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雍正长女被读心人人吃瓜_山夕安【完结】(181)

  【嘘!】

  甜甜没有认真在听,她的心神都集中在水中的鱼儿,它们蹦蹦跳跳,说的内容却十分骇人。

  “咕噜咕噜……那个太守又开始让治下百姓投人到水中了,说是要压住水中恶蛟,令他不再发怒,好叫来年风调雨顺。”

  “什么人啊?是童男童女……而且专找那些穷人的儿女,其余富户里交得起钱的,都被放过了。只剩下穷苦人家,没有办法,只能被迫交出孩子……在家哭得死去活来的,吵闹得很。”

  “难道这河中真的有恶蛟?那我们怎么没看到?”

  “哪里没有!只不过他现下还睡着,你刚出生没多久,没见着罢了……”

  “那他吃了童男童女,真的会保佑案上的百姓吗?”

  “你太小了,不知道,这发水是河道、大雨、地势的事,非人力可及也!”

  “便是发了大洪水,那蛟也同我们一般在这水中浮沉,能不能活全靠命,童男童女不过是那太守用来压制百姓、收敛钱财的手段罢了!”

  ……

  两个小家伙听得都是义愤填膺,开眼一看,水下皆是幼童的骸骨森森,死不瞑目,叫人见了背后一凉。

  这一回,四福晋和宋氏人都还在后头,只得甜甜一人。

  她立刻问清四儿爹的所在,赶了过去。

  沿途,她照例走在街上,不少百姓都对这么一个玉雪玲珑的娃娃侧目。

  更有一卖包子的妇人直接拉住她,塞给了她一个包子道:“好娃娃,你生得这般好,怎地你家里的人没将你藏着,叫你出来这般瞎跑,可是要没的。”

  “快回家吧!啊!听话!”

  甜甜接过那包子,鱼儿们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难怪街上只见大人,连在街角嬉闹的童子都十分少见。

  更别提路过的学堂,里头满是破败。

  一路赶至外围人群熙熙攘攘,里头全是重兵把守的所在。

  当地知州尹泰正跟在皇帝身后,为他介绍着新建成的防堤大桥。

  希望皇帝采取他的治水方案,如此他才能掌握新工程的材料,也就能有更多的进账。

  眼见大桥风貌甚佳,康熙面带微笑,瞧见孙女,冲着她招手:“福瑞,你来得正巧……”

  甜甜一见那知州身上浓得骇人的颜色,行礼后,继续定住了身子。

  小鱼儿们不知案上官职改动,只是仍以太守旧称,但来到这座大桥,甜甜心中的骇然更甚。

  她气得心声都在发抖。

  【好一座大桥!】

  【当时筑基时填了好几副幼童的尸身,才叫柱子立住了,往下建。】

  【那些幼童的怨气仍在,不知何时就要夺了这岸上人的命……】

  【皇玛法紫气滔滔,更叫他们垂涎……】

  闻言,桥上桥上的百官,都忍不住变色。

  康熙立刻从桥上下来,着人拿下了知州尹泰。

  尹泰尚要开口狡辩,康熙根本不问他。

  雍郡王抓住一位他观察良久的副官,问道:“说!此事都有谁参与其中!为何没有一人上报?”

  那副官跪地:“皇上饶命!”

  “下官们的身家性命、家中老小都在知州手中,他只手遮天,甚至还罗织罪名将总兵潘育龙下了狱……”

  “下官胆小!下官罪该万死!”

  康熙开口:“潘育龙,可是先前曾跟过于成龙的那位?”

  “正是!”

  “他操练官兵颇有成效,朕正想着,怎么不见他的身影……”

  “好啊!原来还有这一层所在!你们天津,可是好样的!”

  当日,天津知州以下,官员查抄,好大的阵仗,胤禛带头忙得脚不沾地。

  皇帝命人不许传出消息,若是这查抄之风传到这次江南等地,打草惊蛇,一路可就抓不到这些贪官污吏了。

  胤禛就更忙了,等他回到下榻的行宫处,见女儿乖乖睡在榻上,想来是白天时候玩得太累了。

  老父亲松了一口气,回去稍微休整,次日继续在公衙办案。

  苏培盛脚步匆匆冲了进来:“爷,您快去看看……外头……”

  胤禛皱眉。

  苏培盛从小和他一起长大,这些年早也修炼得十分老成,还能有什么事叫他如此惊慌失措!

