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不过也是个可怜的孩子,那么早就没了母亲,没娘的孩子总比其他人更懂事些。”
“林夫人什么时候走的?”
“估摸着五六年前的事情。”
宝钗心里泛起怜悯之心。她还记得自己失去父亲时,只觉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吃下去饭也睡不着觉。他也受过这样的锥心之痛,怪不得说“看在你父亲早逝的面子上”。
宝钗就决定不与他计较了,第二日黛玉果然遣船送来回礼。
箱子打开,里头多是绫罗绸缎、珠宝簪环等物。跑腿的是脸皮青嫩的小丫鬟,趁着薛母不在屋中,掏出揣在怀里的一个小木盒,双手奉给宝钗。
“少爷说这是单给姑娘的,给姑娘赔罪。”
宝钗接过,抓了一把铜钱给她,命丫鬟带她下去吃茶。
她把玩着那个小木盒,上面是一个小铜扣,拿手一拨弄,扣子解开了,木盒的盖子忽地弹起,有个东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吓得宝钗差点把盒子丢了出去。
只见那东西是一个笑态可掬的人偶,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系着,在盒子里一摇一摇的,像在和宝钗作揖。
送的是什么古怪的东西,宝钗拿着,却不由笑了,也不盖上盒子,把它摆在自己屋里的大桌上。
莺儿稀奇地看着那玩意,她记得姑娘从来不爱这些小摆设的。
“姑娘,这是哪来的啊?一摇一摇的,怪好玩。”
宝钗笑眯眯地点着人偶的头,“弟弟送的。”
莺儿觉得她今儿不对劲,恐怕又犯病了,回去翻出了冷香丸。
去年运河才疏浚过,行船很顺畅,一路直奔京城。黛玉一行人轻装简行,才下了船,回身就见一群丫鬟婆子小厮簇拥着薛家。
码头人挤人,闹哄哄的,小厮们吆喝着别挤,但还是走得艰难。黛玉看了一会儿,叫孟子川等人先走,回去扶着薛母,护送其走出人群。
“好孩子,你有心了。”薛母扶着黛玉的手臂,看着黛玉的眼神慈祥地如同看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黛玉和薛蟠也点过头,意思是金陵的事情翻篇了。宝钗眼盯着薛蟠对黛玉笑得客气,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对着黛玉粲然一笑。
黛玉心里一愣,面上却淡淡点头,扶着薛母走在前头。早有薛家留在京城的下人来接,薛母扶着黛玉的手上了马车,回身叮嘱道:“我的儿,读书也不忘添餐加衣,等你考完了也来找姨妈说说话。”
黛玉笑着点头,“一定。”
宝钗随后也要上马车,她没踩稳凳子,身体微微一歪,黛玉手肘一把抵住她的腰身,才不至于摔下来。
只听一句如蚊蚋般的“谢谢”,少女轻盈地钻进了马车里,帘子落下,把莹润细嫩的容颜遮盖住。
黛玉站在路旁看着薛家一行飞奔而去,才回头赶上了孟子川和无空道长。
“哎哟,我们的林少爷何时这般孝顺了?”孟子川打趣他。
“那是我外祖家的亲戚,我做个人情面子罢了。”黛玉拉着马僵绳,转头问无空,“你带着我们往哪里歇去?”
“城郊有个蟠香寺,那里的住持和我是忘年交,我已经打点好了,过去就能歇觉。”
黛玉和孟子川皆奇道:“你一个道观的人,怎么就和寺庙里的人有了交情?”
“人生在世,多个朋友多条路。”无空打着哈哈,策马带着二位直奔蟠香寺。
蟠香寺香火旺盛,门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黛玉等人走了侧门,一个小和尚出来接。
“道长安好?师父今日有约,早早就出门去了。眼下就只有妙玉师父在。”
黛玉听见妙玉师父的称呼,度其是个不凡的尼姑。无空更是少有的神情雀跃,“无妨,我们进去讨妙玉师父一杯茶喝。”
小和尚领着众人绕过后院的几颗参天大树,走过板桥,来到一处草木葱茏的屋舍。
门口的小丫鬟瞧见了人,忙打了帘子进去通报,不多时一个带发的尼姑低着身子从门后走了出来。
她眉眼低垂,对着无空深深一作揖,“道长别来无恙。”
无空快步走至阶前,堪堪停住脚步,虚扶道:“不必多礼,你还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吗?”
黛玉和孟子川对视一眼,皆明白其中有故事。二人便不多言,见过妙玉过后,便坐在禅房里,听着无空和妙玉闲谈。
“庙里香火不断,每岁都有银钱进账......师父又格外大方,虽然有人总是看不惯我,也没人敢给我委屈受。”
妙玉垂眉说话,将煮沸的炉子拎起,往茶壶里注进热水,顿时茶香四溢。
“谁敢看不惯你,你告诉了我,我替你出气。”无空盯着妙玉白玉般的手指,看得出神,只听见这句话。
妙玉没回话,她取出一套白瓷茶杯,倒了茶水亲自奉给黛玉和孟子川。
二人忙起身接过。妙玉脸上也没有表情,连说话也寡淡如水,“茶叶是旧年的,水却是今年头一场冬雨接的,二人品品雨水的味道。”
孟子川虽是读书人,但毕竟是武将出身,品不出雨水的味道,他接过来放在鼻下闻了闻味道,又尝了尝,三口就喝完了一茶杯。
无空道长和黛玉还没来得及劝阻,他就直言道:“咂摸着也没什么味道。”
妙玉背过身子去,沉着脸坐在蒲团上。
黛玉忙喝了一口茶水,细品一番说道:“有一股淡淡的甜味,不多,但和着茶的苦香,反倒显得可贵。”他笑着说道:“我这位兄弟舞刀弄枪惯了,不识得这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S.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红楼 先婚后爱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