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头听着不好不说,更险的是,一旦有心人挖出冯渊案的真相,自己的仕途恐怕就到头了。
那贾雨村不愧是经过风浪的人,一肚子的阴谋诡计,脑子一转就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他一面将此事告知贾政,请他从中斡旋;一面派遣家中得力的仆妇,敲锣打鼓地跑去薛家“认亲”。
待到了避人处,才和薛姨妈分说明白,香菱本是江南士绅之女,因被拐子拐走,才卖到了薛家。
如今旧案重提,薛家以良家子为婢妾是一重罪,薛蟠当初打死人又是一重罪。
香菱的事还可以推说薛家本不知情,可薛蟠的案子是万万经不起推敲的。
那贾雨村本就是当初冯渊案的主审,他派人来这么一说,薛姨妈哪里还有主意,只是哭作一团。唯一能想到的,也只有去向王夫人求助这一条。
关键时刻倒是宝钗稳得住,提醒薛姨妈不必舍近求远,这事干系的人不少,贾雨村既然派人先来通气,必定早有了主意,只问他派来的人,看他们怎么说就是了。
薛姨妈一听有理,果然依言去问贾雨村派来的婆子。
那婆子给出的主意,香菱这事是按不下去的,要么,薛家承认了这甄小姐的身份,三媒六聘地娶了她做薛蟠的正室。贾雨村可做证婚人,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喜事一冲,自然就没人再去计较前事。这是个皆大欢喜的法子,可能贾雨村也料到,香菱落到薛蟠这样的色中饿鬼手中,不可能还是完璧之身。
可此时薛蟠的正经婚事才走到一半,对方不是原书中的夏金桂。倒是薛姨妈自己看上挑中的人,姑娘家里穷些,爹妈都有病不说,弟弟还小,难为她小小年纪倒能掌住一个家,模样也好。
香菱模样脾气不差,薛姨妈也喜欢她。可生了薛蟠那样的儿子,这家里再没个能说响亮话的人撑住,说不得几时就要散了。
见薛姨妈不想要香菱,那婆子又出了第二个主意,对外只说薛姨妈把香菱当女儿养的,到时候一副嫁妆送还她本家就是了。
这主意出的有点亏心,薛姨妈也知道不妥。偏这里头的事不便对未出嫁的女孩儿说,薛姨妈只能向侄子薛蝌讨主意。
薛蝌自从伴着薛姨妈住下,矮墙低瓦的,堂兄屋子里的事也知道些。
薛蟠对香菱只是头几天新鲜,后面也就丢到脑后头。那丫头倒是跟着宝钗的时候多,他是个厚道人,闻言就说:
“既能做这样的功德,伯娘不妨就助她们母女团聚。这么着,贾大人欢喜,咱们也便宜。我知道伯娘虑着的事,其实除了咱们这样的人家,乡下地方倒不讲究这些。
我前些年随他们走街串巷的做生意,倒有好些单身汉娶不着媳妇的,能得着个寡妇也欢天喜地。小门小户的,若碰上咱们这样的人家放丫头出去,都是巴不得要娶的。
若说舍不得,只管多多的给她些嫁妆,以后姑娘说亲时帮着掌掌眼,别让她族中的人混卖了就是!”
这倒点醒了薛姨妈,年景不好,婚丧嫁娶就难。只别想着往高处聘,姑娘倒的确不愁嫁。
于是两处商议定,就让来人回去禀告贾雨村。让他择日来接香菱回乡。
香菱那边骤然听闻此事,不喜反悲。她早已离家多日,小时候的事都记不清了,如今薛府就是她的家,又要她往哪里去。
还是宝钗亲自去安慰她,陪她住了几日。又把薛姨妈对她的安排细细地告诉了,认她做了自己的干妹妹,才勉强唤起了香菱对故乡父母的思念。
薛姨妈因为此事受了惊吓,到晚间就直喊心口疼,宝钗宝琴忙紧着服侍安慰,直闹了一夜,到得天明才好些。
还好薛蟠早腻了香菱,又有娶新妇的好事吊在前头引着,再加上贾政叫他过府说了一番长篇大论,总算没闹,香菱的来去他也不在意。
李母就是在此时登的门,之前太妃没了,她和薛姨妈都曾到院子里陪伴着女孩们住过几日。
老姊妹两个很有话说,最近听说薛家有“好事”,特地来瞧瞧薛姨妈。
趁着这个机会,李母就将有意求娶宝钗的想法说了。
原来当初在园子里,李母也曾常见宝钗,贾府住着的那几个姑娘,除了迎探惜几个本家的姑娘不说,唯独宝钗最出挑。
待人接物又和气又大方,谁见了都要说声好。如今李文英急着婚配,李母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不想薛李两家一拍即合,薛姨妈早已厌倦了日日对自己姐姐卑躬屈膝的日子。这李文英是当朝的状元,天子门生,只要有这个苗头,何愁震慑不住宵小!
两家悄悄议定了这事,薛姨妈知道老太太想将三姑娘说给李文英,李母也知道王氏盯着宝钗,所以两家默契地没声张。
连薛蟠,薛姨妈都没告诉,只让薛蝌帮着打点过礼的事。
两家都有心,又都急着成事。所以薛蟠的婚事才过,就传出男方已去请期了!六礼里面,只剩亲迎……
消息传出,邢王两位夫人第一次同仇敌忾,双方都觉得自己被深深背叛了。恨不得与那黑心无情的姐妹就此断绝关系才罢!
还是老太太稳得住,叹了口气反赞这两人般配,教导两个媳妇不许胡闹,到时候要开开心心地去观礼。两位夫人这才消停下来。
黛玉和岫烟这几日几乎寸步不离地陪着迎春,就怕她想不开,弄得迎春哭笑不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M.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