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余氏总算是过了这个劲儿,看看地尤府也近在眼前了,她便嘱咐了姚珊几句,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反倒是二姐儿趁着回到府里,吃饭前的那点字功夫拉着她叽叽咕咕地说了好一阵子。无非也就是贾敏其人如何,林家如何,表姨妈如何之类的东西了。她长这么大都没有出过远门,对扬州、林家、甚至那位跟大姐尤氏算是姻亲的林夫人贾氏,都是充满了好奇的,只恨自己没法子跟着一道儿去。
姚珊知道她也是担心自己,所以才问的这么细,于是便也都耐心一一作答了。两人相谈甚欢,直到了余氏派人来叫她们姐妹吃饭,才算作罢。
吃饭的时候,余氏早将这点子事儿回禀了尤老爷。尤老爷吃饭的时候固然恪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但是一吃完了饭,他便将姚珊唤到了书房中——他老人家的觉悟还是有的,看问题的眼光自然是跟余氏不同。
他首先肯定了姚珊要去“护送”林家母子的正面意义。关于对她的要求也只说了几点,中心意思就是要好好陪同表姨母谢氏,照顾好林老爷的独子林默玉,安全把人送到了,然后别总耽搁,早点儿回来。
根本就不是余氏那种小题大做的模样,但是,也没有让姚珊“恃宠而骄”,得意忘形的意思。这其中的分寸,他一向把握的很好。
姚珊老老实实地一一应了,然后才告退回房,自己一个人毫无压力地睡了。总之,什么都有人替她想了,她要做的,就是做好陪同工作就完了。
因着是去奔丧,次日一早,林家的人就上门来接姚珊了。家里早就给她收拾了几件素净衣服,并些散碎银子,还有吊唁的信函、丧仪等物。姚珊带着包袱,在小桃和胡嬷嬷的随侍下,上了林家的大船,踏上了再去扬州的旅程。
第31章 三十一吊唁
从都中到扬州,辗转也要月余的水路。不过此次因是奔丧,自然是昼夜兼程赶路,倒是只花了二十余日便到了。
一路上,谢姨娘恪守丧礼,哀容茹素,十分悲切。姚珊便也敛容做出一副奔丧该有的样子,虽然不至于悲痛欲绝,但当然也不怎么活络。
这种气氛之下便是连下仆们也不敢大声喧哗,小桃和胡嬷嬷两人本就不是多话的,此时更是不多说了。
姚珊便觉得心情愈发沉闷压抑。此次去扬州,距离上次虽然不过一年的时光,谢姨娘母子的心情自是不必说,便是连她自己,整个的心境也是完全不同了。
上次是为了救人,此次,却是去送人上路。
即便同贾敏不过是仅有两面之缘,但此刻听说她人已经没了,姚珊也觉得不胜唏嘘。要是她没猜错,这位贾氏夫人不过才三十左右岁,她是侯门贵女,又嫁的林如海这样的青年才俊做夫君,还生了黛玉这样一个冰雪可爱的女儿,搁在现世,这本该是一个女人最美满幸福的时候。
然则,姚珊回想起自己这两次见到这位夫人,却总觉得她是有些强颜欢笑、愁肠百结的模样。虽然不太清楚她如此郁郁不乐的原因,但想来必是有让她也感觉为难的事儿,可见,即便是如此光鲜亮丽的外表,也不一定就当真过得快乐。
若是真过得美满,又何至于如此英年早逝。
真就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没的了。
姚珊想着贾敏那精致漂亮的容颜和雍容华贵的气度,只觉得愈发唏嘘。一直想得出神,竟也冒出了诸如“她将来会嫁给个什么样子的人,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种平素里完全不会想的问题。
这本也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人在漫长而寂静的旅途中,总是会想些有的没的,不过,等到真的事到临头了,恐怕也就没有机会想了。
姚珊一面宽慰着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一面也在以尤老爷素日里疼她,定会帮她寻觅个如意郎君自我安慰。然则想到了他“精心”给大姐尤氏选的那个“乘龙快婿”也不过是贾珍贾老爷这种货色,她瞬间便还是觉得,尤老爷还不如干脆随便给她找个便成了。
如此胡思乱想中,倒是很快便到了地头上,这一团乱麻似的思绪便也就没时间想了。
到底是奔丧来的,不论对贾敏此前的人生如何感到唏嘘,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如何不确定,她还是迅速收拾了心情,肃容进了林府。
林府早已经搭好了灵棚。
因贾敏是冢妇,又是林如海的原配夫人,故此,这丧事办得是十分隆重的。停灵要满七七四十九日,此时不过才二十八天上,虽然宾客已经少了不少,但是,也还仍是络绎不绝地登门上来。
依礼谢姨娘该携着姚珊和默玉先去拜见林如海。未料才进了府门,便有管家婆子来通传,说老爷有话道是“尤三姑娘远来,教姨娘带着尤三姑娘去后面安顿。前面事多,就不必过去了,有劳尤府挂念,稍后来致歉答谢。”又教“好生带了默玉,去拜祭拜祭他母亲”。
谢姨娘忙敛容应了个“是”,然后便带着默玉请姚珊往后堂去,等林如海自在前厅应酬。姚珊一向是个合格的客人,深谙“客随主便”的道理,自然也对此种安排没有什么异议的。
她先跟着谢姨娘到了客房,简单安顿了东西,便重新换了一身儿干净的素色衣裳,由下人们领着,带着小桃和胡嬷嬷往内院儿的灵堂而去。
谢姨娘早就在灵堂中跪着了。她周围跪着一群披麻戴孝的妇女,依稀正是上次在贾敏屋里见到的几个姨娘丫鬟,另外几个不认识的,似乎是林家族内的妇女。姚珊有意无意地看了下,居然没有看见上次那个很活跃的季姨娘。
除此之外,另外一位姨娘好似也不见了。现在看来,当日见过的林如海的那几房妻妾,现在居然只有谢姨娘和剩下的那一位安姨娘两个人了。
她心中大约有了些数,却也不动声色,只肃容整衣,趋前拜祭。
礼毕,轮到亲属们答谢的时候,她才见到这一群人的最前面,黛玉和默玉正披麻衣戴重孝,哭得已经快要晕过去了。
她看着他们的情况似乎不太好,便没有如同其他宾客那样退出门去,而只是退在了一旁,一面仔细看着这两孩子的面色变化,一面摸着怀中从不离身的针灸盒子,准备万一情况不对便上去抢救。
原本她平静无波地生活过了这几年,先后救下了贾苏和林默玉,便放松了警惕,想着大约这所谓的原著剧情,是可以更改的。但谁知,贾敏还是准时在差不多的时候没了。
那么,也就是说,她折腾了半天,主线的剧情还是没变化么?此刻再想着师父张友士的那句“救得病,救不得命”,便又是一番心情了。
贾敏是没法子了便不知道,那贾苏和这默玉是不是就真的没事儿了。
而且黛玉虽说大了一岁,看着身量也并没有比去年高多少,小身子骨儿倒似比去年看着更弱了。这样,还能躲过那“泪珠儿从春流到秋,从冬流到夏”么?还能撑过日后那多愁多病的身么?
看着她这个模样,真心让姚珊觉得心里没底啊。只是,她素来是个不信命的,即便现在已经是如此情况,她也还没放弃。
贾敏没保住,至少要保住林如海啊。不然黛玉妹纸定然又如同书中一般,羊入虎口,过上杯具的人生了。如果,有黛玉这样的女儿在身边服侍,林如海的身体会不会就不会败坏的那么快了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XC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种田文 北有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