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野那姬和红绫离开教坊司门的瞬间,两个人齐齐在心底松了口气。
“走吧,我带你去主子的糕点铺子。”红绫垂在身侧的右手在后知后觉地发抖,她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曹野那姬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背后的大明宫,那块压在她心头上足足五年,将她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巨石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她回过头来,看着面前平坦的街道,忽觉这天地实在宽广。
“我赢了!”李长安惊喜地跳起来,眉眼弯弯伸出五根手指,“白子比黑子多五子。”
武惠妃捏捏李长安还满是婴儿肥的脸颊,宠溺笑道:“安娘于棋道上天赋异禀。”
李长安得意洋洋挺胸抬头:“那可是,有名师倾囊相授,我能不厉害吗?”
“你这小嘴,抹了蜜一样。”武惠妃被李长安逗得花枝乱颤,一把将李长安搂入怀中。
这个小女儿和她其他几个孩子不同,琩儿自小由宁王妃抚养,她未亲自养过不说,咸宜倒是她一手养大的,可也只是吩咐奶娘和宫人看护,互动的时候少,也就偶尔她兴致起了招来询问一下学业针线,毕竟武惠妃和丁点大的小孩也没什么话可聊。
倒是在这个半路领回来的小公主让她难得享受了一回天伦之乐。李长安是个很会看人眼色的小孩,在该安静的时候安安静静,在该逗趣的时候又活泼灵动,带着一团生气勃勃却又不显得愚蠢的孩子气,武惠妃年纪上来了,就爱这种有分寸的活泼小孩。
比如现在,武惠妃看着李长安因为赢了棋局而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就觉得心情愉快。
“阿娘,我赢了!”李长安又重复了一遍。
武惠妃无奈道:“是是是,你赢了。”
忽然,一个内监慌乱地快步走到武惠妃身边,低声道:“……奴等扑灭了火,可那屋都已经烧塌了,石墙都烧化了……”
武惠妃神色一变,收敛了笑容看向伺候在一侧的明月:“你先去带着公主玩。”
而后对李长安笑了笑,转身离开。
只是那笑容却显得很古怪,像是掺杂着同情和怜悯。
直到傍晚武惠妃才告诉李长安这个噩耗。
她和曹野那姬居住的小院走水,曹野那姬不幸未能逃出来。
李长安听到这个消息只来得及悲切喊了一声“阿娘”就“昏”了过去。
第12章
十一月,灞桥边的杨柳也谢了,柳条上只留下几片残破的枯黄柳叶。
长安渠周遭的味道并不好闻,沈初一开始差点被熏吐,到如今已经能面不改色了。
沈初身穿一身灰袍,手中拿着几支柳条,站在亭边,面带微笑看着正打马往他这儿来的人。
曹野那姬将马停在沈初面前,翻身下马。她穿着一身方便行动的胡服,脸颊依然消瘦的厉害,嵌在瘦的突出的眼眶中里的那双眼睛却亮的惊人。
和在宫中时候相比,曹野那姬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
大明宫的曹野那姬是一朵将要枯萎的兰花,每一片花瓣都苍白无力。而现在站在此处的曹野那姬则是一匹刚刚度过寒冬的母狼——身体瘦的皮包骨头,但是每一根毛发上都充斥着野蛮的生命力。
她打量着沈初,用一种尽管礼貌但是仍然让沈初觉得危险的眼神,沈初没忍住往后退了一步。
他算是知道为何李长安说不用找人保护曹野那姬了,曹野那姬的眼神凶猛的就像是沈初曾在纪录片中见过的母狮一般,沈初丝毫不怀疑她恢复过来身体以后可以一个人撂倒三五个壮汉。
“沈先生。”曹野那姬察觉到了沈初的不适应,于是垂了垂眼,再抬起头她的眼神又温柔的和大明宫中的可怜胡姬一样了。
能在大明宫中把女儿顺利养到五岁,曹野那姬还是有一些她自己的本事的。
沈初的表情有些微妙。
他说李长安装模作样的本事怎么越发精进了,原来是女儿肖母。
“长安一时半会出不了宫,我代她来送别曹娘子。”沈初将手中的柳枝递给曹野那姬。
折柳送别。
如今的宰相张九龄便有诗云“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曹野那姬接过柳枝,而后看向沈初笑了笑:“原来沈先生也唤她长安。”
“那我就能放心了。”曹野那姬感慨了一声,“先前我总担心我离开后长安在这座长安城里就再也没有一个真正的亲人了。”
“旁人唤她二十九娘、安娘、公主……那些人都觉得李长安这个名字只是小儿玩闹起的名字。”
曹野那姬叹息一声:“大唐人总是有很多避讳,他们都觉得‘长安’这个名字起得太大了。”
沈初颇为认同:“当今陛下前几年想要给他宠爱的儿子起个好听的名字亦被大臣劝诫了,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长安喜欢李长安这个名字。”曹野那姬嘟囔着,“还好没人搭理我们,要不然长安就要换一个她不喜欢的名字了。”
似乎在她眼中,女儿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总要有人唤长安的大名的,否则这么好听的名字岂不是白起了。”曹野那姬看着沈初,颇为愉悦,“现在有沈先生陪着长安,我便能放下心离开长安城了。”
曹野那姬似乎是将“李长安”这个名字当做了一个亲近程度的衡量标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 金玉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