  “话都说不清楚……”

  苏培盛定了定神:“实在是小的无能,还请爷亲自到外头看上一看。”

  胤禛起身,还没到衙门外,就听得门外喧嚣震天。

  只见百姓们,手中端着装骸骨的器具,跪在衙门前高呼:“青天大老爷!”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前那杀千刀的尹泰抢走吾儿,叫我们上告无门,求骨无路。”

  “如今苍天显灵,叫小儿尸骨得以入土为安,好好安葬!”

  “今后也叫我们有地方去拜祭……”

  ……

  哭声和谢恩声音震天,远处还有源源不断来的百姓。

  能从水下挖出骸骨,分辨尸身,叫他们一一还家。

  还不叫那已建成的大桥、堤坝改制,除了他的女儿,怕是再也没有。

  百姓们不读书,未开智,暂时还想不到这一层,可胤禛一下就明白了。

  难怪福瑞昨儿睡得那样沉,半点没有叨扰他,原来是她比父亲还要忙碌。

  她是如何下水,又是如何辨识尸首的……胤禛不想知道,只想知道,这件事,对女儿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皇帝人在大桥边,同样接受到了来自百姓的“高呼万岁”,正笑着接纳了万民伞……

  又思考要不要同意建庙立祠……

  雍郡王跑回了行宫屋子里,女儿果然还睡得沉沉。

  额间隐约有金光闪烁,但一恍惚,又似乎是他看错了。

  胤禛喊来太医,诊断女儿身子无恙后,便只是陪着她。

  甜甜睡得很沉。

  路遇不平,她安抚亡灵,引导他们魂归正处,还了尸骨于他们人间的父母。

  同时,她还散尽一周灵力,改善河道,清除淤泥,加固堤坝……

  这些一夜间成事,她也累得够呛。

  幸而功德也随之附上,缓解了她丹田灵力虚耗的痛苦,在梦中修行。

  一声声的“青天大老爷”,抚平了她过度运用灵力的伤痕……

  曹家照见原型

  第174章 照见原型

  皇帝一行从天津出发,往清口而行。

  渡河后,康熙换乘小船,沿途到高家堰、归仁堤、烂泥浅等地巡查。

  每到一个地方,甜甜都要耗神,她随行的宝石已经都被吸干了。

  小凤凰看不下去,也不再搜寻灵珠给她。

  [逆天施行,其中牵涉因果甚重,你可考虑清楚了?]

  如果说,在天津大桥的骸骨,引发了小家伙的怒气,让她一夜之间肃清河道。

  往下,这大半个河域,若要全清,非得花费一年半载不可。

  更何况,水利非一人一时之功,这样简单的道理,甜甜当然明白。

  只是灵力疏通河道的事,甜甜会做,但不会教。

  那些图图画画,她还没学!

  看着小公主埋头不听,只是闭目养神。

  虞有桐回到身体,很快带着一堆的图画,在街上吆喝。

  若有人能看出他图画中的门道,便能赏银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虞有桐就这么沿途招揽治河之才。

  把人带给福瑞,甜甜再把人连同图纸一道扔给四儿爹。

  他们就可以真的去“无忧无虑”玩耍了。

  胤禛惩治了贪官,汇报的同时再提交治水人才,又是一通忙碌。

  第一趟抵达苏州转到江宁之时,甜甜终于得空能休息了,也来到了最初想一探的曹家。

  具体的并不是真正的曹家,而是曹家花费大量金银建造的行宫。

  甜甜只花费了一个晚上,就从曹家派来的小丫头嘴里套出了七七八八的消息。

  “回小公主的话,家里暂时没有名或者小名为雪芹的小公子。”

  “不过家主兄嫂的确留下了一遗腹子,尚在胎中。”

  “家中主母的独女不日便要出嫁,选的也正是那扬州的探花郎。据说是一表人才、仪表堂堂……”

  “我们姑娘的嫁妆也是十里红妆,羡煞旁人。”

  甜甜一拍板:“我要去观礼!”

  由是福瑞小公主要参加曹家独女出阁宴的消息一传来,上下更是激动,为其女更是添了一份尊贵。

  当日,甜甜换上一袭轻裳,跟着小丫头进了曹家。

  作为当地织造,且多次接驾设典,曹家自个的府邸也是修得富丽堂皇,光华耀人,亭台楼阁,交相辉映。

  或许在初入金陵的林妹妹眼中,要处处陪着小心,但甜甜已经见惯了皇城里的派头,抱着“游客”的心态甚是放松。

  倒也一路感慨,曹公文字的造化和功底,能从家人的叙述和儿时的回忆中,写下不古文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宫斗文 清穿 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