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土豆切块种植,至少可以节省下三分之二的种苗。但好像,土豆可以切块种植的常识好像还没被普及过。
虽然四爷‘不仁’还让贾政留在京城碍她的眼,但她却决定仗义一回,给四爷一个不泯然于众的办法。
于是回到小跨院,便让荷叶研墨,提笔写了一份关于草木灰和土块切块种植的理论说明,之后连信封都没装,便让荷叶给四爷送过去了。
也不知道是历史还是野史上曾多次提到四爷曾在圆明园开过一块田,平日里又要玩佛法无边那套,又要亲自下田耕种。若果真如此,这办法还真再适合不过了。
四爷也是个投桃报李的,得了乌林珠给出来的办法后,没过两天贾政仍旧被迫出公差了。
虽然不是绘制黄河流域这种又苦又累的长差,但没个一年半载的他也回不了京城就是了。
你问什么苦差事?
哦,也没什么,就是替有小黄河之称的永定河绘制流域图~
……
听说了这事后,乌林珠没有多高兴,但却借着送贾政出差的理由回了荣国府,故意在人前拉着宝玉说了一回娶媳妇的话。
之后又一脸惋惜的说了一回:“原本敏姑妈家的林妹妹就极好,虽然咱们家肯定是高攀人林家了,但好在宝玉长得好,光是这张脸就胜过出身了。可惜他们俩是嫡亲表兄妹,身上背着骨血回流呢。
唉,说起这骨血回流,也不单单是舅之亲子与姑之亲女,像是姑之亲子与舅之亲子也在此列。不说古往今来多少这样做亲却没留下一儿半女的旧例,只说本朝吧,那前朝后宫里也不缺这样的憾事……”
很好,四爷担心的事情终于被乌林珠给捅出去了。
还是站在贾家这一亩三分地里捅出来的。
要知道贾家最是个门风不紧的地方,脚上的地砖都长了三张嘴,更何况是这阖府的下人奴才了。
当天乌林珠这些话就传出了宁荣街,之后更是一路席卷整个京都。
听说后还第一时间给乌林珠善后和扫尾的四爷:真是小瞧了这丫头的报复心。
~
这种事就被乌林珠这么毫无预兆的捅了出来,再经由贾家下人的嘴各种发酵传播,不出意外的结果就是悉数传进了当今耳中。
不过消息在传进后宫的时候,所有人的视线竟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佟贵妃身上。
去了的先皇后是当今表妹,活着的佟贵妃也是当今的表妹。
按理来说,当今厚待母家,对这位表妹也是极给脸面的。不光有宠幸,还给了贵妃的尊位,但那位好歹生了个格格,这位却是什么都没生。
先帝与废后无所出,也许是巧合,当今与先皇后和活着的这位佟贵妃也没留下血脉…那巧合就有点太多了。
不知怎么的,众人竟又想到了八爷和八福晋。
八福晋郭络罗氏,父亲是谁就不说了,只说她是安亲王岳乐外孙女,生母也是流了爱新觉罗家血液的和硕格格。按辈份,八福晋和八爷也是不参假的姑舅表兄妹呢。
‘怪不得这俩口子没孩子呢~’
听说了这事的八爷:“……”
正在吃各种生子偏方的八福晋:“……”
如果没有孩子是注定的,那他们还折腾个啥呢?
……
而相较于这俩口子,德妃和德妃身后的乌雅家却又多了份闹心。
德妃和乌雅家有意将乌雅家的姑娘,也就是德妃的亲侄女送到四爷府上。
乌雅家跟荣国府一样,都是包衣。家里的姑娘也都需要参加小选。德妃的侄女会参加明年的小选,之后才会被德妃安排给四爷做庶福晋。
然后再像李氏那般,靠着生育有功请封侧福晋。
谁成想人还没进宫参加小选呢,市井间就爆出了这么个雷来。
这要是无视那个说法非要将亲闺女/亲侄女送到雍王府,若是生了一儿半女,且还平安养大那还好说,若是…若是没有这个说法,将来抱养旁的小阿哥也是一样的。可现在却只能‘庆幸’了。
庆幸四爷这会儿成了众矢之的,被迫放弃这门亲事还不会太心痛。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清都开始追本溯源起来。
这么一溯源,竟发现四爷与四福晋也带着那么一点点血缘关系呢。
四福晋的父亲乌拉那拉博瑚察的继室是贝子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的祖父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
努尔哈赤是谁就不用多说了吧。
那是先帝的祖父,当今的曾祖父。
所以扒拉了一回手指,竟发现四福晋的母亲也是姓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
如果真按乌林珠的那个骨血回流版本思考问题,大阿哥弘晖的夭折,好像也能用这个解释一回。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的四爷:“……”
没想到看个热闹还能看伤心的四福晋:“……”
.
