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两三天发作一次,初期畏寒,全身发冷,而后发热,头疼口渴,满脸通红,呼吸急促,甚至能烧到四十度。
这时候就得伴着退烧的草药服用,桑神医和燕语讨论的柴胡等药材就都是用来清热泻火的,解毒疏肝的。
医生和战士们像一群忙碌的小蜜蜂,穿梭在一个个新建的隔离区,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小柴胡颗粒……青蒿……石灰……烧开水……还有什么来着……”鹿鸣念念有词,绞尽脑汁,“对了,酒精!我们还带了酒精的!”
这是她在鹿家的店铺发现的,然后才意识到酒精这东西她原来早就搞出来了。
她虽然忘了很多事,但那些已经问世的东西并不会消失,它们会在鹿鸣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
面巾蒙面,酒精洗手,羊肠手套,白醋烫碗,石灰洒地……
空气里全都是刺激性的气味,闻起来就像来到了医院。
到了晚间,有一部分病患成功退烧了,但更多的却烧得更厉害了。
“师父!你来这边看看,这个病人得的好像不是疟疾,一直在腹泻和呕吐,青蒿没有起作用。”燕语忧虑道。
【我也得过疟疾,确实不是这个症状。】李世民佐证。
那病人面色青白,呼吸微弱,上吐下泻,满身狼藉。
“不是疟疾……”桑神医皱眉把脉,“脉象微细,津伤气脱,恐是霍乱。”
“霍乱?”鹿鸣心里一紧,脱口而出,“有藿香正气散吗?”
“什么散?”几个医生纷纷回头。
第41章 假如李世民穿成扶苏
鹿鸣想了又想,小心翼翼道:“藿香正气散……听说对霍乱有奇效……”
“方子你还记得吗?可否写出来看看?”桑神医马上追问。
廖萱立马递上纸笔。
“呃……我想想……”鹿鸣上辈子吃药的时候有看配方的习惯,尤其是中成药,数一数背一背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中药的名字,有一种很奇妙的趣味。
“藿香、白芷、白术、茯苓、紫苏、半夏曲、苦桔梗……”
这些药的名字都很好听,像一个个各有风姿的美人,她记得很牢,但剩下的就有点拿不准了。
“还有一个叫大……大什么来着?”
桑神医细细斟酌,忙道:“可是大腹皮?”
鹿鸣停笔鼓掌:“对对对,是这个,听起来像蛇皮一样。没错。”
“这方子很好,但仿佛不全。”桑神医拿过她写的方子,和其他人探讨。“行气化湿,光一个大腹皮似乎不够,再加上一味厚朴更好……”
“藿香为君药,中和止呕;半夏曲理气燥湿;白术、茯苓健脾止泻,共为臣药。紫苏、白芷可助藿香外散风寒;厚朴、大腹皮行气消滞;桔梗宣肺化湿……似乎还少了什么?”燕语琢磨着。
“病人吐得厉害,连胃里的苦水都吐光了,似乎止呕的药得再多一点。”兰殊建议道。
“药性太强,不知病人受不受得住?”燕语担忧道。
桑神医凝眉踱步,在鹿鸣写的方子添添改改:“那就先不加,送一服温平些的先给病人服下,倘若不见效,再加大药性。又或者,加一味大枣或甘草,调理一下脾胃,中和药性,避免药性太烈。”
燕语点头:“我觉得可以试试。”
兰殊也点头:“那我先去抓药。”
病人情况危急,也等不了太久。鹿鸣提醒道:“腹泻脱水得厉害,是不是该补充点生理盐水?”
桑神医看了她一眼,肯定道:“这是自然。”
他给病人喂完盐水,施针帮病人止泻,暂时稳住他的情况,等药送来。
针灸完毕后,这个躺在木板上的病人被抬走放到另一个帐篷里,鹿鸣在帐篷上挂了新的木牌:【霍乱区,已针灸,等药中。】
不同的帐篷里摆放着不同的病人,鹿鸣分门别类挂了不同的木牌,还在木板床上贴了病人的信息,方便病人、医生和家属都能一眼看到。
不识字的也有医护人员及时解答。
之前绀州那场考试里,选了一批军医出来,经过了短期的培训和考核,虽然本就是多年的学徒或大夫,治病的经验丰富,但处理这种大型的疫情就有些手忙脚乱。
这个时候鹿鸣就派上用场了。
她明明不怎么懂医术,但除了医术之外的事,她都可以帮上忙。
什么药材不够了,马上从绀州调过来;
什么家属闹事,全副武装的鹿家军拖出去,马上吓得屁都不敢放;
什么官吏不配合,立刻撤职换听话的上来;
青蒿不够就去采,酒精不够就去造,食物不够就去运,她催促着物流和店铺快速运转起来,以整个绀州的人手与物资,全力支援此处的灾疫。
入夜之后,这一片隔离区依然灯火通明。
桑神医几乎一刻也没有闲着,他这一天经手了两百多个病人,因为年纪最长,名声在外,所有还撑得住的病人都眼巴巴地排队,非要等到他有空不可。
燕语是女子,兰殊太年轻,其他的医生他们更没听说过,当然倾向于等神医问诊。
鹿鸣强行拨了一部分轻症到其他医生那儿去,给桑神医减轻负担。
“休息一会,吃点饭吧。”鹿鸣叼着包子来催桑神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别到时候病人好了,你再垮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煎盐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