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_夕仰【完结】(81)

  霍彦突然笑起来,冲那侍人挑衅似的挥了挥手中的荷包,然后将荷包用力掷出,直直砸向那侍人,他动作太快,那侍人没空躲,弄了一身的草药粉。

  扔完后,他扯着霍去病的衣袖扬长而去。

  [我的妈耶,儿咂,她这半夜吓死人,不过你打她作甚。]

  [女扮男装?这吓人玩意儿是楚服吧。]

  [楚服的状态比阿言还疯,是陈阿娇出事了吗?]

  [不知道耶,不过快了。]

  [我一直觉得她俩距离太近了,楚服就睡在偏殿啊!]

  [野史中记载陈皇后让楚服穿着男人的衣服,楚服与皇后一同起居,女而男淫,二人像夫妇一样相爱。]

  [别这样,这也太野了。]

  [故乡的百合又开了。]

  [元光五年,废于长门。]

  [她就个骗子,马上就跟她主人一起完啦,故意吓人真讨厌。]

  ……

  霍彦也从弹幕处知道了楚服的身份,一个装神弄鬼的家伙,他也没放在心里,依旧该吃吃该喝喝。

  倒是霍去病放在了心上,在霍去病心里,他幼弟娇弱的很,而这个人把他弟吓到了,吓得他弟都扔自己的小香包了。他很不满。

  霍去病喜怒不形于色,自然而然的,不满也让人看不出来,霍彦虽然能感觉到他最近心情不愉,但也不知道他因何不愉,故而哄人也无从说起。

  直到三天后,霍去病的心情莫名好了起来。

  霍彦不明所以,但是只当他偶有心情低落,也没往心里去。

  他忘了一件事,就是他兄长那般高昂的人,心情低落一般不超过半天,这次很明显是超过时间了。

  但没关系,他很快就知道了。

  十月末,名单统计的七七八八,张汤也已经捉了个大概,按着国法严办了。

  一时之间,长安读书人人人自危,张汤酷吏的名声越来越大。

  霍彦心生愧疚,让东方朔和司马迁写了好几篇文章解释他所为为人国和此事印刷厂的失职,证他清明,但他写的天花乱坠,也只在《汉青年》上,他辟谣的速度还没恶名传的快呢。东方朔倒想以自己身份写一篇文章,但被霍彦拒了。大权在握的皇帝最讨厌臣下结党,刘彻也不例外,他担心东方朔引火烧身。

  文章之事还应交予文人。

  最后他决心通过司马迁要去找董仲舒,可惜他连砸了三天门,董仲舒避而不见,他就坐在门口骂骂咧咧,从无长者之风骂到未行管制之责,任由清正之士染尘。

  偏董仲舒跟王八似的,就不搭理他。

  霍彦又踹了一天门,最后被实在看不下去的儒生架回卫家了。

  霍去病彼时心情正好,见状也不多话,就给他递了把匕首。

  “走什么大门。”

  霍彦心领神会,眯着眼睛,冷笑一声,“走什么大门啊!老王八不出来,我把壳砸了不就出来了吗?”

  他说完就拒了霍去病的匕首,直接跑了出去。

  七天后,霍彦大摇大摆地领着个大力士去了董仲舒门前。

  霍去病得到消息时,唇角轻勾,截停了下人要报给卫媪的步子,把玩了自已的小匕首一会儿,也晃晃悠悠的走到了董仲舒府前。

  董仲舒府前。

  霍彦花钱找的大力士手里举着大石,正对着董府大门。

  他就跟石头差不多高,手指一挥。

  “轰”的一声。

  那大石瞬间朝着董仲舒府的大门砸去,巨大的冲击力让地面都微微颤抖。大门在这猛烈的撞击下,木屑纷飞,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府中听学的儒生们大惊失色,纷纷抽出武器,朝着霍彦他们冲了过来。霍彦却面无惧色,他站在原地,冷冷地看着那些冲过来的人。

  霍去病则似笑非笑地站在一旁,手中的匕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董仲舒也缓缓起身,朝着门外走去,他甫一过来,人群自觉让了道,让他与霍彦来了个面对面。

  “阿言,你破开我门府,所为何事?”

  面对这等乱象,董仲舒的面色未变,只是布满皱纹的脸上似乎更干巴了一些。

  霍彦上前一步,面上恭谨,“我以为董师寻了短见,自绝于府中,才数次避我不及,今日强力破开府门,想着救您一救。未想你在府中,董公若不介意,小子这就赔钱。”

  这话说的无赖,众儒生气不过,想要上前呵斥,但都被董仲舒拦下了。

  “你们辩不过他的。”老者长叹一声,转头与霍彦道,“你若是为而今张汤身上累累恶名一事而来,便莫在言,他本就酷吏,我不会帮你。”

  霍彦听了董仲舒的话,脸上浮起冷笑,讥讽之色更甚,“董师,我不信你不知律法之威严需要有人去维护,张大人在其任上,无贪渎之行,冤案甚少,他所惩治的大多是罪有应得之人。您口中一句‘酷吏’就将他所行全然否定,这岂是君子所为?”

