的王子腾是薛姨妈的亲哥哥,荣国府的和硕公主也是薛姨妈的亲外甥女, 再加上荣国府长房的当家奶奶更是薛姨妈的亲侄女。旁人想到四王八公,想到贾史王薛的护官符,便也不敢擅动。
只是薛家进京后的境遇一波三折的,一边让人觉得薛家气数尽了, 一边又让人看不明白其他人家对薛家的态度。
尤其是薛蟠还进了贾家族学,薛姨妈母女经常去荣国府小住……
薛家仗着外人不知真相, 仍旧利用贾家和王家震慑那些宵小。往常都是报喜不报忧, 等到贾家三房认宝钗做养女后, 薛家更是将这个喜讯送回金陵。
信中不光提了养女之事,还大说特说了一回宝钗如今被乌林珠接到珍嫔娘娘幸过的省亲别院长住, 一应饮食起居与公主等同。
薛二老爷生前曾给亲闺女薛宝琴定下一门亲事。那户人家姓梅,早年梅家这位当家人靠着薛二老爷的帮衬一路读书考到翰林院,做了翰林院的翰林, 之后便与薛二老爷结了儿女亲事。
不想薛老二爷病逝后, 梅家又开始嫌弃起薛家的商贾身份,隐隐有了退婚之意。
薛宝琴的母亲素有痰积, 出了这样的事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恰在此时二房这边收到了京城长房的喜讯,于是薛二.奶奶便决定让儿子薛蝌带着闺女进京待嫁,借长房的那串姻亲关系保住这门亲事。
薛宝琴是薛家二房的嫡女,也是薛宝钗的嫡亲堂妹,若是薛宝琴被人退婚了, 对薛宝钗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即便不看在亲戚情份帮衬一把,也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前程帮助薛宝琴保住这门亲事。
认亲是端午前后的事,信送到南边时正是七月酷暑时节。等薛家二房决定上京备嫁, 将宝琴的嫁妆都规整到一处,再乘船北上,可不就这会儿子才进京城嘛。
进京前,薛宝琴一直以为薛家母女都住在荣国府,她大堂哥还在贾家族学附学。于是与邢家人,李家人和王仁等结伴北上时,第一站便先来了荣国府。
到了荣国府才听说薛家人都不在荣国府,当时就察觉有异,却还是跟着邢李两家的女眷过来给贾母请安。
李家来的是李纨的婶子和两位堂妹,邢家来的是邢夫人的娘家弟弟弟媳和侄女邢岫烟。
李婶子携两个女儿入京,原是为了两个女儿的亲事。而邢大舅则是因为日子过得清贫,眼瞧着女儿大了,别说家里置办不起像样的嫁妆,他们家至今还凭着寺里的屋子和田地过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