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听了,收敛了神色,带着众人往乾清宫来。
一时来到乾清宫,殿前庭院上已摆好金盘,盘内均有数十粽子,另一边侍立着许多待会射粽的人。
黛玉跟着人群往前走,偷偷转头看那些人,一眼便看到身姿挺拔的武天钺。
他不服输,但又总被自己气得跳脚,黛玉从未见他这般专注、严谨,一点不见平日的插科打诨,不由多看了两眼。
武天钺感觉有人看向自己,微微转头,就对上了黛玉似嗔非嗔的目光,虽知她生来就是一双含情目,这次也只是平常的眼神,还是不免心跳加快,脸上不由沾满了笑意。
看着他开心的笑容,黛玉心里放松了不少,忽想起这是在皇宫,若是被发现,怕是都要被罚,正要瞪他一眼让他收敛一点,忽见旁边一青年男子看过来,忙低下头。
黛玉速度快,那男子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但还是轻声提醒武天钺:“别
失礼。”
武天钺随口应了一声,收敛起神色。
待皇后带着众人落座,太上皇和皇上又谦让几句,太上皇方下令开始。
众人听了号令,均拿起特制的小角弓开始射粽。
现在只皇室中人在,太子不善骑射,随意射了几箭,得了两个粽子便收手了。
其余人不及武天钺有天赋,又比不上他受宠,也纷纷放弃,只武握瑜还在和武天钺争斗。
但他不论天赋还是努力都不及武天钺,且今日黛玉在,武天钺想表现一把,所以格外用心,没多久就眼睁睁看着武天钺领了帝后的嘉奖。
射完粽子,已至午时,众人挪到殿内用膳。
武握瑜握着酸痛的手,看武天钺得了赏赐后得意的样子,哼道:“武夫。”
武天钺眼睛瞟着他的手,啧啧道:“皇子尊贵,自是看不上这等武夫的行径,不过也没事,便是没射到,也能吃上。”
说着,指了指桌上堆叠的粽子。
武握瑜气得不行,正要开口骂他,太子转头斥道:“吵什么?”
武天钺笑道:“二皇子恭喜我呢。”
太子皱眉道:“食不言,寝不语。”
武握瑜虽觉得太子优柔寡断,不配为储君,但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不给他面子,只得吃下这个闷亏。
武天钺看他吃瘪,更加开心,一口接一口地吃起粽子来,气得武握瑜直咬牙。
一时用完饭,众人又移步到太液池观赏龙舟表演,因有受邀的官员入内,所以男女分开,黛玉同皇后一行人去了另一个临水高台。
皇上和太子尚文,所以今日众人都没参与龙舟赛,只在岸上观赏并吟诗作对。
赛后,太上皇赏赐了获胜的龙舟水手,不耐烦听那些酸诗,起驾回宫了。
皇上倒是兴致勃勃,仔细看了评选出来的诗词,又命人将女眷那边作的诗拿了来,亲自选了几首赏赐葛纱、画扇等物。
其中一首便是黛玉的词,虽不如那些浸淫文学多年的翰林,但词藻清丽,其中韵味倒是更胜一筹,得了三等。
武天钺高兴得像自己得了赏,其余人没发现,皇上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他忙收敛了。
好在接下来地方上的官员纷纷献上“端阳贡”,皇上也就没时间观察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黛玉这边,龙舟赛结束后,又同众人一道作了诗词,拿了赏赐,便随皇后等人回了宫苑里。
太后有些累了,自回去休息,皇后带着众人从太液池出来,乘轿回了乾宁宫。
黛玉随着各公主、郡主谢过礼,一一归坐,因之前同忠顺王妃出门赴宴时互相见过,所以并没什么不自在,坐在一处聊起早上的射粽、方才的龙舟和诗词。
不多时,有宫女端了饮品和各种精致点心来,黛玉见都是冰镇的,本不想喝,但众人都喝了,不好搞特殊,正要端起一杯冰镇玫瑰露抿了一口,就听忠顺王妃命人换饮品。
忠顺王妃知皇后最爱吃冰的东西,今日天气又热,桌上果然都是些冰镇酸梅汤一类寒凉的,遂吩咐宫女:“这些日子脾胃有些失调,将我和林姑娘的换成热饮。”
“是。”宫女答应着下去换了。
皇后端着酸梅汤小口啜饮,见她对黛玉这般关照,俨然一副母女情深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大舒服,阴阳怪气道:“林姑娘长得倒是不错,只是这身子着实差了些,方才粽席上也只用了少许。”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元春正纠结着要不要为黛玉分辩一二,就听忠顺王妃笑着回道:“玉儿前几日贪玩出去随长辈去道观打醮中了暑,这几日我都是让她吃药膳散散火气,那粽子也是我提前叮嘱了,不许她多吃。”
说罢,又转头同黛玉道:“娘娘关心你,还不谢过娘娘?”
