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沁径自走到林老夫人坟前,拿出一卷《孝经》化了。嘴中念念有词。
“你往日总说我不肯下功夫给人看,今日见了这一卷《孝经》,只怕是又要唠叨了!你也别气,一卷也是孝心,你好歹收着!”
说着,又化了许多纸钱元宝。
林如海踱了过来。
“你不恨母亲吗?”
林沁笑了笑,“我恨她做什么?”
“她带我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当年之事,到底是君命大过天,若她有个亲生闺女、若轮到她亲生闺女,只怕也是如此。”
“嫂嫂帮我,我感激她。母亲不愿帮我,我也不记恨她。”
“送我上京、送我去西北,说到底都是为我好。”
二十三年前,新科探花林如海携妻子来扬州任训导。
官职虽不高,但若不是他曾给当今圣上做过伴读,也不会刚得了功名便外放历练。
林家老夫人不放心新婚不久的儿子儿媳,便一同跟了过来,照应几个月。
谁知几个月后,京中来信。
一忧一喜。
忧的是,林家老侯爷忽的重病而逝。
喜的是,老侯爷身边伺候的通房张氏,在老侯爷病床前昏了过去。
一诊脉,却是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
要是在别家,在家主重病过世的情况下,这个绝对算不上什么喜事。
但林家不同。
林家数代单传,林家子孙早已放弃了纳妾生子的念头。
林老侯爷身边也就这么一个通房,还是先头老太太赐下的,平日里也不常出门,就跟没这么个人似的。
谁知一把年纪了,竟然老蚌怀珠!
来报信的家人说,老侯爷自言算是对得起林家先祖,含笑而终。
林老夫人虽说对这个庶出的孩子有些膈应,但想着林家数代血脉艰难,林如海孤身一人在官场上也没个叔伯相帮,到底也是愿意多养这一个庶子,为自己儿子添个助力。
再者,世人多讲究多子多福,夫君如今也算是添了一份福气了……
林如海得了圣明,进京打理父亲的丧事,而后回扬州守孝。
孝满后,于扬州待命。
张氏升了姨娘,林老夫人亲自命人照顾着。
待脉象安稳,一路坐船南下。
六个月后,张氏挣命产下一双龙凤胎,溘然长逝。
林老夫人命林如海将张氏记为老侯爷的二房,亲自抚养了两个婴孩。
十三年后,微服下江南的永昌帝来到林府。
永昌帝司徒礼十岁登基,当时身为其伴读的林如海自是一路辅佐。
待林如海长成,便听从司徒礼的安排,科举出仕,外放扬州,成为其在江南的耳目。
二人自幼交好,司徒礼与林老夫人也是相熟的,便也没那么多规矩。
司徒礼一身常服,遣退了下人,在林家后花园闲逛。
许是命中注定,那日司徒礼遇见了十三岁的林沁。
好好儿的一个小姑娘非要扮作男装,一身武人的短衫,见了自己竟口称“大叔”!
司徒礼虽已三十有一,但也只比林如海大了一岁。
林如海并无子女,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子,想来就是眼前这个了。
他与林如海兄弟相称,怎愿意林如海的妹子称自己是“大叔”?
司徒礼哭笑不得,到底抓着林沁穿男装的事说教了起来。
谁知林沁竟给自己唱了一出“谁说女子不如男”!
司徒礼听得新奇。
“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也有许多女将军,世世代代守江山。”
他从未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竟觉得十分有趣。
然而细细思量,仿佛又有些道理。
临走时,便同林如海说了一句,令妹德才兼备,若有送其入宫之心,定许以妃位。
而林沁在听到这句话时,只剩下满心的后悔。
自小养在深宅,生母早逝,嫡母虽把自己姐弟二人视作亲生,到底怕人说嘴,总是疼宠多些。
因而对于林沁在家中跟着林渊一同习武之事,只要不传出府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么些年下来,养成了林沁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或者说,在林沁的认知里,只要不出林府,怎么出格都没事!
这回倒好,竟然惹上了皇帝!
林沁虽说是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的,却对入宫没什么兴趣。
古时对女子约束太多,林沁少有能踏出林府的时候,这才渐渐跟着弟弟养成了好武的性子。
一入宫门深似海,林沁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别说进宫还能不能这般自在,怕是连保命都难!
林老夫人原是想着为林沁寻一个将门子弟,也和了她的性子。
再者若是将林沁嫁去什么世家,怕也是管不了后宅的。
谁知圣上开了口。
虽满心忧愁,却只得打点着准备送她进京。
林沁却是死活不乐意。
眼看老夫人打定了主意,便求到了林如海夫妻二人这里。
林如海原想着安排妹子在路上假死脱身,便问林沁将来想去往何处。
谁知林沁竟想着和林渊一起前往西北投军,悄悄拜托了贾敏帮忙。
等林如海知道,信已经送到了京城。
贾赦动用先父的旧部要安插两个人,自然是被司徒礼注意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