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若一个吉祥物的嬴政:“……”
眼见着朱丹还在交代刘白:“刚才那一幕记住了吧?赶紧绘制下来,祖龙大大为大秦的第一个高炉点火,象征着从今日起我们大秦走入了铁器时代!”
“若能流传到后世,绝对是震撼人心的场面,你可别给我掉链子。”
嬴政:“……”这种即视感更强了。
虽然他自己也会让宫廷画师记录一些大事件,但对于朱丹这种——陛下第一回 坐龙椅要画下来,陛下第一次吃火锅要画下来……还是不太适应。
他哪知道朱丹这是把刘白当成站姐的摄像头用了,时时刻刻记录偶像的一些生活节点。
嬴政曾经尝试性地提出反驳,但朱丹很认真的说:“陛下,你知道吗?后面有些皇帝不干人事,仗着那是历史,没人见过真人就胡搞瞎搞,抹黑前朝的形象,就连皇帝他们都敢画成鞋拔子脸。”
嬴政嘴角一抽。
虽然朱丹没有透露太多后世的事,但他多多少少也猜到所谓秦二世直至万世,只是一个美好的期待,却并不现实。
因此对朱丹说起其他皇帝,态度比较平和。
本来嬴政发明皇帝这个词便是取自功高过三皇,胜过五帝,可听到一些后世皇帝的不靠谱言行,他觉得皇帝都没有那么崇高了,反而有点小嫌弃和丢脸。
只是纵然如此,那也是皇帝
,把人画成鞋拔子脸?
嬴政不禁想,这后代皇帝对前朝竟如此小气吗?
是除了功绩,就没有别的可抹黑的地方了吗?
很显然,作为封建王朝的开端,年轻的嬴政远想不到后世会有哪些骚操作。
朱丹也没想到嬴政能联想的那么远,还是很希望政哥配合自己拍照的,因此决定再加一把火。
她欣赏的看着嬴政起码有一米九的健硕身材,原先疾病缠身的人拔除丹毒,又用回春丹恢复后,再饮食得当、适度进补锻炼,政哥很快就恢复了年轻时的英武。
可朱丹嘴一张,说的却是:“像陛下你这样,或许他们就会把你抹黑成只有一米六的矮子,又把你画得平平无奇,他们还能振振有词的说因为先秦时吃不饱饭,物种也不丰富,长得矮正常。”
“而我们这些崇拜政哥的人要如何反驳呢?无法反驳,只有画像是实打实的铁证。”
自此之后,嬴政就不阻止刘白绘制了。
但朱丹画的,除非她自己说要收藏,不然嬴政一律收走,也没说赏给某个臣子,实在是朱丹画的太像了。
当年博浪沙刺杀之事,若非多置办了几辆王车,就让六国余孽成功了。
所以嬴政是不会让自己的画像流传出去的,哪怕那些人想走到他面前很难。
不过不能留存,他也可以收在自己的陵墓中。
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后世,但朱丹肯定行,有她保存的那些,也不会让他的形象太过糟糕。
朱丹并不知自己这段话传出去后,倒是让满朝公卿都升起了养一个厉害画师的念头。
连皇帝都能肆意抹黑,那他们岂不更惨?
所以必须留下证据,将来为自己证明。
这世上,能不在乎身后名的又有几个?
一如朱丹意料,不知是变形丹太给力,参与一众也比较聪明,搭建的炉子很完善,还是木炭的温度虽在柴火上有所提升,可依旧不足,生铁矿熔化极慢,朱丹一直防备的炸炉之事没有发生。
只是炼出来的菜刀不尽如人意,朱丹知道是因为温度,看来还是得想办法找到煤矿。
于是她将汤圆留下做为防护,自己则去了蓝田县。
煤矿,政哥有派人在找,满朝公卿也知国师急需此物,都有派人寻找,朱丹自己当然不会落后。
大致描述了一下煤矿,把画像交给虎头,许多天没回来,朱丹去巡视自己名下的产业。
咸阳那头公孙柳的铺子已经开起来了。
云秋的效率一如既往的高,虽然目前肥皂面向的只有贵族这个市场,但正是因此反而特别热销。
是因为发肥皂的强大去污效果,也是为了讨好国师。
还有人依稀记得国师说过病从口入,清洁自身卫生很重要,试用过肥皂后就发自内心的拥护它。
于是公孙柳管着的肥皂制造工坊开办的热火朝天,最近都准备再招一个人了。
倒不是舍不得一口气多招几个,而是受限于猪油这个原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朱丹听着自家小师弟抱怨,也只能安慰他:“等年底大肥猪出来,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新式养猪法的好处,就会多多养猪了。”
“有了猪自然不缺猪油,肥皂的成本都能降低不少。”
“至于你,现在嘛多多研究新品才是正事。”
接着是养猪场与水力磨坊。
养猪场自不必说,陆陆续续又死了几头猪,但因为朱丹的严格告诫,往往是一出问题就挪出来,倒是没有波及其他,让一众想着一金奖励的技术员松了口气。
现在他们已经不觉得一百斤大肥猪是什么达不到的要求了。
只因这猪劁过过是真不爱动弹,还有这掺了豆渣的煮猪食,简直是增肥利器!