消息从京城火速传遍大江南北,再出了山海关一路冲进草原各部。
最先被这种消息刺|激到的绝对是科尔沁部。
当初孝庄曾许诺若草原各部,尤其是科尔沁部支持顺治登基,那大清的中宫皇后便永远都是科尔沁的……然而他们母子到底还是上了失信名单。
失信还罢了,只如今科尔沁部的人就想知道孝庄知不知道骨血回流这种事,当今天子又是否知晓这种情况。若知晓,孝庄的承诺,当今一次次的抚蒙又算什么?
且不说草原上种种声音,只说出了这样的流言,还是皇家亲自给证据的流言,当今自然不能什么都不做。
不过当今也知道这种事哪怕手段再强硬也堵不住悠悠众口,于是当今将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叫到了御书房,先是询问他们这种流言是否属实。太医院的人都是老油条,自然不敢说太多,就怕当今迁怒到他们身上,治一个知情不报。只说不清楚。古籍医典上没有太多描述。
于是当今便下令让户部协助,让太医院的太医可着大清调查骨血回流。三个月后拿出调查数据,用事实说话。
当今既有了说法,这件事情就渐渐成了旧新闻,只是随着太医院那边派人走访|民间的举动被百姓们知道后,在还没有得出结论前,百姓们便已经自觉自发的避免近亲成亲这种事了。
除此之外,许多勋贵府邸或是有些资产的人家都有表姐妹做了表兄弟的情况,再然后新一轮的宅斗又打响了。
乌林珠凭一已之力搅合了一回大清的‘风土人情’,之后便跟着四爷一家去了圆明园。到了圆明园,乌林珠见弘时骑马,便也屁颠屁颠的去了马厩……
三伏天学骑射,不光将她整个人都晒黑了,还直接将自己折腾中暑了。
头晕头痛,还会呕吐,四肢无力……所有中暑症状都在乌林珠身上体现了个遍。
太医来瞧过,药也吃了,但药效却没办法立竿见影,恢复如初。
四福晋特意吩咐人多多给乌林珠的房间送些冰降暑,四爷那里还亲自过来瞧了一回。
不过一个暑气,四爷自是不担心乌林珠挺不过来,他主要是想要看看将大清上下折腾得人仰马翻的丫头,被暑气折腾成什么样了。
不是很好,但也没多不好。
无论是雍王府还是圆明园这边的储冰量都是有数的,她这边用得多了,旁处就会适当减少许多份例。乌林珠倒不在乎旁人因此事埋怨她,但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像冰这种小事……真不值当。
于是乌林珠便让荷叶去给她弄些硝石回来,又将自己院中的一间角房布置成了一间冰室。
跟着四大爷一家住进圆明园后,四福晋居住的院子住不开乌林珠主仆,乌林珠便也得了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冰室不大,却挂了几层隔温的棉帘子。
掀开棉帘子进到里面,不光有放冰的缸和盆,还有个博古架。
博古架上放的不是什么宝贝,而是一些水果吃食,煮好的绿豆汤,酸梅汁……
硝能制冰这个知识,很久之前就有了。只是硝不易弄,成本也不低,富贵人家用不上,贫苦人家用不了。如今被乌林珠拿出来折腾冰,四爷竟还一脸感慨的对苏培盛说了一句‘学以致用’。
四爷的圆明园与当今的畅春园极近,便是步行也不过一刻多钟。
不过自从搬进圆明园后,四爷并未去给同样搬到畅春园的当今请安,只每旬上道请安的折子,之后便真如史说上说的那般日常诵经修身养性,闲了便去折腾圆明园里的那块土豆田。
堪堪一亩地的土豆田,除了四爷时不时的亲自上阵外,还有两个会种植的太监专门看护这块地。
‘孟子曰农夫之道,务在积粪。’
于是中暑症状减轻后,乌林珠也跑过来看四爷的热闹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您既然要种地,那就别忘了给这块地施粪肥呦~
四爷穿着短打练功房,又将辫子围在脖子上,除了长相和气势不像个农夫,旁的到还真有几分那个味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