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摸摸他的头:“你是可以坚持更久但会伤及身体,以后长不高,记住啊,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政儿巴巴着眼睛点头,徐兰看他可爱很想抱抱他,但忍住了,看见山刺剑的动作低了,出声纠正:“山,向上一点。”
来唐家借工具舂米和磨面的人看徐兰纠正她犹子练剑惊讶,她跟阳学使剑了?
石三兄妹刚学剑,徐兰也让他们剑半个小时歇十三五分,差不多九点,她让四个孩子停下。
徐兰叫石三兄妹去山边看还没有有红辣椒,有就摘回来,政儿回去,她拿一个箩筐进地窖提出十多斤黄豆挑出石头和坏的,提去河边洗,回来倒进筛子里晒,之后磨成豆粉,以后和面粉混着吃。
她有点纠结,这半年多用稻谷加工机和面粉加工具脱皮磨面,蓄电池的电用去大半,在家里不方便拿出光伏板充电,去山上充电吧,紫山不算大,有被人发现的风险,要时刻守着,她现在懒啊,不想进山守着光伏板蓄电一整天。
暂时用石磨磨面吧。
徐兰晒上黄豆后在浅石锅下升小火,在锅里铺一层干红辣椒,慢慢烘。
石兄妹摘一点红辣椒回来,洗后放在筛子里晾晒,他们不知道姑和姑丈晒这个很辣的东西做什么。
他们靠近姑姑见她烘着辣椒,芹问姑姑:“姑,这个用来做什么?”
徐兰说:“我看这个和姜、茱萸一样是辣味,就叫它辣椒,用来做调料。”
石担忧问:“姑,这东西会不会有毒?”
徐兰说:“早前我和你们姑丈见尝过的人都没事,我们吃过了,没事。”
石三兄妹不再有怀疑。
四人谈话间唐启阳回来,买回十几卷空竹简和两个刀笔,三斤多羊油,一个小石臼,一小罐酱。
徐兰把小石臼洗干净擦干水分,把烘得干脆的辣椒放进去,唐启阳喝水后舂辣椒粉,徐兰收拾羊油炼油,忙活一阵子后用滚烫的羊油泼辣椒粉,激发出来的香味很诱人。
中午他们用馒头夹着辣椒油吃,别提多香了,石三个肠胃弱,徐兰只让他们尝个味。
午后,唐启阳坐在竹桌旁,用刀笔在竹简上比划,写下一字,然后写人,山,水,田,地,天,日,月。
徐兰站在唐启阳后面,被他写下的字整沉默,只觉得头大。
石三兄妹眼睛亮晶晶看着姑丈,政儿在自己院子看到也围过来。
唐启阳写几个字顺手后写诗三百中的十亩之间,他写几个字后抬头说:“桑不记得怎么写了。”
徐兰便说:“不会的先空着,往下写,看还记得多少。”
唐启阳:“好吧。”他们要找一个老师。
他写一卷竹简给徐兰,徐兰按诗顺序认字,然后教给四个孩子,边教心里边感慨:文字从甲骨文演变到楷书再到简体,是个漫长而伟大的过程。
傍晚刘里长通知各家各户,今年不用服徭役,大家喜出望外。
徐兰和唐启阳心想这个赵王还算有点成算,然后两人为找老师和买书发愁。
第二天上午,唐启阳在看四个孩子刺剑,眼熟的马车停在家门口,心里起念头,没有叫四个孩子走开,上前迎接来客:“信陵君。”
信陵君看唐启阳和四个拿竹剑的孩子笑说:“打扰了。”
唐启阳忙说:“没有,三个大的孩子是我妻犹子,小的是邻居的孩子。”政儿住在这里赵王和平原君肯定知道,信陵君也极有可能知道。
政儿和石山芹同时拱手施礼喊:“信陵君。”
政儿镇定,石三兄妹声音带颤,背脊冒汗。
信陵君是知道眼前最小的孩子赵政是秦质子赢异人的孩子,哪个国都都有别国的质子,看到年幼的赵政心里没有什么想法,微笑回应四个孩子:“好。”
唐启阳和石说:“石,去叫你姑来。”转向信陵君问:“信陵君想进屋还是坐外面?”
石跑去后院,山和芹避进厨房,政儿回去。
信陵君微笑说:“外面。”
徐兰听大侄子说信陵君来了心念一转,到前面和信陵君打招呼后去煮菊花茶,煮好后给他们上茶,和唐启阳悄悄相对一眼回厨房。
信陵君又和唐启阳闲聊两刻多钟后道别,唐启阳热情挽留:“信陵君难得来,我妻做饭还不错,不如留下尝一顿山野粗饭。”
信陵君笑说:“我是听说了,那就叨扰了。”
客人留饭,徐兰烧上水后和一个面团,抓一只母鸡来杀后红烧,炒个野菜,红烧鸡肉的酱汁多留一些,用来拌手檊面,还有辣椒油。
这饭菜在徐兰和唐启阳眼里很简单,在这个时代不简单,信陵君吃后称赞:“令室做的饭菜真好吃,唐兄弟是否有难办之事?”
唐启阳明显比上回热情,信陵君当然觉察他有所图。
第11章 李方
唐启阳直白说:“我小时候家境落魄,读书认字三四年后中断,后来一直没有机会读书,现在家里情况好转,我也才二十来岁,想请个老师继续认字读书,几个孩子也要认字读书,只是只教读书认字的老师也找不到,信陵君认识的人多,今天冒昧失礼请信陵君帮忙推荐一个愿意来教我和孩子们的老师。”
信陵君养的门客多,有些门客混得好,有些混不好,可有可无,门客可来去自如,不算挖墙角。
信陵君在和唐启阳两次谈话中发现他见识广,言之有物,闻言更欣赏,二十来岁还有读书大志太难得,刚见面两回他便请自己帮忙是冒昧,说明他求老师心切,在他看来可忽略,微笑说:“我回去问问,若有人愿意来便叫他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