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眼中多了几分惊叹,他赞道:
“天师有古君子之风。”
“什么古君子啊,我就是一普通人。”
刘琰一点儿都没觉着自己多厉害,反而觉得自己多忘事,今天遇到‘刘琰’,她才想起来避讳,自己‘琰’字日常书写用的不多,可刘备的‘备’不是啊!
而古人日常书写,也是会避讳上司的呦~
想到这里,刘琰脚步一停。
“坏了,诸葛亮在抄写资本论的时候,不会也避讳了吧!”
古代不止为尊者讳,还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啊,
想想每个人都得避讳皇帝上司和爹妈爷奶爷爷等等名字,刘琰就觉得头皮发麻。
传抄失误那么多,它绝对要负一定责任!
避讳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运行成本,必须要废除,刘琰想都没想的就转身就往回走,一问,嘿!
诸葛亮还真避讳了备字!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几秒,还能说些什么呢?
重抄吧!
这可真是恶魔低语呢。
*
其实两汉的教育不差,甚至汉末时期,不仅匠人识字,百姓的识字率也不低。
毕竟儒家以教化百姓为己任,习儒的人越多,自身的功绩越大,西汉昌盛之际,太学里的学生足足有三万余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西汉覆灭的原因之一。
教那么多文人出来,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可不得天天嚷嚷着这个国家要完了嘛!
而到了东汉,教育体系则更加完善,官方有最高学府太学,毕业后直接可以做官,有郡国官学,往下,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还有私教,高级的像卢植那般,称作精舍,也有启蒙类的蒙管或者书馆,权贵根本不用愁教育。
可惜到了东汉末期,天灾不断,疫病横行,各方势力互相征伐,老师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学校只剩下大猫小猫一两只不说,刘备还南征北战的,一直无法定居下来,配合着谋士五日一休沐,武将打起来更是不着家的情况,二代们的教育水平不说惨不忍睹吧,但整体上也着实不咋地,非常急缺学校统一管教。
只是刘琰想建个学校也不容易。
最难的便是缺老师,缺教材。
教材还好说,后世较好的版本先审出来一个学期的,略微调整一下就能用,但老师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
毕竟文员去教导兵卒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硬教,全看兵卒自身天赋和够不够勤奋,效果只能说识字的人是能选出来不少,更多就没办法强求了。
但对这群二代们来说,必须得德(重点)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可文员教学水准不足,现挑人转职学怎么教育也得等几个月,而会教导学生的老师也没多少活着的不说,还得现学简体字。
总之,短时间内,学校真开不起来。
可二代们又很急需教(约)导(束),刘琰认真想了想,拿出了一项学生绝对会极为厌恶的东西——
预习手册。
全套简体字与小学算数,配套练习题与答案,以及课外读物筛选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绝对能让二代们有个愉快的寒假呢!
预习册打印的同时,修改后的隶书版《资本论》也送了过来,连同数字音标与新版简体字自学手册一起打印,装订,并用牛车送回了洲府。
五辆牛车拉了三趟,差点将收拾出来的库房堆满。
这动静不小,不少吏目出来围观。
A4纸正反打印出来的书,虽比不上后世那些精装书册,但在配上蒸汽机才能大规模生产出来宣纸的如今来说,还是降维打击了。
看上面的彩色图案,以及大小一致,工整又全部相同的书册,吏目都忍不住大呼小叫起来。
“这纸上还有荷花呢,还是彩色的!”
“上面的字儿怎么都一模一样啊?”
“天师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般呐,看这纸多白!多厚!”
“大小也剪的一模一样!”
“这放屋里的,哪里是纸啊,分明是一屋子金子!”
“就是,老秦,今晚你可得守好了,小心被人偷了去!”
惊奇当中,有吏目不解的对身边人问道:“天师弄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书,要拿来干什么?”
“说是要上夜校,给上面那些从事和头儿看。”
这人回答道:“听说我们也得去,就是得晚些。”
“晚什么啊,认字的大课我们都去上!”
旁边有人嗤笑一声,得意的开口:“简体字认全了,通过考试,就能去听军师讲的小课,等听会小课,再通过考试,就能升职了!”
“真的假的?”
“我骗你们做甚,今天晚上就有小课呢,不信你们晚上起来看看,夜里是要亮星灯的,我跟你们说,那灯啊,亮的就跟天上的星辰似的……”
随着底层吏目的吹嘘,天色也逐渐暗了下去。
天师府的技术人员过来寻了片空地,在四角搭上高架,打开了远射灯。
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好像明亮起来,周围更是响起了不少惊呼。
有人架起来黑板,还有人去搬课本,而刘琰则站在光下写写画画。
如今的光亮仍旧很奢侈。
其实拼夕夕上的太阳能路灯很便宜,一个照射五十五平米,能亮十二小时以上的灯不到三十,大批量采购价格会更低,哪怕将整座襄阳城点亮,支出也不会太高,但这样做,必然会导致路灯大量失窃,和之前的纸张一样,以至于刘备不得不限制夜灯的使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基建文 学做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