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这个次子一身才华,若不是老爹多事求皇帝直接赐了他官身,他下场之时肯定也能光耀门楣,没能参加科举,实在是贾政人生的一大憾事。
这种想法贾政坚持了一辈子,甚至在入狱时,他也坚持自己是被贾赦连累的。自己是那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没想到判决之日皇帝竟直接撕了他的面皮。
触柱之时要不是贾兰死命的拉住,贾政可能真就没命了。
贾琏那时也被吓了一身冷汗。皇帝的判决才刚下来,贾政在此时自杀,很难不让人联想贾政本人是对朝廷不满啊!他们家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贾兰拖住贾政的那一刻是下了死劲的,年纪不大的孩子还被甩出去了一段,撞破了头。贾政醒过神来后大为感动,对待贾兰的态度都不同往常了。
贾兰默默接受了贾政的看重。不好说在贾政撞出去那一瞬间,驱使他越过宝玉向前的动力是什么。他只知道,在看出贾政想死的那一瞬间,充斥他内心的是愤怒!
他寒窗苦读数十年,贾政若此时死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化作泡影。
若按圣贤书上教的,他此时应该为了自己的想法羞愧难当。
可实际上,他冷静又冷漠地觉得,自己没有错。至少比宝玉强多了,不是吗?
贾兰和贾宝玉因为没有参与家里的事,算是无罪出狱。
其余贾府的旁支,东府家破时散了一批、被抓了一批。
如今荣府失势,又散了一批,被抓了一批,近百年赫赫扬扬的大族,就在这么一月见灰飞烟灭……
除了心理上的煎熬,狱神庙的女眷们几乎没受什么罪。连病歪歪的王氏都完好无缺地出来了。
迎春舍得出钱,贾府当时为她陪嫁的那些银子,也许是因为心里上的不亲近,迎春拿的没有那么心安理得。如今贾府遭罪,她使用起来也不心疼。
探春舍得出力,她不像迎春有林如海的补贴,贾母给的嫁妆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她对贾府众人的关心比迎春可真多了,从她快马加鞭回到京城之后,狱神庙和大理寺两处的打点问候都是她出面。
迎春托了柳寒霜打点完那些守门的狱卒,此后的一应大小事就都是她的,难得她不嫌繁琐,一心一意地为家人奔走。
迎春和探春的关系曾有一段时间很微妙,在小些的时候,她俩应该算是贾府中最懂得彼此的人,那段相知相伴的时光,现在想起来也很美好。
后来两人渐渐大了,迎春在家中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看重。反而一直与她差不多的探春屡屡被亲娘拖累,又在年纪上不占优势,落了下成。久而久之,她与迎春的关系再不复前。
这种微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迎春即将要进宫的消息传遍了贾府。
都是在与命运抗争的人,探春一下就感知到了迎春的无力与凄惶。
她喝退了看热闹,说酸话的丫鬟,也把年少的愤愤不平丢了干净。
在探春的用心照顾下,贾府众人算是全须全尾地从大牢里出来了。
迎春雇了车去接他们时,人人脸上带泪,说不尽的心酸苦楚。
可惜悲苦只是一时的,日子还要过下去。
荣国府已经住不得了,迎春先就和探春商量着,在皇城的东边为置下了一处宅子。
皇城东富西贵,贾家现如今没了爵位,住在东城反而更好些,也免了旧识的奚落。
这是一处三进的大院子。比起贾府来说不值一提,但也十分难得。
要不是托了卫若兰,就算柳寒霜用钱去砸,一时也找不了那么周全的。
迎春勉强给大家安排了落脚处,就提起接老太太的事。
宁荣二府旧宅已经被皇帝收走了,贾家的宗祠却还在原地。
贾赦贾琏都回不来,这些就得贾政操心。偏偏贾政于庶务上可以说是半点不通,全家只好仍旧指着凤姐。
第104章 食尽鸟投林(修)
凤姐这些日子过得很不好,迎春再见她时,她虽然脸上还笑着,可却早没了原先的精气神。
狱神庙中的担惊受怕让她脸色蜡黄,要是没有巧姐还留在身边安慰支持,估计她会比病恹恹的王氏更难坚持下来。
拖着这样的身体,凤姐还得操持一家老小的吃穿住行。
邢氏回家之后才知道,皇帝相当于给她判了个流放。
邢氏满心的不情愿,这几日眼泪都快流成河了。这大大的不自在无处发泄,只能去找凤姐的麻烦。
邢氏是婆母,凤姐天然处于劣势,又加上前番尤二姐之死连累了贾琏,王氏避嫌不肯为凤姐讲话,邢氏越性变着法儿地磋磨起她来。
探春看不下去,帮着凤姐当过几次。可她如今也有自己的要顾,虽说帮衬娘家,但也没有日日往这边跑的道理。凤姐只好暗自忍耐着。
贾政等人对接贾母回家的事非常上心。从大狱中出来,他们算是身无分文,那日匆匆拜过贾母后,也不敢在旧宅中多做停留。
贾母有先见之明,提前让丫头收拾了一包银两做这几日的开销,但那终究有限。
如今满府上下,吃喝依靠着迎春送来的灶上仆妇,一应连采买也从卫府报账。
贾政虽不管事,一连几日下来,他那老脸上也挂不住。早日接回贾母,手头才能松动些。
接贾母那日,迎春探春都去了。贾母的那些家当,是借着卫、王两府的马车运回去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M.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