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额娘也是好心,是老十七太过任性妄为了。”
皇上被沛国公闹得心情不愉,此时哪还顾得上浅薄的兄弟情分。
“他额娘舒妃当年哄得先帝独宠她一人,才能教养出寻什么心悦之人的儿子。”
“果郡王的年纪也不小了,既然事情已经闹大了,你给老十七指个福晋算了,有了福晋之后,想来也没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都是皇室子孙,凭什么他特殊,旁人都是赐婚圣旨便成亲了,偏他年纪也不小了,一直没找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个做皇兄的苛待于他。”
“还有老十七宠幸的那个宫女,既然他喜欢,便封个侍妾进府吧,闹得沸沸扬扬,也该适可而止了。”
太后利落的开口说道。
皇上自然没什么意见。
“皇额娘觉得该以什么位分迎沛国公之女入宫?”
其实皇上心烦的点就在这里,沛国公之女身份贵重,本来可以嫁给果郡王做王妃的,若是入宫的位分低了,沛国公不满意,但若是真以妃位迎她入宫,皇上心中是不愿的。
毕竟她和果郡王确实有过婚约,皇上心中有些膈应,便不愿意给她高位。
所以才想让太后开口,若是太后开口了,哪怕沛国公心中不满,但也说不出什么。
作为皇帝的生母,太后如何不明白皇帝的想法,不仅如此,皇后也试探过她的口风。
唯恐用妃位迎孟静娴入宫,殊不知,能做王妃的人,不过一个妃位如何当不得。
不过这时候太后不会说这样的话,皇后乃是她的亲侄女,就算孟静娴入宫也,也不能威胁到皇后的地位。
“你既不好开口,那哀家下旨就是,只一点,皇帝你要明白,不管你有多么介意孟氏曾经的婚约,但明面上不能表现出一点,不然的话,咱们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皇帝是多么骄傲的人,为了给果郡王收拾烂摊子,迎了一个有过婚约的女人入宫,心中的不痛快可想而知。
所以太后开口劝了一句,只是皇上心底到底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看着皇帝不说话,太后也没再继续开口。
上位的大佬既然决定了,太后的旨意很快就下了下去。
以嫔位迎孟静娴入宫,皇上钦赐封号“德”,彰显对孟氏的重视。
太后在上位之前的封号,一直都是德,贤良淑德又是赞誉女子品行的最高词汇,如今皇上赐了孟静娴这个封号,尽管不是妃位,也能堵住沛国公的嘴了。
为着德嫔入宫的事,皇后多次去太后宫里请安,也不知太后是怎么劝住的皇后,皇后面上倒是没表现出什么。
德嫔入宫便是一宫主位,为此皇上让她住在了钟粹宫的正殿,内务府已经开始着手收拾了。
翊坤宫。
“姐姐今日倒是清闲。”
华贵妃主理六宫事,这孟静娴入宫,她自然是最忙的。
华贵妃懒懒的躺在软榻上,声线娇媚。
“太后为表重视,让皇后亲自操持钟粹宫的事宜,倒是让本宫得了个清闲。”
这种在皇上小妾身上花钱的事,如今年世兰也不想掺和,她如今是越来越不愿意为了那个皇上花银子了。
忽然想到了什么,华贵妃调笑着开口。
“你倒是坐得住,她一进宫便和你平起平坐了,不怕让宫里人看笑话?”
华贵妃一挑眉,带着些看好戏的心态。
“这家世地位从出生那刻起便注定了,嫔妾若是如今还看不清,岂非太过愚蠢。”
安陵容来往翊坤宫的次数多了,有时候也懒得装那副温婉的样子,这种话便直接开口了。
况且孟静娴的家世如此显赫,皇后都不担心,她担心什么。
如今弘昭还小,有了孟静娴分担皇后的注意力,安陵容才是稳坐钓鱼台。
孟静娴入宫的事,安陵容不愿意多问,甚至不愿意一入宫便对上她。
如今她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还是谨慎为好。
“说起来,莞贵人最近往延庆殿跑的勤了些,我都有些担心她的身子,姐姐倒是一点都不在意。”
这碎玉轩离延庆殿可不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端妃想要她的孩子,怎么她自己看不出来吗?还巴巴的凑上去。
说起端妃,华贵妃的兴致很明显少了很多。
她从前不喜欢端妃,以后自然也不会喜欢。
只不过现在是懒得和对方计较而已,端妃当年是为了什么,年世兰心中清楚,如今倒是觉得对方既可怜又可悲,一切都是自作孽罢了。
“你就是瞎操心,有这个功夫不如抱着六阿哥去养心殿了,德嫔快入宫了,你也长点心。”
年世兰如今是越来越懒了,皇上不来,她连汤汤水水都懒得往养心殿送,态度比起之前来真是截然不同。
“姐姐知道说我,自己怎么不往养心殿送呢,就是丽嫔去的也比姐姐频繁吧。”
第116章 端妃殁
丽嫔之前对莞贵人不客气,但现在的莞贵人可不是当初的莞贵人了。
不仅扒上了皇后这棵大树,更是和端妃关系紧密。
她如今有着身孕,身子金贵,丽嫔也不敢随随便便找她麻烦。
便只能去养心殿找皇上不痛快了。
一时之间,在宫中存在感最低的两个主位娘娘,就是丽嫔和敬嫔了。
如今的嫔位上,有她、沈眉庄、齐嫔、丽嫔、敬嫔、德嫔,六嫔之位算是满了。
除非有人能爬上妃位,不然的话,底下的贵人算是没盼头了。
闻言,年世兰白了她一眼。
娴嫔的性子促狭,这副模样倒是难得的更合她的胃口。
随着孟静娴入宫的圣旨下来,皇上也给果郡王指了一门亲事。
沛国公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皇上心里不痛快,自然也迁怒了果郡王。
临时给果郡王挑选福晋,皇上也没花多少心思,反正都不是他口中的心爱之人,想来娶谁也都一样。
皇上挑中了礼部尚书的嫡孙女兆嘉氏。
虽然兆嘉氏有个当尚书的祖父,但礼部乃是六部中地位最低的,也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部门,除了在举办庆典的时候话语权多点,平时根本就是隐形人。
兆嘉氏一族虽然出了个尚书,但兆嘉大人已年迈,族中若是没有出色的年轻子弟,那么走下坡路就是必然。
所以这时候果郡王和兆嘉氏的赐婚圣旨,说不定兆嘉氏一族还十分欣喜。
但若是果郡王想找个对他有助力的福晋,兆嘉氏怕是不符合。
但皇上圣旨以下,兆嘉氏不论如何都是果郡王的福晋了。
想到这里,也不知道那位果郡王会不会后悔,毕竟兆嘉氏的家世比起沛国公府可是差远了。
何况还因为此事,果郡王怕是已经把沛国公得罪死了。
平白给自己树立了仇敌,还多了个没有助力的岳家,这一波他可是血亏。
宫里人都把这事当作热闹看,果郡王得了个家世不高的福晋,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不喜。
皇上可是已经数日不曾叫果郡王进宫下棋了。
只是孟静娴还没有入宫,宫里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XCH.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