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着她活蹦乱跳地,不像是个要夭折的模样了,方才放下心来,欢欢喜喜地过了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姚珊十分汗颜,默默地发誓,以后再也不用装病这种昏招,来欺骗家人的感情了。
待到了大年夜,姚珊坐在明亮的厅堂中,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一屋子亲人们喜悦的面容,听着屋子外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却暗自在心中叹了口气。只因,直到了这一刻,她才忽然发现,原来她同本地的土著居民也并无什么不同,即便本心不在此,但是她的整个人也已经被名曰“亲情”的纽带牢牢地绑在了这个世界,就算她不想活了,也不能害得全家人遭殃。这潭浑水,她是趟也得趟,不趟也得趟了。
过了年之后,日子过得便更是快了。姚珊已经满了十三岁,正正到了该参选的年纪,尤二姐已经十六,张家已经定了日子,说是半年后就要来迎娶了。
相较于八年前大姐尤氏的婚事,这一次,对于尤二姐的这桩婚事,姚珊的反应倒算得上是很平淡的。只因,她发现,她费了这么些年的力气,尤二姐的宅斗技能仍是提高不大,虽然说管家的能力已经算是差强人意了,但性子还是那么温柔和软,这样的情况,如果贸贸然给她换个高门大户的婆家,恐怕她还真的驾驭不了。
那么,便顺其自然罢。或者有她们尤家、甚至大姐尤氏背后的宁国府撑腰,那张华便会老老实实地,安心做一个鹌鹑了呢——反正,她一定会盯着他的。
按下二姐这边儿的婚事不提,小选的日子可是一天天地临近了。姚珊早又被大姐尤氏拎到了宁国府,接受一系列的特训。也不知道她是哪里来的热情,除了上一年请来的那位指导过元春的嬷嬷之外,又另外弄了几个据说也是宫中出来的老人儿来。据说这几位分别在美容、美发、美妆、服饰上有很深的见解,最是熟悉圣人一家子在这些方面上的喜好,讲起其中的细节来,还能够引经据典,抛出许多案例来。
姚珊两辈子为人,都是女汉子一类,同这种女神培训强化课程简直八字不合,听了几句就想打瞌睡。然而她大姐尤氏却听得两眼放光,立刻将几位嬷嬷奉为上宾,然后将姚珊剩下的两个多月待选时间排的满满当当的,颇有些“考前强化班”的意思。
正所谓“胳膊扭不过大腿”,姚珊作为小妹子,完全没有办法抵抗大姐尤氏的威压,特别是在之前接受了冯紫英那个让她郁闷了许久的请托之后,就更加没法子抵触这种增加入选成功率的课程了。
于是,她也只有打起精神,用当年迎接高考的架势,“头悬梁”、“锥刺股”地接受了所有的魔鬼训练。当然,在她的建议下,宝钗也没有逃过这个悲惨命运——左右都是强化班,大家一起上,才是好姐妹啊。
对于姚珊这个建议,她大姐尤氏虽然有些诧异,却也没有驳回。毕竟算起来都是亲戚,又怎么好真的吃独食,资源也是靠着贾府这块招牌来的,宁国公固然姓贾,荣国公也是一样啊,两个小姑娘又投缘,那么就一起来罢。
况且这种训练对于姚珊来说虽然是个苦差事,但对于宝钗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她原本就有心要进宫,任何能够增加这件事儿成功率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更何况,她本就是个稳重端庄、能吃得了苦、能耐得住性子的姑娘,以她这种准女神的资质,应付那些高端女神修炼强化课程,完全就是毫无压力啊。
只是黛玉却没在荣国府里住着了。此前,林如海借着过年的功夫将她接了回家,然后,便不肯再放她过来了。理由是他身体不好,家里也没有主母,虽然有个姨娘也是不大顶用的,还得姑娘坐镇照应。就这么着,黛玉便留在了她们自己府里,侍奉林如海,偶尔过来“探望”下贾母,权当是走个亲戚。
只是,她说是来看望贾母,一日里倒有半日跑来姚珊她们这边厮混。一面观摩姚珊和宝钗的杯催培训课程,一面趁着她们休息的时候同她们说笑几句,然后晚饭前便又回了自己府里去了。
姚珊看着黛玉脸上轻松、惬意的笑容,一面为了她终于能够暂时摆脱了贾府的纠缠而高兴,一面默默地在心底哀嚎着:不用去选秀的人,真心太幸福了,我也好想再小个几岁啊。
然则不管她如何想,小选的日子,还是如期地到来了。
三月初三一大早儿,尤氏便亲自打点了车子,送姚珊上了车,一路往宫中而去。那一边儿宝钗却是荣国府凤姐儿牵头操持,帮着薛姨妈和王夫人将她打点好了,也朝着宫中走。两辆车子一先一后,不紧不慢地,几乎一块儿到了地头儿。
因着宁荣两府离得宫中不太远,倒是最先到的几辆车子之一。到了宫门口儿,早有太监拦下了车子,对着单子查验人头,无关的人等都不得入内,只放了姚珊和宝钗进了门儿。
进门之后,便另有两个太监引路,将她们俩往内廷带。转过几个回廊,穿过几扇门户,便到得了一处殿前空地之上。姚珊见那里已经零零星星地站了几个姑娘,便知道这是选秀等候区了。
果然,那两名太监将她和宝钗撂在这空地上,丢下一句:“两位姑娘且在此稍等片刻,过会子便有人来了。”便转身走了。姚珊和宝钗朝着他们道了个谢,便也就转回了身,站在了空地后半截的队伍里。
才刚刚站好,姚珊便见到前头一个姑娘回过头来,笑着道:“尤三姐姐果然也来了。哟,旁边这位姐姐又是哪家的?真真是个美人儿。”
第66章 六十六中选
这声音活泼泼地,倒是有些耳熟,姚珊定睛一看,原来却是之前在余家大舅舅的寿宴上遇到的姑娘。只不过,因着当时人太多,她没有怎么跟这姑娘说话。要是她没记错,这位应该是光禄寺署正的女儿,姓刘。她老爹跟自家老爹同属六品,一个司礼乐,一个管炼丹,倒也勉强算是同类别的营生。
对了,这位刘姑娘还同那位宗人府府丞家的董姑娘热烈讨论过柳湘莲那出《牡丹亭》来着,怪道她对这戏曲如此熟悉,想来也有家学渊源的原因在了。
虽然有些诧异居然在这里也能遇到熟人,但姚珊还是笑眯眯地朝着那位刘姑娘点了点头,微笑着道:“原来是刘家妹妹,这位是薛家的宝钗姐姐,因顺路,同我一道儿来的。”
宝钗也礼貌地微笑颔首,寒暄了两句,便见到那位董家的姑娘也来了。她今日打扮得比那日还要出色,愈发显得整个人美若天仙,很明显有种势在必得的架势。那刘姑娘立刻便撇开了姚珊和宝钗,冲过去找那董家姑娘说话儿。只是可惜,这种热情明显有些“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位董姑娘今儿照旧是那副彬彬有礼的高傲做派,客套之余,便对她有些爱理不理的。
那刘姑娘自讨没趣儿,却也不以为意,仍在坚持不懈地纠缠说话,董姑娘便有些不耐。因她此前也看到了姚珊,便索性过来找她说话。姚珊不卑不亢地同她客套了几句,明显有些不想掺和的意思,倒是让这董姑娘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
闲话暂且不表,很快地,众佳丽便都到齐了。看看地时候差不多了,早有几个宫人过来,为首的是个十分端庄的老嬷嬷。她过来正色训了几句话,便引着众人往殿中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XC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种田文 北有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