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连忙上前,握住董祀的手,问道:“我儿,这又是何故?”
董祀沉默,他看向站在后方的蔡琰,对方此刻也正看着他,目露担忧。
她容貌苍老,看起来比母亲小不了多少,着实难为他所喜,成婚后莫说相敬如宾,连面都不想多见,只当家里多养了个人,没想到……
“母亲,孩儿今日能脱死罪,皆赖夫人。”
董母连声应道:
“是,是,她为了你可是受了大罪!”
“只是此次只免死罪。”
董祀低眉垂眼:“丞相已不喜我,日后怕做不得官了。”
“这……”
封建社会,全指望男人顶立门户,尤其是如今世道艰险,若家中无人为官,那简直要任人欺凌了!
董母不免忧虑未来,可儿子好不容易脱离死罪,总不能再说些丧气的话,她深吸口气,安慰道:
“我儿活着就是大幸,旁的日后再说,日后再说!”
“母亲!”
董祀却没有随母亲的意,他又看了一眼夫人,道:“丞相说,他打算要派我去荆州为使,可带着家眷,常驻荆州,我应了下来。”
“荆州?那不是刘……哪有为使还要带上家眷的?我儿,这真不是让……”
董母更为愕然,她看着儿子身后的那些士兵,数次止住了话语。
董祀回答:“我听闻是‘天师’索要。”
这不是真话。
天师索要之人不是他,而是夫人,也并没有说什么为使,只是有人过来通知他罢了。
此次死罪并非那么简单,只是朝中之事,董祀也无法与母亲讲清,而且,他还心生厌世,不愿再为曹官。
丞相性情多疑,反复不定,夫人虽有故情在,但也是冒死救他,此等恩情,他不能不报,亲自送其一程,也能借此带着母亲安于刘备治下。
至于他与夫人日后如何……
且看她如何想吧。
曹操虽有下令封锁消息,但那么多人所见,终究还是瞒不住,董母也曾听闻过‘天师’,主要是对方善医术,又会使天雷,她怎么也想不通,对方为何会选中自己儿子,可强权之下,也容不得她拒绝,只能想想对方也不是暴虐之人,过去之后,日子应该也不会太差。
总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董母长叹一声,不再多说,转身让人收拾起来家当。
见婆母离去,蔡文姬这才走到了董祀面前:
“夫君可有未言之处?”
“有。”
周围已经无人,董祀便将此事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又道:
“我在狱中听闻丞相府上四公子染了疫病,服了天师送来的药后,便转危为安,丞相有意将其送去天师之处,想来夫人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如何,说不定,日后我还要再靠夫人呢。”
这是在安她的心了。
匈奴之地苦厄,丞相虽有故情,但其人情真恨切,待人好时千般好,恨时也不念半分旧情,只觉其反复无常,难以相处。
譬如这婚事,又如董祀之罪。
而今又被他人索要,不仅前路未卜,更感人如浮萍,半点身不由己!
看过丈夫年轻的面庞,蔡文姬心中轻叹。
天师只索要她,只要一纸休书,董祀便不必千里迢迢前往荆州,就算是有前往荆州之意,也不必欺瞒母亲,这般,不过是为了留她一个容身之所,又免除婆母苛责罢了。
如此有情有义,若能再长个十岁……唉。
“多谢夫君告知,我也去收整家当。”
刚说完,门外就有一队人驾着数辆牛车驶过来,为首的人气度不凡,身后驾车的人更像是兵士,训练有素,声势浩大,不知是在迎哪位贵人!
周围已经有人探出头来张望,董祀本不多想,却见那车队越发靠近自家门口,直至停下。
“在下秦海,奉天师之命,请蔡大家入荆州一叙。”
翻身下马,秦海站在董祀面前,问道:
“蔡大家可在?”
同样听到这话的蔡文姬怔在原地。
蔡大家?说的是谁?
不会是她吧?
派这样的队伍……这也太荒唐了!
第54章 赵云归来,名场面。
直至披上大氅,手中拿着暖炉,坐在车上,蔡文姬仍旧就没回过神来。
她怎么也想不通天师为何要如此礼遇自己。
丞相将她换回来,可以说是因为与父亲有旧情在,但反过来说,也是向外人展示,他并非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政治意义多大于真情,但好歹还有迹可循,可天师——
自己何德何能,让对方如此礼遇呢?
身后的婆母又惊又疑,邻居也瞪着眼睛,吃惊的站在街边看她,感受着火红大氅和铜炉带来的暖意,蔡文姬心中既是忐忑,又隐约生出几分期待。
她已是老妪,也没什么可予夺的,丞相终归要几分脸面,不至于送她去死,而天师如此相待,或许,此次前去,对她是件喜事不成?
*
在蔡文姬踏上荆州的路程时,岭南也有一位名人正收整着自己的行囊。
东汉疫病横行,仅史书记载,桓帝时就有三次大疫,灵帝更是多达五次,而献帝三十年间更是爆发了十数次。
这其中有天灾,但更多的还是人祸,大量无人处理的尸体与混乱的社会环境助长着瘟疫的肆虐,尤其是大型征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基建文 学做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