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穿成鲁元公主_江洗竹【完结】(105)

  平日里欺负欺负这几个老头子也就罢了,现在这种在长公主面前露脸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敢这样放肆?

  张不疑绷着脸,嘴角扯出一抹嘲讽:“怕是那狗官平时尸位素餐,心虚不敢来了。”

  他在说起狗官两字时还加重了读音,阴森森地看着铁官令。

  “大人误会了,这……”铁官令打量着这两个“老者”,灵机一动,“这二位便是工坊的管事。”

  “是吗?”刘元抬头看了看这两人,又慢悠悠看向铁官令,语气耐人寻味极了。

  “是!”铁官令一脸真诚,“这两位力气足,平时踏实肯干,我正准备任命他们二人呢。”

  说罢,铁官令疯狂给这两人使眼色:“还不快拜见长公主。”

  长公主?这两人还没从自己被提拔为管事的惊讶中走出来,便又吃了一惊。

  他们急急忙忙地跪了下来,不住地磕头,行了个乱七八糟的礼:“拜见长公主!”

  刘元打发他们起来,他们才抬起已经有些淤青的额头,一双黑黄色的脸,露出两个黑漆漆的眼珠子。

  “将这炉子改成椭球。”刘元递给二人一份图纸,“你们可看得明白?”

  二人从未见过“纸”,一时之间不晓得该如何应对。

  他们怕自己这粗糙如树皮一样的手伤了贵人之物,但又着急看刘元给的东西。

  毕竟哪怕是他们这样的老铁匠,也听说过长公主的盛名。

  只是他们从未想到,竟有机会能亲自见到贵人,甚至……为这样的贵人做事!

  二人一边思考着何为“椭球体”,一边将这图纸展开。

  这是刘元用细毛笔所画,几乎是一瞬间,二人便明白了,这个鸡蛋一样的高炉,便是长公主所需之物!

  二人低语几声,点了点头:“知道了。”

  那铁官令听见他们这木讷的回答,当场变了脸色,谄媚着对刘元笑道:“这二人平素不怎么和人打交道,还请长公主莫要怪罪。”

  这二人听见铁官令这话,吓得又跪在地上,手足无措地开始磕头。

  刘元瞪了一眼铁官令,亲自将二人扶了起来,询问道:“这高炉几日能改建完?”

  提到要做的活计,二人的僵硬少了些。

  “三日便可。”

  张不疑立刻对刘元说:“我留在这里,亲自盯着他们。”

  他的态度恭敬谦卑,与平时趾高气扬的样子截然不同。

  说句难听的话,便是他对于张良,也并没有这样的乖顺。

  “你与留侯所说,大不相同啊。”刘元感慨了一句,拍了拍张不疑的肩膀,“好好干,以后也有你封侯的机会。”

  听见这话,张不疑那带着冷意的五官都暖了几分,整个人似乎活了过来。

  “此话当真?”张不疑平素听见最多得,便是张良告诫他不要肆意妄为,老老实实听从安排,日后继承他的爵位便是。

  但张不疑从来都不服气,他恨同伴们羡慕的目光,这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挫败。

  是以,刘元这句封侯,一瞬间就给他打满了鸡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元失笑,自己这也算给失意青年画了个大饼,“只要做得好。”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得好。

  习惯鼻孔朝上的张不疑跪在地上,也不顾工坊里的积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摄政长公主赏识!我一定做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办差,该是你的,本宫心中有数。”

  赴、汤、蹈、火?刘元点了点头,看来这人只是冲动鲁莽,却不算太笨,他定然也知道要做的事情危险。

  得到了刘元的答复,张不疑对此表示十分相信,没有任何怀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连公主的侍女阿丑都能派去赵国做丞相。

  那可是丞相之位啊!

  他正将刘元视为自己唯一的伯乐,恨不得今天就把这个高炉修好,也好叫她体会到自己的报答之意。

  至于做不做得好——他张不疑肯定做得好!

  两个新上任的管事看见张不疑这般激动,对视一眼:祖宗保佑,咱这是走上大运了!

  长公主这般好,他们要赶快赶工才是。

  交代完他们一些搭建的细节,刘元又转头看向屈不鸣:“来日你筹办的县学中,设置课程时,要注意均衡。”

  屈不鸣没想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情。

  均衡?此话何意,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办学堂不就是让那些村夫学认字吗?

