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272)

  ……

  如今没人能看得见乌林珠,也没什么地方是乌林珠去不得的了。然后她从公主府出来,就飘去了大观园。并且借着旁人怀古叙旧的时候,了解了一回这些年发生的点点滴滴。

  王夫人在乌林珠出事后,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熬到宝玉成亲的第二年便去了。

  早些年那会儿,王夫人原是想要给宝玉娶个四角具全的妻子,但最终却聘了夏金桂做儿媳妇。

  夏金桂的性子着实是厉害,但其容貌也是一等一的好。家有万贯家财,又自幼受教于贾敏膝下,管家理事,琴棋书画都来得。如此之外,她也算是与宝玉有些青梅竹马的情份。

  荣国府分家了,贾政也辞官回原籍了,没了乌林珠后,等贾母也葬进了贾家祖坟,贾家二房就是有些银钱,祖上发迹过的平民百姓。

  高门大户的瞧不上他们,小门小户的他们又瞧不上。

  宝玉与贾兰都是内务府景山官学出身,不参加科举还可以通过笔帖式考核入仕。王夫人因听说夏家在内务府等处有些门路,也许于宝玉仕途有益。加之性子厉害可以护着宝玉不受贾政和赵姨娘等人欺负,这才订下这门亲事。

  王夫人过世后,宝玉与贾兰守了三年孝,之后叔侄二人一道参加笔帖式考核。

  当年四爷从癞头和尚和坡足道人那里知道宝玉等人都是有些身份来历的,加之还有乌林珠的香火情在,所以成绩还不错的叔侄俩个,不光派了官还都是好差事。

  再后来贾兰成亲,带着李纨和新婚妻子搬出大观园,转年又阖家外放出京了。

  宝玉与夏金桂商量了一回,决定将夏老娘和贾敏黛玉一块接到大观园生活。

  夏老娘倒是来了,只是贾敏与黛玉却婉拒了。一直到贾敏病逝后,黛玉才因着宝玉和夏金桂担心她触景生情,进而搬到大观园这边小住。

  原本只打算小住一阵子,但后来却变成了长住。

  当时夏老娘挑了稻香村住,黛玉则搬进了之前李纨住过的紫菱洲。

  潇湘馆也极好,但那里真住不下一脚出八脚迈的林大姑娘。

  ……

  大观园虽好,却到底不是规整齐全的住处。在宝玉官至五品的时候,夏金桂买下小观园附近的宅子,推倒重盖了一处五进大宅,之后阖家搬了过去。

  小观园就是早前从赖家买的那处,在它旁边盖座前后客院齐全的五进大宅。园子有了,宅子也有了。如此一来不光方便宝玉,也方便夏金桂往来应酬。

  等宝玉一家搬走,大观园这边就只剩下迎春,惜春,黛玉和妙玉了。

  没人上衙门点卯,也没偶尔宴客的应酬往来,大观园又恢复到了最初的安逸,悠然。

  乌林珠并未认出七十多岁的迎春和惜春,还是从丫头婆子们的称呼中知道那俩正在炒茶叶的精神老太是谁。

  几十年过去了,大观园虽然看起来还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却是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了。

  旁的不提,只说大观园的东侧,清堂茅舍被扩建成一座玻璃花房,里面种了一大片的茶树。此后迎春和惜春每年都会带着丫头摘茶叶,炒茶叶。

  对了,黛玉和妙玉也都活着呢。

  妙玉年长其他人几岁,上了年纪后,腿脚不如早前便利,所以前几年她就从栊翠庵搬到了暖香坞。

  她瞧不上迎春和惜春种的茶树,更嫌弃她们俩炒出来的茶,所以她在大观园里也有一处独属于她的玻璃暖房。

  黛玉倒是对种花种茶没什么兴趣,只将潇湘馆布置成独属于她一个人的书房。

  住在大观园里的这四位都是身家不菲的小富婆,日常品茗做诗,赏花凑趣,日子过得精致又自在。而相较于她们,早早出嫁的探春却没活到五十岁。

  不省心的男人,不省心的娘家爹娘和弟弟,还有不让她省心的妾室姨娘以及家中大事小情。操了一辈子的心,也与人斗了一辈子。临终前回忆过往,她发现竟只有在京城荣国府做三姑娘的时候最轻松快活。

