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娇弱主母与她的大肌护院_不迁贰【完结】(82)

  贾芸按着图纸上标注出来的房子,带着几个能说会道的前去劝说房中人入府做工躲祸。

  有些坚持留守家中的,黛玉也没强求,只叫人记下门户,后面再舍了些陈年谷米给人家,又对百姓说了些京中如今的局势,只叫人小心,便也算了。

  就这么一群人浩浩荡荡,真没遇到贼寇来扰,黛玉愈发觉得那俩人所言非虚。

  行至中途,黛玉更叫人骑快马去探探皇城外义军闯宫的情况,也好早做打算。

  黛玉的马车先一步到卫府,带着一群人进入人家的府邸总归不妥,裴石便带着护卫家丁前往起火的地方去。

  黛玉站在卫府门口,还有些许紧张,可是贾兰叩门自报家门后,很快便见卫府正门双门大开。

  纵使史湘云还是穿着一身男装,但是黛玉很快便认出人来。

  俩人都在京中,只是一场变故却差点再难相见。

  不只是黛玉,俩人相见的一瞬间想起往日姐妹们在大观园中自在快乐,无所顾忌的日子,恍若隔世。许多姐妹已经再难相见,而此时能见故人安好,俩人都喜极而泣。

  第66章 京辇之下12

  卫府虽最后还是被火势波及,却因早有准备,并未遭受实质损毁。相反,因府中防火严密、守备得当,反倒引得四邻八舍的百姓自发前来投奔,也算成全了卫若兰心中那一份“扶困济世”的志愿。

  黛玉向卫府长辈请安之后,便受邀与卫老爷、卫太太一同去看府中安置街坊的事宜。

  虽是探访,她的身份终究不同往昔,既是贾府实际掌权之人,也承负着整个荣府上下的未来。闲言少叙,难免问及京中异变之后卫府如何自居,卫老爷坦言不过是坐吃山空,静待时局。

  显然,卫府虽不如贾府富丽堂皇,府邸广大,但是也是殷实富贵人家,确实有这个资本等。

  黛玉随意扫了一眼天井角落搭起的简易棚子,那是昨夜被火燎过的偏院,如今已成临时的庇护所。她语气虽淡,眉间却微凝,“可若乱局迟迟不定,又能撑到何时呢?”

  卫太太轻轻叹息:“这些百姓昨夜才逃过一劫,若是无人接纳,只怕他们在这城中熬不过几日也要去做强梁。我们能顾一时,已是尽力。”

  卫老爷也摇头:“如今但愿朝廷早日平乱,重新闭城整肃,方能稳住京中局势。”

  黛玉问:“我有一事不解,想请卫大人指点。”

  卫老爷引黛玉入内落座,黛玉再问:“闯王的义军进城已经月余,且不提他们与活尸成日夜相斗之势反倒相互制衡,只是这皇城禁军……”

  这里毕竟不是贾府,黛玉只得含糊其词。

  黛玉一进府里便将自己所知今日闯军全力进攻皇城的事与卫府说了,卫老爷知道她所问什么,也没有藏私道:“朝廷并非无人,禁军也仍有守城之力,闯王久攻不下便是答案。”

  “若是如此,禁军为何要弃守城门?”甚至黛玉想问,卫老爷即为太尉,为何又要告老辞官,这样的朝廷即便苟延残喘,又与困兽有何益呢?

  “你应该知道此时朝中日月同辉吧。”

  黛玉当然知道,当年娘娘回贾府省亲,便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典。

  “难道是朝中有变?”

  卫老爷神色复杂,“各地民乱不断,异变频传,朝廷早已知晓。太上皇遣驾南下,往留都而去,名为彻底‘让位’,实则即是自保,也是谋局。虽说朝廷仍由皇上主政,可政令离不开皇城,这九州四海怎能无主?”

  黛玉点头:“我林氏祖上在开国时争得列侯勋爵,便是贾府在国本之争中有了从龙之功,多少朝中王侯跟在江南之地。这样想来,不管京城,还是金陵,都是朝廷。”

  这么说来,这京中留下的王公官宦,只怕并非都是心系朝廷的。这京中也不过是一座赌坊,有人则若京中有变,金陵龙椅尚在;皇上若守得住京师,从此不在有日月同辉。

  “若不能火中取栗,便是灭族之祸。”

  黛玉已将朝局看得通透,贾府许是因为站错队,才有元妃叛国之事。只是如今贾家一族只是百姓,朝局如何又有何干呢?

  “留都固然太平,可父子手足说舍弃便舍了,终是为了金印玉玺,如何不叫京中百姓寒心。”黛玉更觉时乖命蹇,朝廷可以从京城回到金陵,可百姓却如弃草芥。

  这番话一出口,连卫老爷也不禁肃然。

  “可算找到你们了!”