当然,众人也不免私底下感叹女公子真是大手笔。
要知道豆渣虽是做豆腐剩下的,但好些人家正经当成粮食吃。
豆渣说起来都不逊色于米糠。
其口感甚至比豆饭还要软不少。
蓝田县许多掌握着厨房大权的女人都挖空心思把豆渣做的好吃起来。
这般好物就大把大把喂给猪?
技术工们刚带来的家眷看猪的眼神都变得羡慕起来。
不过等他们吃到了柳叶里的食堂菜,就不羡慕了。
这猪吃的好,他们人吃的也不差呀。
有软乎乎的包子,劲道的面条……
好些人这辈子吃到细粮的次数屈指可数,骤然见到这样的精致面食,那真是躺床上了还回味许久呢。
他们来之前想的是给女公子做工能拿到工钱,若完成女公子的要求,能得到奖励。
但是这一天后,他们迫切想要留下的心又增添了一个理由,就是——为了这绝佳的饭食也要好好干,不能被女公子赶出去!
对于这员工食堂,朱丹没有搞什么主食随便吃,管你吃饱只要不浪费就行的体贴想法。
实在是大秦粮食的产量让人心碎,她不好搞得太特殊。
不过即便不是自助餐,却也量大。
基本刚来的雇工,从前在家里只能吃个半饱甚至更少,那胃真不怎么大,第一天打饭分到的馒头竟然吃不完!
但也没人浪费,揣在怀里晚上的时候当个夜宵。
这也得亏最近天热起来了,不然他们得留半个月,然后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朱丹在面食上还算宽裕,主要是水力磨坊做出来后,有没有人来这边换面粉暂且不说,但自家的工艺却是足足的。
麦子比粟米要便宜一些,朱丹可不就可劲霍霍麦子?
再就是水力磨坊也稳步运行起来。
这些天来磨麦子的反倒不是左右的邻居,而是常去豆腐摊上的黔首。
为什么黔首们多食用麦饭而不是面粉,是他们喜欢麦饭?
呵呵,不过是石磨是金贵之物,一般人家置不起以及磨麦很耗费体力罢了。
一听说女公子建的水力磨坊只需要极低的工钱就能把送去的麦子磨好,而且所出的成品竟然比粮铺卖的面粉还要好很多,那叫一个细腻,一点也不喇嗓子。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速速从家里搬麦子。
其实因生产力的差距,这磨坊磨的麦子又怎么比得上后世机器磨出来的精细面粉?
但凡事就怕对比。
这一对比,水力的效率简直是降维碾压。
朱丹看着一切稳步运行中,心里也很满意,接下来干什么呢?
回到市这边的豆腐摊上,看到许多年轻人围着虎头努力辨认样品。
虎头说的嘴巴都干了,时不时就喝一大碗茶,朱丹知道要干什么了。
她要开学校授课。
当然,说是学校有点夸张了,朱丹对它的定义其实是村口扫盲班。
说起扫盲班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在离开咸阳前,朱丹与嬴政有过一场谈话。
数学她肯定是要教众人的。
高端如微积分、几何,现实中确实用不到,但低端的算数却非常具有实用性。
就说豆腐,不少人挑着豆腐出去卖,一开始还闹出了笑话,账都算不明白,连赚了多少都得等回去一个大钱一个大钱的数。
所以朱丹肯定是要把阿拉伯数字推广出去的,这个没有疑问。
让朱丹踌躇的是语文,确切的说是文字。
前些年政哥统一文字,现在自己想推广更好用的简体字,这……
朱丹是这么对政哥说的:“反正黔首大多不识字,直接教他们这种简便易学的后世文字不会学混,关键是以我现在的名望,若大多数黔首都统一使用简体字,那作为少数人的贵族,陛下你这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