  但求仁得仁,探春去时身上还顶着她长子为她请封的三品诰命。

  ~

  贾家回南那年,他们的船遭遇了匪类,贾母的贴己嫁妆少了七.八成。但剩下的那些,也足够她继续奢靡享受到死的那天还有剩呢。

  贾政和赵姨娘并不适应南边的生活。贾母在时,为了贾母为数不多的嫁妆贴己,他们倒是没生出回南的心思。但贾母没了,他们便有了让宝玉养老的主意。

  最重要的是乌林珠出事多年,对他们的影响也逐年降低,及至为贾母守完孝,京城再不是他们不敢回去的地方了。

  但非常不巧的是虽然京城没了罗刹女,但还有一个女阎王。

  升级版的夏金桂,可不惯着任何人。

  第178章 ……

  与贾敏系统学习过宅斗技巧的夏金桂绝对是个狠角色。

  王夫人去后, 宝玉叔侄扶灵回乡,夏金桂就用金银大法在金陵那里安插了眼线。贾政和赵姨娘第一次起了回京心思的时候,夏金桂一得到消息便让人打断了贾环的腿。

  伤筋动骨一百天, 再加上出行要看吉日,看时节,这一下就将回京城的行程压了下来。

  转年,贾政与赵姨娘又决定回南, 夏金桂不再对庶出的贾环出手,而是直接让人将外出的贾政撞进河里。之后又让人以救人的方式将贾政往水里摁, 致使贾政呛水窒息, 险些溺亡。

  最舒服的回京方式就是乘船北上, 然回南的时候贾家遇上了匪类,被洗劫了一回财物。这回临要北上返京了, 贾政又‘失足落水’险些成了河神的上门女婿,一时间,贾政对船对水的恐惧直线上升, 甚至是压过了回京的渴望。

  没人想到这两出戏是夏金桂干的, 但却让贾政等人成功的想到了乌林珠在时的惊怵刺|激。

  想到当今一直没有公布乌林珠的死讯,再想到乌林珠早年也曾失踪许久又突然冒出来, 于是贾政又疑神疑鬼的以为乌林珠又又又杀回来了。

  最终让贾政等人放弃回京想法的是贾环兄弟。

  贾家的祖籍在金陵,按律法规定,书生科举都要返回原籍应试。贾环等人在京城时耽误了学业,但江南文风盛行,大大小小的学堂书院不知多少。加上贾政逼得紧, 贾环等人在里外夹击下,竟也考上了秀才。

  秀才,举人, 进士,前两者都要在原籍考,只有考上了举人才需要入京参加进士的春闱。为了不影响贾环等人考举人,贾政返京的计划也不得不搁浅。

  可惜一直到贾政躺进贾家祖坟,贾环几个也没考上举人。

  倒是没参加科举,通过笔帖式考试进入官场的宝玉和贾兰,跟一路开了挂似的。

  贾兰还罢了,正常的官员任免,与大多数官员没什么区别。若是非要说点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比旁人少了些磨难吧。

  没人给他穿小鞋,也没有上司和同僚抢他的功劳。

  而宝玉,则是另一种开局方式。

  宝玉原是刑部的笔帖式,后来四爷直接在刑部成立了一个追迹司。

  这个追迹司是专门调查取证那些民间和神话故事里一些神佛仙道成名史的。

  用乌林珠以前经常说的那句‘华夏大地不养闲神’的口号和思想,调查这些个神仙是否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否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触犯过当时的法律法规。

  由宝玉这么一个下凡历练的仙人去调查那些个神仙…啧啧啧,乌林珠肯定是四爷亲生的了,这主意也是损到家了。

  于是因为追迹司的工作方向和内容,再次让神仙们那汲汲可危的信仰之力遭遇重创。

  捡都捡不起来了。

  对了,因为工作原因,宝玉虽不曾外放却会经常出差。于是在宝玉出京的时候,迎春和惜春几个都有机会跟着宝玉出去转转。

  虽然姑娘们都不曾嫁人,但贾母的嫡亲孙女和外孙女的日子还都不错,但史家的姑娘却是真受到了贾母的连累。

  尤其是史湘云。

  她是史家的大姑娘,哪怕父母双亡,但她的亲事也绝对不能低了。

  但前有贾母的陈年旧事为史家姑娘做代言,后有四爷大刀阔斧的整顿四王八公和昔日勋旧,一来二去的,史湘云的亲事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再后来,史家败了,史湘云因身世可怜倒被网开了一面。她无处可去,便去了大观园。

  史湘云不是迎春和惜春这种贾家姑娘,也不是黛玉这种有骨血回流说法,既是宝玉嫡亲表妹也是夏金桂义妹的存在,她一个远远远房表妹住在大观园里,且行事还时常不拘小节,就碍了夏金桂的眼。

  于是夏金桂拿了好表嫂人设,特特收拾了几抬嫁妆将史湘云嫁出了京城。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夏金桂不想史湘云婚后再跑到他们跟前诉苦打秋风,或是说她如何不尽心,影响他们夫妻感情,到还真就极为用心的给史湘云挑了一门好亲事。

  只是此后山高水长,到是再不曾联系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