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看着他悲痛欲绝的背影,心里不由得有些提防:“三王子也是个妙人,可太过精明了,日后会不会养虎为患?”
“舅舅想错了。”赵恒远远看着大开的城门,面上带着笃定,“正因为三王子是个聪明人,我们才更应该扶持他上位,只有聪明人才会顾全大局,才会以小见大。”
鞑靼与大齐一战,王庭元气大伤,周遭的大部落便如环伺的狼群。况且继位的三王子并非正统,他下头的几个弟弟也不服他,这场内忧外患的局面少说也要持续几十年。
三王子只有紧紧抱住大齐的大腿,才不会腹背受敌。
李邺只笑了笑:“这些我都不管,只要鞑靼归降,自有朝廷派使臣来和谈,那些才是人精,不是我这种粗人能比的。”
赵恒点头:“舅舅不必妄自菲薄,我已经写了折子呈上去了,也与圣上提起了三王子此人,想来册封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
李邺有些惊讶,可转瞬便大笑了起来。若是三王子接下册封他为王的圣旨,便是承认鞑靼是大齐的属国。
要知道鞑靼再往北,便是瓦剌的疆域。鞑靼这次联合瓦剌对大齐出兵,鞑靼已经归降,可瓦剌还龟缩在后头没动静,李邺已经做好借道鞑靼去攻打瓦剌的准备了。
若是鞑靼承认了是大齐的属国,那自然可以派兵与大齐一同出征。
没过半月,果然有天使带着封王的圣旨来了鞑靼,三王子继位之后第一道旨意便是派了王城一半的近卫与大齐军队一同攻打瓦剌。
至于战败的鞑靼每年应上缴的供奉,早已有西南诸番开了先例,自然有朝中派来的大臣来商议。鞑靼城外还有一半驻军没有撤离,一方面要提防刚归降的鞑靼,另一方面则可以随时增援出征瓦剌的大齐军队。
赵恒把驻军交给朝中派来的武将,又留下方进在此处照应着,便带着近卫快马往雍州城而去。
与朝中天使一同到的,还有雍州城的书信,既有黛玉写的,也有李卞交给他的。赵恒这才知晓他离开后,竟然出了围困雍州城之事。
李卞为了不让赵恒担心,行军途中的急报里丝毫不曾提过,而黛玉给他回的第一封家书中,也对此事闭口不提。托大齐来和谈的使者转交的信中,也只简单说了鞑靼人攻打雍州城,幸好龙虎将军及时增援,又说已经抓到那一僧一道。
纵然黛玉的语气如此轻描淡写,却也挡不住赵恒归心似箭。
大军来时行了近一个月的路程,虽然途中因与鞑靼军队交锋耽搁了一些时日,可归途却被赵恒缩短到十日都不到的时间。
赵恒刚进了嘉峪关,便有人来雍州城给李卞传消息了,满府人都开始坐立不安的等着。
这次出征,除了年迈的李卞和不足十五的儿郎,以及五房从未上过战场的李浚和李俊之外,定国公府的男丁不是随军出征,便是在嘉峪关里守着,已经好几个月都不曾归家了。
送到李卞案上的书信都是军报,自然不会有这些女眷们丈夫和儿子的近况,可赵恒却是知道的。
直到夜幕降临,赵恒才回了府中。女眷们围着他先打探府中儿郎的近况,听见人都平安,众人顿时放下心来。
李卞只站在门外静静的看着,这才上前去替赵恒赶人:“好了,恒儿刚回来,正是疲累的时候,你们话都问了,就不要多加打扰了。”
三舅母顾氏屈身应了,这才高高兴兴的让陈氏带着妯娌们退下去准备晚膳。
“我看接风洗尘也不急于一时。”李卞看了黛玉一眼,“先让恒儿好好休息几日再说。”
被公爹驳了,顾氏也不恼,只笑道:“是儿媳没想周全。”
对于顾氏来说,活到她这个年纪,又处在她这个位置,比起性命来,子孙们建功立业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从她嫁给李邺,跟着李邺一同来北地戍边起,就数十几年前鞑靼叩关的那场征战最为残酷。李邺那一辈的兄弟,就独独剩下他一人了。
这些年大战没有,小的冲突却不断,李家也有几个孙辈的命丢在了战场上。
定国公府看着是人丁兴盛的大家族,可一家子都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顾氏最大的孙儿才两岁,最小的儿子还未娶亲,这些年她一颗心从未安定下来过。
这次鞑靼再次叩关,顾氏最怕的就是重蹈十几年前的覆辙,这段时日可谓是担惊受怕,面上却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
如今得了好消息,她心房一松,反而觉得头轻脚重,只让自己的儿媳扶着她回房休息去了。
定国公府的女眷都出去了,李卞也朝赵恒道:“恒儿先休息一日,明日晚一些再到我书房来,咱爷俩再好好说说话。”
赵恒恭敬地应下了。
李卞出了门,站在屋子角落的几个丫鬟又添了一次茶,这才关了偏厅的门匆匆离开。
赵恒一转身,便见黛玉站在角落里,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他心下一热,大步上前紧紧的抱住黛玉,声音里还带着些委屈:“刚才我与妹妹说话,妹妹不应我便罢了,为何暗地里还要把我推开?”
黛玉只睨了他一眼:“舅母和表嫂们忙着打探舅舅和表兄们的情况,你一直过来缠着我说话做什么,不知道我性子的人还以为我有多轻狂。”
赵恒瞧着黛玉的模样便知道她没有真的恼,一边收紧了手臂把她往自己怀里拢,一边央求道:“妹妹你摸摸我,我想你想的都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