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愿意攻打石堡城,才找借口推脱啊。”王忠嗣叹了口气,帐内只有他与哥舒翰二人,王忠嗣面对自己的心腹,也难得吐露了心思。
哥舒翰不太懂王忠嗣的想法:“圣人想要石堡城,将军为圣人攻下就是了,您为何不愿意呢,这岂不是违背圣人的想法?咱们当将领的,只管听话打仗就是,这还不简单?”
在哥舒翰看来,当将军就是为了军功,有仗打才有军功能拿,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呗,讨皇帝高兴他才有大官当。
王忠嗣看着高大勇猛的哥舒翰,唏嘘道:“我年轻时也这么想,可后来我成为了节度使,不但要负责带兵打仗,还要负责治理一方之后我就不再这么想了。”
“我平生的愿望,难道是追求富贵名利吗?”王忠嗣自嘲一笑。
“石堡城,鸡肋之地,易守难攻,吐蕃举国之力守之,这是吐蕃为了削弱我大唐设下的陷阱啊,我难道要用数万大唐将士的性命去换一个鸡肋之地吗?”王忠嗣站起身,指着身后悬挂的舆图,摇头道。
石堡城在舆图上被圈了一个红圈。
第126章
石堡城的地理位置堪称险绝,位于一座高山之上,只有一条山道能通向此城,山道两边都是高山绝壁。
吐蕃又在此驻扎了大量军队,根据王忠嗣派出的探子查探到的消息,吐蕃“举国守之”,在城内准备了大量的滚木、巨石,储备了大量的粮草。
石堡城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它易守难攻,进攻的一方要比防守的一方强十倍才能打下这座城池。
开元十七年,大唐从吐蕃手下夺取了这座城池,便大张旗鼓,耀武扬威,彰显大唐的武力远高于吐蕃。
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又从大唐手下将这座城池夺走,于是又大肆嘲笑大唐,还专门遣使节到长安阴阳怪气。
一向只有大唐欺负其他国家的份,哪有其他国家敢欺负大唐?在心心念念要文治武功都比肩太宗皇帝的李隆基看来,吐蕃这就是把他的脸按在脚底下踩。
李隆基大怒,从开元二十九年就开始不停的派将领领兵进攻石堡城,只是每次都无功而返。
石堡城已经成了大唐和吐蕃的意气之争,谁拿下了这座城池就代表能够狠狠嘲讽对方。
在这个影响下,大唐军队一直进攻,吐蕃军队也一直加兵防守……时至今日,吐蕃已经是举国之力防守石堡城。
王忠嗣看着舆图,深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我何尝不知石堡城关系圣人颜面,只是如今并不是攻取石堡城的好时机啊。”
“此地硬攻下来又能有什么用呢?入也一条道出也一条道,从此地进攻吐蕃也只有一段窄路可走,吐蕃只要在那头派几千军队把守,我军便只能再退回石堡城死守。”
王忠嗣的手指向了吐蕃与大唐接壤的另一块广袤土地,面上露出了微笑:“倒不如趁着吐蕃重兵防守石堡城之机,领数万骑兵兵分三路攻打吐谷浑。”
吐谷浑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在此居住的吐蕃人以畜牧业为主,此地还盛产良马“青海骢”,还有铁矿可以打造兵器。
而且吐谷浑一支由鲜卑慕容氏建立,与中原地区文化相似,只要大唐将此地占据下来在经营个几十年,此地便会彻底变成大唐的领土。
哥舒翰撇撇嘴:“将军,你说的对,可圣人不这么想啊。吐谷浑往后放放,您可以等再过两年再打此地嘛,这两年先听圣人的话把石堡城打下来,圣人肯定会褒奖您。”
“到时候升官发财,荫庇子孙,岂不畅快?”哥舒翰心生向往道。
王忠嗣沉默片刻,目光失神:“我岂能用数万将士的性命来换我的富贵名利呢?”
打下石堡城。
这五个字说的轻巧,可王忠嗣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帅,他太清楚这五个字的沉重了。
打?拿什么打?
奇险的绝壁,高峻的城墙,战马上不去的高山,弓箭射不到的高墙,胜利就在那,可想要拿到胜利,就需要踩着累累白骨爬上去!
不是几百人,也不是几千人,而是数万人,要想打下石堡城,就要踩着数万袍泽的尸体才能爬上那高耸入云的城墙。
“您一而再再而三推脱,圣人必定不高兴,倘若再有奸臣在圣人耳边说您的坏话,圣人保不准就要削您的官爵。”哥舒翰尽心为王忠嗣考虑,苦口婆心劝他。
哥舒翰很知道变通,加上他还有更知道变通的李长安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哥舒翰就更清楚当今这位圣人的意思了。
怎么能升官?立军功。
怎么能升大官?立军功加上讨圣人喜欢。
反正这大唐江山是皇帝的江山,让圣人讨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哥舒翰也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将士白白送死,可他也得先保住自己才能再言其他。
在哥舒翰看来,王忠嗣这样忤逆帝王的行为实在太不可取。
王忠嗣却还是摇头,他感慨道:“我的节度使之位,是陛下赐予,陛下要收回去,自然也是应当。陛下倘若收回了我的将位,那我就在军中当一个将士,将军与将士对我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 金玉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