黛玉忙上前行礼:“多谢娘娘关心,民女之后定认真用饭,不辜负王妃娘娘的关爱。”
皇后慈爱地笑着道:“是要好好用饭,可不能像你母亲那样,纵是文采斐然,身子不好也白费。”
“您不必担心,有我在,还能让她身子虚了?看看钺儿就知道,我养孩子还是很在行的。”忠顺王妃笑着说回去,“不过听闻二皇子今日射粽伤了手,我府里别的没用,跌打损伤的药多得是,可要送些去皇子府?”
皇后也想起来那不争气的儿子,气不打一出来,只是众人都在,方才说一个小姑娘母亲的话已是刻薄,再多说就不好了,遂勉强着笑道:“一点小伤,不必费心。”
说罢,揭过这事,命人召太医来讲解端午养生避疫之道。
至酉时,戴权亲自来说家宴已备好,众人换了更轻便的常服,往大明宫去。
到了殿内,又是一番行礼,听太上皇和皇上训话后,方用膳。
饭后,用艾草、菖蒲等主城的“兰汤”洗了手,又用艾草沾水轻洒在身上,结束“洗百病”的仪式,宴席方散。
武天钺等人退了出来,在歇脚处休息了片刻,正要出宫,皇后身边的宫女来请,忠顺王妃嘱咐武天钺看顾黛玉,随那丫鬟一道去了皇后宫里。
-----------------------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且说忠顺王妃去坤宁宫后,武天钺看黛玉脸上有些疲惫,也顾不得前些天的纠结,关心道:“妹妹累不累?”
黛玉摇了摇头,犹豫一会,问道:“娘娘同皇后娘娘先前认识?”说着又将今日的事告诉了武天钺。
“皇后真是被母妃惯坏了。”武天钺听了,去将门窗打开,见四处无人,这才细细给黛玉解释,“母妃同皇后娘娘从小一道长大,圣上当时不是储君,太上皇便做主将二人许配给圣上和我父王,两人关系也就更好了,因母妃大一些,那些年都将皇后当妹妹宠。”
说着,压低声音,手指了指天上:“也是因为这位置害人,圣上更看重年纪大、品行善良又有才华的太子,皇后生的二皇子不论哪里都差太子一截,只是他长得更像太上皇,皇后有野心,自小便把他送过去,他也乖觉,虽在外横行霸道,但对太上皇百依百顺,不像之前坏了事的那位,也就更受宠了,但父王和母妃瞧不上二皇子,不愿相助,皇后在他俩这碰了壁,便处处针对母妃。”
说到这,突然反应过来:“母妃竟帮你出头了?”
黛玉正哀叹这世上果然没什么长久之事,最终都是曲终人散的,就听武天钺问的这话,懵懵地点点头。
武天钺酸道:“这么多年我同武握瑜那臭小子打架,都不知被皇后拉过多少次偏架,母妃从来没帮过我。”
黛玉心里那点怅然都被他这话冲散了,正无语着,就见夏槿进来:“贾妃娘娘身边的抱琴求见姑娘。”
“快请进来。”
夏槿听了黛玉的话,出门将抱琴带了进来。
抱琴给黛玉行了礼,笑道:“娘娘让我给姑娘道个歉,今日事多,没能请姑娘过去坐一坐。”
黛玉笑着拉她起来:“宫内规矩森严,大姐姐也不容易,我都知道的。”
“多谢姑娘体谅。”抱琴道,“今日来,是有件事想请姑娘帮忙。”
“何事?”
“这是娘娘闲暇时做的,想麻烦姑娘交给家里老太太和太太。”抱琴拿了两条抹额出来,“虽不合规矩,但有姑娘相助,娘娘也有机会尽尽孝心。”
黛玉对元春被困深宫不能再见家人的处境很是同情,亲手接过来:“这有什么麻烦的,大姐姐进了这里,便没了自由,平日有什么亲密话也不能传出去,我既能帮忙,自然会帮。”
说完,见抱琴又惊又惧地看了武握瑜和夏槿一眼,惊觉自己有些大逆不道,幸好这里没有外人,不怕传出去。
武天钺也在旁打岔解围道:“确实,我搬去怡红院后也觉得和母妃聊天少了,有时忙起来让兰叶传话,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 甜宠文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