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士兵反复叮嘱道:“可别觉得不好意思,误了春耕可是大事。”
沈父连连答应着,和女儿一起送李炎回了他的队伍。
他们都在村里忙活半天了,却神采焕发,好像不嫌累似的,有的显摆着小女孩送的猫咪草,有的絮叨着妇女答应给他说亲,也有的从口袋掏出线订的小本子,念念叨叨地学着生字。
本来还在闲聊唱歌的队友一看有人学习,马上跟风,也掏出纸张本子,或者凑过去跟着一起看,在掌心和空气里比比划划,笑作一团。
沈家父女远远地望着他们,望了很久很久。
“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军队。”良久之后,沈父慨叹,“这样好的儿郎,若是在战事里伤了任何一个,我都会觉得心疼的。”
“感觉像做梦一样。”沈葳蕤喃喃,“爹爹再也不用发愁没法子耕田了,他方才说村镇里的耕牛会挨家挨户地免费借调帮忙,鹿家军的军士们也会带着工匠新赶制的曲辕犁、耧车、龙骨水车来搭把手,绝不会耽误春耕和灌溉的。”
她的父亲呆呆地望着队伍消失在小路的尽头,如坠梦中。
“我头一次这么期待明天的到来。”
“我也是。”沈葳蕤笑起来,“我得好好练一下我的名字,当时光顾着好听了,没料到那么难写。”
“你居然可以去考仵作了,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沈父老泪纵横。
“是的呢,我可以去考仵作了。也许我会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女仵作……”沈葳蕤轻声细语,充满向往。
第29章 美人计
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了。
燕云将军传来的消息称豫章郡已基本安定,俘虏们都按鹿鸣的规划在挖矿修路,开垦荒田,兴建堤坝,只要老实干活,就能有口饭吃。
在这到处流民的春天,已然是不错的下场了,所以俘虏们的情绪还算稳定,很少有逃跑的。
城里的粮价则暴涨了十倍,还供不应求,人们早早地排着长队,焦急地等粮店开门,踮着脚尖翘首以盼,嘴唇都急得干裂发白,不时就会发生哄抢、插队和争论不休。
以米为例,一石米十斗,一斗原本是十文钱,现在卖到一百文了,这让那些家资微薄的普通老百姓怎么活?
要知道,一个卖油郎卖一个月油,不过也就能赚个几十文钱。
一个店小二,还得是大酒楼的店小二,才能赚到两百文左右。
那就是说,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所有的薪水就只能买一两斗米,就这还得一大早排队和人抢。
什么?你嫌贵?那就别买!
反正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那些大户人家都用车拉的,白花花的大米一斗接一斗,整整齐齐地码上了车,眼看着库存越来越少,排队的人着急上火,眼睁睁看着刚才牌子上还写的“一百文一斗”,转眼就变成了“一百二十文一斗”。
“什么?怎么又涨了?我只带了一百文!”
“买不起就别买!让让,后面的人都等着呢!”
“这不是坐地起价吗?官府也不管管!”
“一个买一个卖,我们又没强买强卖,官府凭什么管我?现在到处都在打仗,粮食紧缺得很!运粮不要人手吗?存粮不要地方的?路上要是遇到劫匪,皮都给你扒一层下来!多大风险,知不知道?”
“吃不起米就买点豆子吧,豆子要便宜点……”
“但是豆子吃多了肚子涨啊……”
“那有什么法子,日子总还是要过的……掺点黍麦,将就将就吧……面更贵,也吃不起……”
“唉……也不知道这粮价什么时候能降下来,我家女儿熬红了眼睛织的一匹白布,才能换十斤粮食……”
“你女儿好歹能织布补贴家用了,我家最小的娃子才两个月,饿得直哭,光吃豆子是不行的,只能来买点米,熬点米汤给他喝……”
“诶,你女儿会织布,怎么不去考织院?”
“什么东西,织院?哪来的?”
“官府新出的消息啊,报纸上都写了,只要能考上织院,一个月四百文呢!中午还提供一顿午饭!”
“四百文!真的假的?别是蒙我的吧?”
“我蒙你干什么?这可是官府出的告示,干得好还能升职加薪。不仅有织院,还有绣染院,医工院,文教部,文举,武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去报名考试的!”
“啊?那要钱吗?我没有钱……”
“不要钱的,但要有身份证明。”
周围的人竖起耳朵听到这里,七嘴八舌地参与议论起来。
“我就一木匠,也能报吗?”
“我不会写字,就有一把子力气能干活,我能不能报?”
“我媳妇会绣花,但是她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的会不会惹人笑话?”
“都快饿死了,还笑话什么?我七舅姥爷他村里那天天混死人堆的丑丫头,居然报名考上了仵作你敢信?官府还给她那瘸腿老爹配了一辆驴车,每天出入公府,都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似的!”
“什么?女娃子怎么当仵作?这像什么话?”
“就是!晦气!”
“再晦气人家有饭吃!还有车坐!不比咱们过得风光?”
这人便语塞了,不服气地嘟囔几句。
“谁家女孩儿不会点女红?我家丫头也会,等会我回去就叫她去考,凭啥人家丑丫头能吃公家饭,我家就不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煎盐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