  黛玉正感怀身不由己,只听湘云从屋外来,宛若一股清风将沉郁的空气拨开些许。

  转头只见史湘云已经换回了女装,怀中抱着襁褓,身后的两个乳母其中一人怀中抱着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女娃。

  湘云一边快步走来,一边高声招呼:“叫我好找!林姐姐快来瞧瞧我这两个小祖宗。”说罢,便将怀中婴孩举到黛玉面前,带着几分得意与撒娇意味地抬抬下巴:“来,抱抱。”

  黛玉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她一向不亲稚子,既无母职,也无闲情,便是之前湘云带着孩子和卫若兰来大观园时,她也不过远远望过几眼,再近便是凤姐和大奶奶她们围着逗弄。

  湘云见她神色局促,索性更近一步,笑道:“快些接了吧,我手都酸了。”

  黛玉只得将婴儿接过来,怀中温热柔软,隔着厚襁褓,但也能感受到小生命的软绵无骨的感觉,一股奶香味扑鼻而来,软乎乎的。

  就算是在最萧肃的秋,也有尚未与尘世接壤的春芽。纵然天下将倾,命数将绝,也还有新生。那一刻,她心头沉重的铁块忽然松动些许。

  只可惜黛玉才接过手片刻,孩子便因为不舒服的姿势,皱着一团小脸,哇的一声大哭,哭得气冲斗牛,连后头紫鹃也忍俊不禁。

  黛玉慌了,双手略略摇着,哄得不成样子。湘云在旁也笑:“抱个娃都不会,你以后要有了,岂不是要把孩子吓没了魂儿?”

  孩子被乳母接走,黛玉尴尬地看看所有人,再低头看那婴孩哭得脸红脖子粗,黛玉轻声道:“你倒是生得早。”

  卫老爷和太太见姐妹定是有话要说,笑着退了出去。

  “我早就说过,我命里是带福的。”湘云将孩子抱回怀里,“你啊,总是想太多。”

  黛玉却没笑,反而慢慢坐下,道:“你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安顿这许多流民,真叫人不安。还是叫他们从卫府出去,万一有事……”

  史湘云打断她,似有些不满,“真是有什么主子便有什么仆人,你们府上的管事听说原本是个出家人,如今竟然也跟你一样刻薄小性,做了当家主子,怎么能不讲一点人情?”

  黛玉反驳道:“你不知这世道下,人易生反心,恶意多是从最近之人来。我在贾府便是死过一回了,我这是担心你。”

  史湘云看着黛玉,见她并非打趣自己,极其认真,想到卫若兰说起贾府落难后被那些纨绔子弟所害,家财散尽,人命陨落,何其艰难。

  “抱歉,是我口不择言了。”虽说如此,但既已经帮了,要她再把人赶出去,她做不到,“我与家中再商量,找个地方安置他们吧。在此之前,我多加小心便是了。”

  黛玉知道湘云依然是英豪义气,便是那时候听说了邢家姑娘被人欺负了,也急着要□□,甚至做主想要把人护在身旁。

  黛玉沉吟片刻,道:“我贾府如今也收留了一些街坊邻里,只是都安排了差事,按规矩管着,才不至乱套。若你不嫌弃,不如这样——我那边正缺人手,不妨送来府中做事。”

  黛玉想了想,还是提议道:“我是旅居客寄之人,不似你如今有家有室自是要多加顾虑。趁宝玉还没回来,这贾府我还能做主,便将这些人都让与我吧。”

  两人都是寄人篱下的姑娘,都指着嫁人找一安生之所。

  只是湘云终有了如意郎君,却叹林姐姐好事多磨,真命运多舛。

  湘云赶忙岔开了话,说还要与家中商量,便又问了许许多多这一月来贾府的事情,只想着多说些俗事。

  “你这会来,刚好。府中新纳了床单被褥,上次本打算叫卫若兰给你送去,如今你来了便拿去。还有些碳火,你身子弱,受不得寒。”史湘云如今也帮着管家,自然要替黛玉张罗一下,“管家事多,这眼看冬日要来了,可要抓紧点身子才好。”

  黛玉笑笑,又说起她现在一人被三个大夫管着,身子比以前好多了,夜里也睡得好。湘云一听,只觉得稀奇:“以前在园子里,请太医,日日喝药,便是宝姐姐给你贡着燕窝粥,也没把你身子养好。如今府里日子定是不如从前,你倒说你病好了许多,这是诓我瞧不见,说与我高兴罢了。”

  两人一疑一答,好在紫鹃帮腔,三人一直说到了裴石他们回府了,还没说尽。

  理国公府门前的大街被烧得一片焦黑,火舌仍在残砖断瓦间跳跃翻腾,浓烟裹挟焦臭,在风中卷起大片灰白天幕。

  裴石、卫若兰等人到时,火尚未灭,火势反而因风势往西卷去。裴石将义军攻皇城的消息与卫若兰说了,虽无确凿,但街头巷尾确实不见贼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忠犬 红楼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