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说:“不过金宁早就跟着娘娘了,和凤族那些残部可不一样。”
说话间制瓷的地方已经到了,由于窑温还不够,一地的素胚高低错落地摆着。扶荔看了看器形,还是如今常用的那些个。
她没去打扰烧窑的,只低声把制胚的工匠叫到一边,拿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南瓜碗的器形、一个六角碟子的、一个海棠花碟子的、一个温酒用的细颈瓶并小酒盅。
“这个碗做一套八个,这三个碟子都是一套十二个。一个细颈瓶配四个酒盅是一套,先烧一批出来看看样子,若是好了日后再做。”
她一一点着告诉工匠哪个是什么,又问道:“剩的还有金粉吗?”
为首的胚匠道:“有的,金粉还有七两。”
“那也够了。”扶荔又指着那几个碟子的图,“胚打出来之后,先送到里头烧,等烧出型来,再用金粉滚边,送进去复烧一回。一定要先烧成型再拿金粉滚边,不然器形会变。”
胚匠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帮工的已经把和好的粘土运了过来。
扶荔怕自己在这里影响他们发挥,就拉着灵珠子问扶霜:“师妹,先前烧出来的东西呢?带我去看看吧。”
扶霜就领着他们到了一间四面透风的屋子,屋子的正中央,整整齐齐摆放着七八个烧好的瓷器。
那瓷器乍一看是白的,但对着光仔细一瞧,就能看出隐隐的青色来。
亳邑的高岭土质量极好,煤炭的温度又足够高,直接就把瓷器烧出了玻璃质感,这些白中透青的器具,也有种别样的美感。
扶霜还满脸遗憾道:“烧这一批时,比例没有掌握好,没烧出师姐要的洁白来。”
扶荔怪异地看了她一眼,笑道:“我说要白瓷就是随口一说,也不止白的才好看呀,这个就挺好看的,就是器型老了些。”
她捧着一
个尖底瓶叫灵珠子看:“你看这色泽,好看吧?”屈指在上面敲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再听听这声音,声如金石,质感绝佳。”
纵然灵珠子在娲皇宫见惯了琼楼玉宇,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叫“瓷器”的东西,精美雅致绝不逊于美玉。
扶荔把瓶子放下,又顺手捞了个碗,用指甲敲了两下,喜滋滋道:“等这批新器型的烧出来,咱们就带着进宫向商王进谏,叫他日后别再用人的头骨做碗了。”
她耍了点小心机,很自然地说“我们”,直接把灵珠子带了进去。
灵珠子似乎没听出来,只是挑眉问道:“你想救那些奴隶?”
“嗯。”扶荔点了点头,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如果是我不认识的人也就算了,那些跟我一同劳作过的奴隶,大半都混了个脸熟。既然能救他们,我怎么忍心让他们到了三十岁就去死?”
灵珠子问:“你又怎么能保证,商王一定会听你的谏言?就凭这些瓷器?”
扶荔笑道:“若是别人来问,我肯定不说,但我不瞒你。实话告诉你吧,这些瓷器只是敲门砖,能让我见到商王就好。
商王沃丁自从继位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消除开国宰相伊尹的影响力。伊尹是奴隶出身,谁也不能保证自伊尹之后,奴隶中再无贤才。
日后只要有从奴隶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伊尹就会被人反复提起歌颂。若想分化伊尹在奴隶中的影响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施恩,还得是莫大的恩德。
而且,人族里占比最多的就是奴隶,即便日后再无人脱颖而出,口口相传的贤名,也足够令人心动了。”
沃丁只要不傻,肯定会采纳扶荔的建议。
灵珠子“啧”了一声:“你们人族寿命虽短,弯弯绕绕却比别的族群都多。”
扶荔道:“正因为命短,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追寻无限的精彩嘛。”
灵珠子想了想,难得直接点头赞同她:“倒也有理。”
他又发现了扶荔的一个优点:这姑娘性子还挺乐观。
若要扶荔自己来说,那就是不乐观不行呀。
就她上辈子那糟糕透顶的运气,再不尝试着让自己乐观一点,早就抑郁了。
可话又说回来,她在那种生存条件下,还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她的父母、姐姐的支持、鼓励、开解分不开。