  但……长公主此刻所说的,定不是简单的识几个字。

  屈不鸣将刘元的话揣摩再三,眼中闪过一阵又一阵复杂的神色。

  “敢问公主,何为‘均衡’?”

  刘元则是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比如这炼铁之术,难道不需要有人来研究吗?”

  “长公主说得可是墨家的机关之术?”

  “非也非也,不论是诸子百家的哪一家,对大汉有用的便可,反之则不可。”

  刘元自认为已经把话说透了,但屈不鸣依旧似懂非懂,他不明白何为有用,但他决定自己再悟一悟,不能让长公主看低自己。

  *

  数日后。

  刘邦、吕雉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在未央宫集会。

  他们面前摆着几份数据,正是刘元试验的成果。

  上面有所有参与人员的署名,连帮着打扫地面的大婶也没有落下。

  其中,张不疑的大名赫然排在第二位。

  第一位自然是大汉长公主刘元。

  萧何看了看手中的这份数据,颤抖着手问:“这竟是公主去楚国的成果?”

  这才几天?

  竟然将这铁的产量提高了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汉的铁矿有那么多,若是个个都提高十分之一,这多出来的铁也是不尽其数。

  刘邦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乃公听元在信里说了,她此举不过是想见见楚国的匠人们,顺手改造一下旧的炼铁炉。*”

  顺手?

  陈平的脸抖了抖,陛下还真是一如既往地不谦虚。

  只怕改造是假,立威是真!

  与陈平心中的弯弯绕绕不同,萧何的目标非常明确,他抓着那份数据不撒手:“我现在就将这新的高炉推广到大汉直属的各郡县。”

  “怕是不行。”刘邦将那图纸一把抽了回来,摇了摇头。

  “为何不可?”

  元说了,这只是个初步的成果,后面她还有新的炼铁法要推进。”

  张良若有所思:“新的法子可是产量更高?”

  “元没说。”吕雉无奈地摇摇头,将图纸收好,“但是肯定比现在的好。”

  “谁也不知道那新的法子多久能成功,但这个产量可是实打实的提升了!”萧何据理力争,他仿佛已经看见了无数的农具像自己招手。

  因为昔日的一次次成功,没有人会质疑刘元给出的数据,哪怕是最多疑的陈平和最稳妥的萧何。

  “子房啊,你这儿子可是甚有你的风范,元把他夸了又夸,说他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刘邦露出一个得意的微笑,“乃公就说他行,你偏偏还藏着掖着,不给他机会。”

  “哪有你这样做人阿翁的?”

  刘邦一边说着一边自吹自擂起来:“不是我说,这论起教育孩子,还得是朕在行。你看看,元在楚国不过短短数日,就已经做出这样的成绩,这孩子聪明肯干,像朕年轻的时候!”

  “你少说几句罢!”吕雉板着脸,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如何就又开始吹嘘,“这高炉我昨日已经安排人建好,我们一起去看看罢。”

  听见这话,刘邦停下吹嘘,惊讶道:“你昨天就安排了?”

  “不然今天商量什么?”吕雉瞥了刘邦一眼,他成日除了喝酒吹牛,哪里对这些事情上过心。

  “甚好,那便也叫上夏侯渊、樊哙、周勃、曹参、灌婴和卢绾,咱们一起去看看。”

  刘邦又点了一连串的人名,毕竟这也是他人前显圣的好时候。

  年龄到了,刘邦也难免喜欢与兄弟们比较一番儿女,而刘元是绝对不会让他丢脸的。

  尤其是,刘邦可还记得,周勃、灌婴、曹参三人分别都来求他要那份阵法。

  今日过后,也不晓得萧丞相会不会也天天来寻他,到时候一定要留他多喝几杯。

  一群人骑着马坐着车浩浩荡荡往长安郊外的炼铁坊去,引起了许多百姓的瞩目与围观。

  第90章

  长安城外,冶铁工坊内。

  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仰头看向新造成的高炉。

  “这究竟是为何?”

  “竟然能提高这么多的产量!”

  “这得造多少武器啊,俺的天老爷!”

  樊哙拍了拍夏侯婴,搂住他的脖子:“你知道为啥吗?为什么把这个炉子修得像个鸡蛋,就能提高这么多产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