  他长揖一拜,高声道,“况且此次流言之事,您心知肚明,错绝不在他,民间恶名尽落他身,不公!董公乃是儒门之首,儒门现今又为显学,故小子请董公为其正名!”

  第一次听见有人为酷吏喊不平的。

  都当酷吏了,都去给陛下当刀使了,逢迎上意了,名声向来是越描越黑的,还要什么好名声啊!

  这个孩子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董仲舒定定的看向霍彦,他当然知道霍彦为什么找他。

  他的名声在大汉文人中算是高的,况且流言之事他儒家不少弟子掺和进去,本就有他失察之职。而且有他背书,那些读书人是能认真看的,至少在这件事他使一把劲儿便能还张汤一个清名。

  可有必要吗?

  张汤的名声本就不好,多描一笔,少描一笔,有什么关系?

  他至于为其写文,沾上这盆名为酷吏的泥水吗?

  “阿言啊,未见明珠往风尘投的。”

  自古以来,与酷吏沾上的人,没有几个有好名声的。我慎之又慎,你也需爱惜自己啊。

  良久,这位儒门座师缓声道。

  他还是好为人师。

  霍彦直起身子,他的目光似剑,对上了董仲舒,最后轻笑,眼神却暗沉。

  “明珠自应往风尘去,照亮万里黑沉,才是真明珠。怕蒙尘,你算什么明珠,鱼目罢了!”

  此厢动静大,引得行人驻足,董仲舒名声在外,霍彦又是个胎发未脱的十岁幼童,大伙儿都看个热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他们,默默听着他俩争论。

  霍彦看着人越聚越多,挑衅的瞧了董仲舒一眼。

  来啊,你接着与我辩!

  董仲舒还跟王八似的一动不动,他落在霍彦的目光谁也看不懂,最后只是阖目,甩袖离开。

  他一走那些个儒生人人甩了霍彦一袖子也要走,霍彦被甩得有些踉跄,站在人群中央,颇有些形影相吊的感觉。

  最烦别人冷处理了,虽然是打着借董仲舒的名声的主意,但还是好烦,想弄死他们,他们是不是推我了,所以我砸他们是正常事。

  他默默念叨着,最后冲着那大力士微一顿首,大力士怔了一下,最后大吼一声,又举起一块稍小些的石头,朝着离去的儒生们砸去。儒生们见状,慌忙躲避,一时间阵脚大乱。

  霍去病冷眼瞧着乱象,不发一词,只是对着愤怒的懦生比划着匕首。

  董仲舒面色沉郁,站在原地,笑容转移到霍彦脸上,他也重重甩袖,站在了高处,开始向聚集起来的人群高声解释着张汤抓人的原因,他甚至用这件事普及了当时那些文章的流毒。

  长安来往人多,有读书人,更多的是贩夫走卒。

  霍彦粉面玉砌,乳毛没褪干净的娇儿样子,本就讨人喜欢,加上他说话一套一套的,众人也不觉无聊,一时之间,在董府的破门前跟他聊了起来。霍彦不嫌他们身上的泥点子,他们问什么,他就笑眯眯的回什么。

  有人问他为什么砸门,霍彦就揣着小手,实话实说,说想找董仲舒证明,但是他明明在家却不见我,我心里烦,就想着破门而入,这样不就能见到了。可惜董公是鱼目,不是明珠。

  当世信奉公羊学,讲究十世之仇,犹可报也。比起后世,这里的风气彪悍不少。执剑杀仇也被认为是豪气之举。

  故而霍彦虽小,但这般任侠豪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不少游侠儿更是要赠他宝剑,欣赏他仗义之举。

  霍彦推拒起来,掏出自己怀里早有准备的票,挨个分发,接着跟众人道,“我包场请大伙儿看戏,一会儿得闲的都别走了。”

  霍彦被众人簇拥着往前走。

  霍去病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他放下了比划匕首的手,双手抱在胸前,继续溜达,只是面着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的儒生们,使着大力士又投了一次石头。

  董仲舒站在破门前,静立不动。

  霍去病上前,行了一礼后,强力拽着他的手摊开,从自己荷包中掏出了一颗刘彻赏的金丸,放在他掌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  基建文  夕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