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吴况拦住了他:“你家中哪里没有抵押之物?那五百亩上田不正合适嘛。”
提到田地,钟致心中警铃大作,他瞬间站了起来:“小子刚才真只是失言,相必吴叔也是,今日叨扰吴叔,日后有时再来拜访!”
说着,他就往外面走。
可还未走出两步,门口忽然出现两个身形壮硕的仆人拦住了去路,而身后的吴况冷哼一声。
“贤侄,我何时说让你走了?”
“吴叔你——”
“你吴叔家中损失不小,总得想办法从别处填补回来些,那田产我就觉着不错,来,请贤侄在这契书上签字画押!”
说着,吴况就从袖中拿出一张早就写好的契书来。
“我不签,放开我,放开!”
膀大腰圆的仆人哪容他拒绝,扭住钟致手臂,对着他的头就来了一下,趁着对方犯晕之际,握着对方的手按了手印,随即将人直接扔出了吴家大门。
门口等待的几个田佣看着这幕,全都懵了,愣了一秒,才赶紧上前扶住钟致。
“主家!”
“主家你怎么了!”
吴况与县中官吏相熟,恐怕无人会认他被逼着签下了契书,钟家四代才累积下来的田产,全都要被人夺取了!
攥着那份条件更为苛刻,几乎就是抢田的契书,钟致彻底崩溃了。
“如此强抢,天理何在啊!”
正嚎啕大哭之际,有意识到发生什么的田佣开口道:“主家为何不去求一求天师派来的人呢?”
钟致愣了愣,眼中忽然多出了几分希翼。
*
良种和工厂的出现,缓解了豫州的人地矛盾,但官吏、世族之前的农户矛盾并未消失,只是被增加的粮产所遮掩,而这场雨灾带来的粮食锐减,瞬间将所有的矛盾暴露了出来,甚至更加尖锐。
毕竟,在资源减少的时候,所有温情都不将存在,那些本就是豺狼的人,会迅速撕下伪装,露出锋利的獠牙,去撕扯别人的血肉,用来填补,乃至壮大自己。
颍川郡,舞阳县。
颖川自古多才俊。
三年前曹刘约定止兵不战,又派遣学子去襄阳就学,其中就有不少出身颖川的学子,除了公费留学生,还有不少人自费前去。
庞大的学习队伍远能比零星几个人学到更多的东西,再加上颍川地理位置的优越,良种的铺开和经济发展远胜于它地。
重工业不是民间能够发展的东西,轻工业却可以努力一番,尤其是纺织业,这个推动工业发展的基础与发动机行业入门门槛低,收益快,需求也极为旺盛,不仅能够在北地大量倾销,甚至襄阳也愿意扶持,愿意以较高的价格大量购买,再折算成所需的物资贸易。
利益带来了商业的繁荣,纺织业在颍川郡飞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聚集进入作坊,工厂劳作,只不过看起来欣欣向荣的局势下,是颖川郡艰难维持的本地粮食自给率,以及越来越高的物价。
而暴雨带来的减产,给予了这一切最后一击。
任施有些疲倦的坐着马车,从周家往城中走。
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流民大量聚在县城门外,将草插在自己头上,或跪或躺的等待着城中有人能将自己买下。
只是如今工坊已不再‘招’人,而城中居民自己尚且都顾不得,哪里还能有余粮供的起别人吃喝?一直无人过来买下他们。
故此,一见坐着马车出行的任施,这些流民便立刻涌了上来哀求。
“我是织工,会用提花机,求大人买下我吧!我只要十五石米就够了!”
“大人,我会酿酒,会木工,还能修机器,只要二十石……”
“求老爷发发散心,领走我这双儿女吧……”
“都让开!”
车夫厉声呵斥,将这些人都驱赶到了一边,安稳的入了城。
看着这些流民的模样,任施逐渐握紧了拳头,一路未发半言。
直至马车停在一处粥摊。
这是城里给无业居民施粥的地方。
流民中有不少匠人,失家失业的他们只需要有口饱饭,有处休息之处就够,于是不少作坊将旧工人解雇,把他们雇了进来,这些霎那间失业的工人瞬间没了生计,有些尚有储蓄的还好,能够再撑一段时间,没有的,和流民也没什么区别了。
粥摊免费施粥,城内城外都会发,只是粮食不多,每日只供一碗,勉力保证人不被饿死,但不断增多的人口让粥摊能够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连两日都不够维持了。
组织起来施粥的任施,只能到处游说大户,劝他们捐出一点粮来,可惜——
粥摊前等待的李勉见任施回来,立刻起身询问:“任兄,此去周家如何?”
任施有些无力的看向了他,随即慢慢的摇了摇头。
“这群混账!”
有腹中饥饿的工匠还在粥摊周围晃悠,他们不太适合在这里谈话,李勉只能招呼着对方一起进入自己家中,而后抱着头,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努斥道:
“这群大户,家中不知道积了几年的粮食,如今受灾,竟一点都不肯拿出来,就为了再饿一饿这些农人工匠,好挑更加低价忠心的奴隶……就不怕激起民愤,不怕天师与刘使君亲至吗?明明使君已经就在汝南了啊!”
“他们觉自己能火中取栗,只看得见偌大糖栗,看不见那糖栗边的熊熊大火,哈,或许还觉着自己能扑灭大火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基建文 学做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