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姚珊在听说了这件事儿后反应略大了些,竟然私自去找尤老爷表示反对。
破天荒地惹毛了老爷子,导致两父女不欢而散之后,姚珊倒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是了,大姐儿今年已经十九岁,虽然在现世还是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校园里读书的年纪,但在古代,已经算是个大龄的剩女了。眼下有这么一门怎么看都不错的婚事摆在眼前,让尤老爷如何肯拒绝。
那可是宁国府。
都中谁未曾闻过宁荣两府如雷贯耳的大名。一嫁过去,富贵、地位,唾手可得,你说姑爷的人品?对不起,这个没有在长辈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何况人家也就是在女人问题上不严谨了些,这在他们这个时代,特别是京城里显赫权贵之家的男人们身上,压根儿就不算个事儿。
特别是这事儿还是被五岁的姚珊有意无意地拿来说项的时候,饶是素来疼她的尤老爷,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了。
这个家毕竟还是尤老爷的一言堂,于是这个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姚珊白同尤老爷置了几天的气,却也终究无可奈何,只是看着自己的继姐,总是不由得有些惋惜。原来那位书中不甚出彩的“珍大奶奶”尤氏,未嫁之前是这么聪慧内秀的美好女子。
可惜她现在也还不到六岁,能做的实在太有限。她的温柔和蔼的大姐姐,已经无法避免的要嫁给那个衣冠禽兽了。
似乎再也无法负担心中浓郁的愤懑和无力感,姚珊随意蹬掉了靴子,然后一头扑倒在床上,习惯性地摸了摸颈上花纹古朴的小铜镜,一如往常地慢慢恢复了平静之后,终于缓缓进入了梦乡。
睡醒的时候,见到床头多了个人,却是尤老爷。
但见他笑眯眯地擎着一只亮闪闪的物事,讨好地道:“三姐儿,看看这是甚么?”
姚珊没好气地接过那东西,仔细一看,却是只金钗。其他倒也没有什么,只是那钗头是朵桃花儿,通体以黄金镂雕而成,花蕊是颗小小的红宝,做工异常精致,倒也算是难得之物。
尤老爷见姚珊细细端详,便在一旁搓着手道:“如何?这样子可稀罕?”
姚珊作势欲丢,尤老爷慌忙来抢,两父女滚在一处,闹成一团,之前的不快,似乎就这么一扫而空。
好容易停了下来,姚珊叹了口气道:“老爷果真要将大姐姐嫁到宁国府么?”
“这个自然。已经过定了,如何不真?”尤老爷似乎不想多姚珊提这个话题,脸色登时又有些不好。他看了眼姚珊,终究还是不忍心苛责她,只顺手摸了摸她的头顶,叹息道:“姗儿小小年纪,如何总是寻思这等俗事。难得的灵秀,都要糟蹋了。”
听着这话,姚珊睁大了眼,不由得暗叹,这老爹,亲闺女的婚事也算是俗事,真不知道他是超脱呢?还是脱线……
一不留神尤老爷又开始大谈他的神仙道,姚珊苦着脸,承受他念念有词、背经书一般的魔音摧残,倒是路过的余氏看不过去,叫胡嬷嬷来抱了姚珊去换了衣服,又请了大姐儿、二姐儿来,这一家子才都坐在了一块儿,好生联络了联络感情。
姚珊看着意气风发的老爹、成熟妩媚的老娘、温和端庄的大姐、甜美乖巧的二姐,默默叹了口气。难得一个如此美好的午后,大约不久之后,就要少一个人在了。
虽然说未来姐夫贾珍贾大爷的各种绯闻弄得家里人们有些小不愉快,但大姐儿的亲事,到底还是如期办成了。
姚珊的继姐嫁入了宁国府,正式成为了珍大奶奶尤氏。
大约毕竟因为是新婚,加上尤氏的容貌也算是不错,所以新妇回门的时候,姚珊这位大姐的脸上也算是如沐春风的。
姚珊看着这位姐姐,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只有希望老天开眼,让大姐以后的日子能不那么难过吧。
当然姚珊自己也会为她努力奋斗的。虽然来自异世,但这些家人们待她,却真心都是极好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她不拼上一拼,简直都对不起自己穿越这一回。
第三回家书
正所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姚珊才刚刚下定了决心要努力奋斗,带领全家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顺便成为姐姐尤氏坚强的后盾,这机会便就来了。
事情的起因,却是都中来的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是寄给母亲余氏的。
听得跟着母亲的丫头翠菊过来传的话,姚珊还很是诧异了一会儿。想着一个大字儿都不认识的母亲,竟然也会有人给写了家书来,这本就已经是件稀罕事儿,更不要说,据她所知,她母亲在余氏家族那边几乎早就已经算是举目无亲了。
自从五年前母亲余氏不幸守寡,紧接着一年之内老外祖父也亡故了之后,本就人丁单薄的外祖家就几乎没人了。外祖母走的早,也没能给母亲留个同胞的兄弟姐妹,虽然有个庶出的舅舅,但是据说自小儿他人就不怎么长进不说,更是早早地弃仕从商,跑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十来年都没有音信,生死都不知,也基本上跟个没有的一样了。
如此的情形之下,能够给母亲寄来家书的人跟她到底是什么,姚珊实在是猜不出来。
不过好在,她认识字。家里头除了尤老爷和已经嫁出去的尤氏之外,也就只有她认识的字最多了。
二姐儿的爱好不在这个上面,人家注重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每天专攻女红针黹、厨艺家政,就等着过两年嫁人了。
老娘余氏是因为既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想法。像她那个年纪的女性,家境又是那个样子,不认识字也是很正常的。
只有姚珊,因为开了穿越的挂,还算是个文化人。虽然对古文和繁体字略觉蛋痛,但是比起母亲和姐姐来,怎么也算是基础牢靠、触类旁通,重新捡起来也是容易的很。
所以,当尤老爷满腔教书育人的热情被娇妻、次女的倦怠和敷衍扑熄之后,终于在小女儿姚珊的身上重新焕发了活力。
特别是这小女儿居然一教就会,过目不忘,简直是天资聪颖啊。两年下来,姚珊便在尤老爷的指导下,“学完”了几十本古书。除了老爷喜欢的道教经典之外,还有诗经、古文、甚至四书……不管是什么书,只要尤老爷教了一遍,隔天再问,姚珊已经都“记住”了,导致老爷子时常惋惜,如果这小女儿是个男孩儿的话,这等天资,几乎都可以去考状元了。
女儿被夸,余氏自然是高兴的,就连二姐儿也为妹妹高兴。只是姚珊自己却时常有些汗颜,多少有些开了作弊器的尴尬。然而自己再不济在现世也是念了二十来年的书的,学士的学位虽然跟这时代的神马大学士的职位没有啥可比性,但也不会真的变了吃闲饭的。所以说,把现世积累的知识升级下繁体字字库和古文体格式啥的,真的没有啥大惊小怪的,毕竟咱也是曾经在现世里寒窗苦读了十几载的啊。这么一想,倒也就渐渐淡定了。
由于有这个特长,姚珊便偶尔兼职了尤老爷的书童。她年纪还小,不方便伺候笔墨,但是念念书、念念信什么的总是可以的。尤老爷本就疼爱她,巴不得多同她相处,也多半就是借着这个幌子多享受些父女的天伦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XC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种田文 北有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