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等到八月九月,收割小麦和水稻,再将粮食晾晒好收入仓库,百姓便完成了一年的劳作。
洛阳是个好地方,洛阳辖域内有相当大的一片土地处于黄河滩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生态位置极佳,十分适合种植水稻,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先前这一片土地因为不太适合小麦种植所以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垦,玄宗时期水稻还只是在江淮地区种植比较广泛,洛阳这边几乎没有人种水稻。
裴芸到来也将最新版本的高产抗倒伏矮杆安素稻引进到了洛阳。
如今洛阳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开垦水稻田行动。
严挺之年纪虽大可精力旺盛,组织人手开垦荒田他一手都包揽了,裴芸则带着她的学生们进行技术指导,李泌也被李长安扔过去管理人手去了。
李长安才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舒舒服服躺在躺椅上,一边翘二郎腿一边拆旅行青蛙·李白寄来的信。
[李二十九,我打算去洛阳拜访你……]
这倒没什么,一个月前李白就跟她写信说馋她的酒了。
历史上的李白天宝三载好像也来过洛阳……等等,她记得李白历史上被赐金放还途经洛阳时认识了谁来着?
李长安:“!”
李长安坐起来,把信仔细看了三遍。
然后脸上露出了如梦似幻的微笑。
对啊,天宝三载,诗仙和诗圣在洛阳相遇!
那岂不是说杜甫现在就在洛阳?
李长安立刻挥手招来了身侧的随从:“查一查洛阳城内有没有一个叫杜甫,字子美之人。”
杜甫现在根本就没什么名气,只是个破落户,也不怪李长安在每日送过来的情报中没有看到他的名字……
李长安手下的情报收集速度十分快,尤其是现在洛阳城内几家稍有名气的客栈与绝大部分平价客栈都是李长安所开,而客栈又要登记住客姓名的情况下,想指名道姓的找一个人再容易不过了。
在确认了杜甫目前正在参加洛阳科举后,李长安便要去找杜甫,可想了想还是暂时按耐住了见杜甫的迫切心思。
来都来了,还是等李白一起去偶遇杜甫吧,这可是仅次于孔子与老子相识的会面,中华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见名场面!
在确认杜甫就在洛阳后,李长安立刻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到长安的沈初手中。
正在密切关注朝中局势动向的沈初忽然收到了李长安快马加鞭送来的急信。
“三百里加急?洛阳那边出了什么大事竟然如此着急?”沈初将信攥在手中,脚下步伐越走越快,直奔书房而去。
他边走边思索着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匆忙,可洛阳那边能发生什么措手不及之事呢?
前脚刚迈进书房,后脚沈初便匆匆打开了信封。
信上却只有一行字。
[老师,你还记得天宝三载洛阳发生了什么事吗?不记得我可以提醒您,我要亲眼见证李白跟杜甫相遇了哈哈哈哈……]
第130章
沈初盯着手中的信纸,沉默许久。
这个班,真是一天都上不下去了。
李杜见面,谁不想亲眼见证诗仙诗圣见面呢?
他不应该在长安,他应该在洛阳。
沈初紧紧攥着手中的信纸,磨着后槽牙,真是逆徒啊,有这样的好事竟然第一个想到跟她的老师炫耀!
不行,亲眼见证诗仙诗圣相遇的机会两辈子加起来也只有一回,长安这边反正一时半会还闹不起来,而且就算是李林甫跟李亨斗起来了也跟他没关系,他虽说得了左相兼御史大夫李适之的看重,如今已经升到了从六品台院侍御史,可在这场太子与右相的政斗中却也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思来想去,沈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到了想个法子出一趟差,往洛阳去见证诗仙诗圣相遇那边。
虽说本来也就不在李林甫跟李亨身上吧。
沈初心思一动,唇角微微上扬:“既然来都来了,倒不如凑得再圆满一些。”
左相李适之对他颇为看重,想来应该会允许他到洛阳出一趟公差。
李适之近来却颇为焦虑,甚至焦虑到了每夜都睡不着的地步,白日他还要处理大量政务,焦急地他嘴上起燎泡,日日都要与元虚生聊一聊道法还能获得片刻宁静。
这一日,李适之从太子府匆匆回到了左相府中,刚坐下便唉声叹气。
“将老夫新买的美酒送过来。”李适之不焦虑的时候都日日饮酒,一焦虑了就更喜欢喝酒了。
一醉解千愁。
酒水一杯杯下肚,李适之却并未感到自己的头疼有丝毫减轻,反倒是觉得心上压着的忧愁越发多了起来。
沉甸甸的,仿佛一座山压在他的心上,让李适之喘不上气。
下人蹑手蹑脚走到正在一杯杯饮酒的李适之身边,轻声道:“郎君,门外还候着许多人想要拜访您呢。”
李林甫近来在朝堂上被太子逼得步步后退,右相失势,他这个原本没有多少权力的左相也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李适之却并没有感到得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 金玉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