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嬴政问他:“兰从母差不多回来了吧?”
唐启阳:“估计在路上。”
五天后徐兰回到咸阳,回来休息一天后赢政带扶苏四个公主来一起吃个饭。
徐兰回到咸阳十天后,石桥最中间的大孔建成,之前建成的部分已建好围栏和铺好地面,后续的事不多。
在唐启阳安排春耕,徐兰带人扦插葡萄苗的时候渭河大石桥全面峻工。
据太仆占卜,大石桥定在四月十八日启用,消息传出后全咸阳城振奋。
唐启阳和徐兰去看了,桥面用砖头砌分隔成四条通道,两外侧各约一米宽,是人行道和推架子车道,中间两条通道约两米五宽,两条道中间用是两块砖头高的墙隔开,一来一去的马车不能窜道,不会轻易出碰车。
从哪边过桥都是走右边,这和现代的马路没什么差别,唐启阳和徐兰看后心里感慨,古人的思想也很先进的。
无数人期待中,四月十八早上吉时,大石桥两头被玄甲卫把守,不让人靠近,北岸桥头前后排列着九辆马车。
嬴政在桥头祭祀了天地,然后上中间的马车,其余人也各上马车,唐启阳和徐兰进入嬴政坐的马车后面一辆。
最前面的马车启动,踏上大石桥,后面的马车跟着启动,九辆马车缓缓驶过大桥。
两岸和下游木桥上站着许多人,看王上的车队从岸边到桥中央。
不少人看两个桥墩距离太远,桥墩两侧还有孔,远远看着感觉石桥单薄,不稳固,不由害怕,脑子里胡思乱想,要是马车经过桥突然塌……呸呸,要是突然塌…不可能…
有个别人在心里来回念:桥倒塌,桥倒塌,桥倒塌,嬴政死……
在无数人的紧张纠结中,王上的车队到达对岸。
大石桥南边桥头有一个小广场,九辆马车在小广场停下,车上的人相继下车,小广场中间立着一排两面石刻,正面上刻的是捐钱建桥的人名,背后石刻刻的是建桥总工相里垣和参与建桥的人名,密密麻麻。
嬴政一行人看两面石刻后重新上马车,马车依次转头重新上桥,到桥中间停下,马车上的人下车,走到桥边看河水。
民众远远看人群中分外高大的身影激动了,那是他们的王上!
人群中有不少老兵,看着在桥中间的王上热泪盈眶。
嬴政看桥下面的河水后看看两岸的人群,转头和其他人说:“走吧。”大桥建成后他来看几回,已经不新奇了。
众人点头。
于是,众人重新上马车,车队继续前行,回到北岸后不停留,直接进城,玄甲卫跟着撤走,只留两个原本守城门的人,在桥两头指引民众:“过桥走右边,过桥一律走右边!”
胆子大、早按耐不住的民众快走上大桥,走最前面的正是铁锤,他抱着小儿子大步向前走,走到中间停一下咧大嘴傻笑。
铁锤抱着小儿子到南岸小广场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围在一排石刻前面,有不少熟面孔,王建在石刻后面喊他:“铁锤,这里,你的名字刻在这里。”
铁锤抱着小儿子大步走过去,转头看向石刻,嘿,真是有自己的名字!
大黑子“嘿嘿”笑说:“我们八个都有,看,前面写八个大力士,王上真好!”
王建笑笑,他倒觉得这是唐君的主意。
第101章 江陵
铁锤只认得自己的名字,上下左右的字一个字也不认识,听大黑子的话乐“呵呵”笑,他旁边的几人也看着石碑上的名字傻笑。
谁想啊!
干活还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供世人看,后代子孙也记着,祖坟冒青烟了,要送孩子去书院上学!
参建的工匠们找到自己刻在石碑上自己的名字笑得合不拢嘴,回想当初从战场后方回来就被安排参与建桥,初时心里不太乐意,后来一日三餐的饭食吃得好,大冬天里干活的时候每人每天分得一斤酒,心里那点不乐意没了。
如今名字还能刻在石碑上,嘿嘿,嘿嘿……
乌央央的人流在大石桥两侧走,从北岸到南岸,从南岸到北岸,胆子大的人在栏杆前驻足看下面的河水,胆小的人快走过,中间的车道只偶尔有辆马车驶过。
有儒家子弟看正面石碑上的捐赠人名,听后面墨家人开心谈论,笑声得意,心里忍不住酸了,但又不得不承认墨家人在渭河上建两百四十多丈长的石拱桥是个伟大壮举。
下午,嬴政设宴庆祝渭河大桥建成,会宴人数众多,唐启阳和徐兰自然也参加了,看歌舞,听雅乐,吃吃喝喝,然后散去。
唐启阳和徐兰已将出行的东西准备好,并已将风溪庄和书院安排好,但大桥通行后他们并没有立即出发,又过三天才出发。
夫妻俩依然是骑马带二十个护卫,还有六匹马专驮物资和一些草药,他们从武关出关中,进入南阳郡。
五十多年前白起率秦军出武关攻下楚国大片土地,设南阳郡和南郡,这两个郡归属大秦已五十多年,意味着这两个郡已经安稳五十多年。
一行人进入南阳郡后唐启阳和徐兰便发现官道两旁普遍种植水稻,大水车常见,村庄里的青砖瓦房明显比较多,进入城镇感觉比他们以前经过的城镇热闹,人气更足。
南阳盆地是个好地方。
天气热,马匹不能长时间奔驰,他们一般十一点便在有水有草的地方停下,让马吃草,准备做午饭,马匹驮的物资有一个中铁锅和一个平底铁锅,早上出城前他们会买馒头和饼等主食,和少量生鸡蛋,午饭的菜一般是炒鸡蛋,蒸腊肠腊肉,炒野菜,溪里若有鱼便抓鱼做红烧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