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衍生同人]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_萧凌凌凌【完结+番外】(1794)

  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苏叶了。

  这是早就预料到的事,只是她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大反应,所以是心虚吗?

  太上皇的到来,打破了这一殿的压抑,众人心里齐齐松了口气,还以为刚刚皇帝没反应,是等着太上皇驾临呢。

  太上皇坐着轿撵,直接被抬到殿上,此时他好似又一副没完全好的模样,不知道是为了迷惑谁。

  但反正,作为宫城内唯二的主子,皇帝早就知道,太上皇好了很多,甚至能起身走动了。

  这都要归功于凌云子道长的丹药,想到这个,他就又爱又恨。

  凌云子帮他炼制丹药,让他十几年从未生过病,精力充沛,不然也不能和太上皇斗这么久。

  可凌云子也帮太上皇啊,要不是他,说不定太上皇早就死了。

  要是如此,他何以见到一个长得像大哥的人,就心神惧颤呢,还不是担心太上皇面对失而复得的‘大哥’失去理智,非要把他拉下马,把皇位让给一个野种!

  是的,皇帝已经认定了,林如海这所谓的嫡长子,一定是先义忠亲王流落在外的野种,或许是外室所生,亦或许是东宫哪个不起眼的女人生的,没有被先义忠亲王承认,生下来后就送出去。

  呵,林家倒是忠心,竟然还帮着他那死去的大哥养孩子。

  皇帝磨了磨牙,看向太上皇的视线意味不明。

  这个老家伙,是不是也知道呢?不然为什么今天出现在这里?

  肯定是担心他见到那人的孩子,然后做什么,干脆过了明路。

  这么想着,皇帝心里越发厌恶贾家和林家,在他看来,林墨玉会出现在林家,一定是贾家这个太上皇心腹兼先太子门人送过去的,让林家负责养。

  好!好!好!真是好算计!

  等他腾出手来,一定要狠狠教训这两家,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一朝皇帝一朝臣,敢背着他这个皇帝,做出如此违逆之举,这两个家族没有再留下的必要!

  太上皇没有看皇帝,眼神只盯着第一排第一位,眼底都是怀念与动容,“平身吧,朕只是来看看。”

  顿了顿,他示意皇帝,“殿试快开始了吧,不要耽误吉时。”

  皇帝应了一声,缓缓坐上主位,表情重新变回平静,“开考!”

  殿试只需要考策论,题目用巨大卷轴书写,陈列在大殿四处,无论哪个角落,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本次殿试的题目是水利,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年十次殿试,至少有两三次会用到这个题目。

  所以题目一出来,所有人心里都有数,这个题目他们至少写了无数遍。

  但问题是,除了他们,历代考生也都有写,即便不是在殿试,乡试会试中也时常出现。

  因此这个题目想要出彩,就非常难。

  毕竟很多人都会在进学的时候,一遍遍写这个题目,然后一遍遍打磨。

  加上能考中会试,进入殿试的,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人才,学问必定不缺,精心打磨过的文章,自然不会差了。

  因而想要在这一群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除非观点足够新颖,是前人从来提出过的设想。

  但科举出现至今几百年,这个问题被翻来覆去研究,什么观点都该被人想到了。

  因此在最近十几年的科举中,已经越来越少用到这种普遍性的考题。

  从想法中卷不出来,考生们只能凭文章华丽程度,写的那叫一个锦绣堆砌,辞藻华丽,但这是策问,又不是让你写骈文,大唱赞歌,华丽有什么用?

  因此像水利,农耕等方面的题目,已经越来越少出现了。

  可学子们为了保险,这些题目进学的时候还是会一遍遍写,这不就用上了。

  那些有准备的学子,见到题目,面上顿时大喜,下笔如飞。

  而一些原本没怎么准备的,也不慌,心里打好草稿,也很快动手。

  唯独苏叶,看着题目陷入沉思,不是想不出写什么好,而是疑惑今年的题目为何如此特别?

  是的,特别,完全不符合皇帝的性子。

  殿试的题目,都是皇帝临时决定的,压根不用和大臣商量,所以这个题目必定是他想出来的。

  一个完全区分不出效果的题目,和他十几年来出题的风格完全不同,以往都是怎么偏门加细节,转变的太突然,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突然,苏叶想到月前收到的一条消息,皇帝对东北粮仓非常感兴趣,还曾询问过朝臣,“为何那片黑土地肥沃,以前的人只知道渔猎,而不事生产呢?”

  左右大臣想也不想回答,“那些蛮夷之人,哪里懂得耕作。”

  这或许算一个理由,但东北平原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成为中原王朝一部分的时候,那时候朝廷为了统治这片地区,应该能想到迁移一部分百姓过去。

  而事实上,东北平原也确实有不少汉人,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改变了,不再耕种,也上马渔猎。

  这就很奇怪了不是吗?

  可皇宫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以至于具体原因不明。

  也有朝臣想到,“要耕种,首先得有河流。东北好似不缺水资源,有四大水系。想来是之前的人没有修建水利工程,导致河流旱涝不合理,不利于耕种。”

  苏叶睁开眼,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东北的水利建设,确实是近几十年完善的,尤其是这十几年,为了圈出的地能更好灌溉,粮商会可是花了不少本钱在水利设施上,也才能让东北平原变成沃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萧凌凌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