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就因为太倒霉、太容易出事,离家近的私立幼儿园都不敢收她,恐怕她在学校里出了事园方得担责任。
父母没办法,只好把原来的房子租出去,带着她和姐姐在公立幼儿园附近另租房子住。
那一带不但有公立幼儿园,还有小学和初中,属于学区房,他们家房子收来的租金,根本不足以支付租房子的钱。
再有父母上班的地方离租房子的地方远,父母在通勤上不但要多花时间,还要多花一份钱。
可以说为了让她顺利上学,家里每个月都平白多出一份支出。
小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虽然家里人没为此说过她一句,但小小的扶荔还是隐隐察觉到,因为自己的原因,爸妈好像更加辛苦了。
对于她的忐忑,比她大了五岁的姐姐最先察觉了,告诉了父母,三个人一起开解她,再三强调这不是她的错,是老天爷喜欢开玩笑。
小孩子也好哄,很多时候只要家里人给足了支持和鼓励,在外面受的委屈很容易就能抚平。
就这样,她一边倒霉一边乐观地长到了二十出头,还没有回报爸妈和姐姐一点儿,就把自己给倒霉死了。
每每想起这件事,扶荔心里就会很沮丧。但又因为养成的乐观性格,很快就能开解自己:没了这么个爱出事故的女儿(妹妹),爸妈和姐姐的生活肯定比从前轻松。
她很快就把自己给哄好了。
负责烧瓷的匠人已经积累了些经验,只要素胚打好了,烧的时候基本不会出差错。
但烧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普通瓷器也要五个时辰。扶荔又要求多加一层金粉彩釉,要看到成品至少得十二个时辰。
扶荔总不能在这里干等着,把这边的事吩咐完了之后,就带着灵珠子一起去了石匠那里。
她要请石匠做一副石磨。
传说中最早的石磨是鲁班发明的,最初叫做“硙”。这时候鲁班还没出生,扶荔想用,只好自己让人做。
这时候中原和北方地区已经有麦子了,但却没有精细加工的工艺,都是直接煮成麦饭来吃。
麦饭,说白了就是囫囵麦子煮熟。因为口感实在不好,不得贵族青睐,自然也没人想着对它进行精细加工。
扶荔上辈子就是中原人,南北两方的美食都在中原交汇,并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衍生出了独有的特色。
无论是稻米、粟米、面粉还是各种粗粮、杂粮,都在他们家的餐桌上出现过。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她一连吃了十多年的粟米、葛根粉等物,这一辈子的身体其实已经吃习惯了。
如果不是为了哄灵珠子,给他做了一碟粟米糕,扶荔还想不起来把面粉搞出来呢。
只要多出面粉这一种食材,就能多出千百种糕点。就算一天投喂一种,她也有信心一整年不带重样的。
石磨的做法并不难,难的是有人想出来做出这种工具。石匠只是听了她的描述,问明了需要的用途和想达到的效果,就表示明天就能把成品送到太师府去。
至于筛面粉用的箩,圆形的不好做,但要做成方形的,可就简单多了。
扶荔找家老要了块粗葛布,又用榫卯法把四块木板连接成一个正方形,最后把葛布绷上去,一个方形的箩就做成了。
灵珠子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她做这些东西有什么,就是一直跟着看稀奇。
等她把箩做好了之后,才问道:“你弄这个有什么用?”
扶荔得意道:“你等着吧,等着我用这个东西,给你变出很多很多好吃的。”
灵珠子嗤笑,满脸写着不信,炯炯有神的一双凤目,却暴露了心中的期待。
第21章
扶荔已经习惯了他的傲娇,对于他的嗤笑完全不以为意,把箩让他手里一塞,说:“这个你拿好,这可是你日后口腹之欲的来源。”
说完就哈哈笑着跑回书房去了。
灵珠子没想到她忽然来这么一手,呆呆地看着被塞在手里的箩愣了片刻,一边觉得毁形象要立刻丢掉,一边又怕把东西摔坏了。
正在他无措之际,扶月忍着笑走过来,“上仙,把这个给我吧。”
灵珠子悄悄松了口气,赶紧把箩塞进她手里,转身匆匆跟去了扶荔的书房。
这间书房已经跟她刚来的时候大相径庭,那时候只有几个空架子,上面的竹简少得可怜。
闻仲知晓她在玉苍山时手不释卷,特意命人在王宫的藏书室里抄录里面的竹简。
王宫的藏书室,其丰富程度和戴国家庙里的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扶荔特意把自己读过的列了出来,让抄书的那些人先把她没看过的抄录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