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不知道好大孙把自己归类成老人,知道指定赏他大栗子,他也抽空几日去打猎,放松几日。
在秋风萧瑟中,嬴政收到蒙恬的奏报,说匈奴单于冒顿派使者来九原,想用马和野马跟大秦换粮食。
嬴政在朝议上令杨玄清跟大臣们说奏报内容,然后问他们:“诸位是何想法?”
左相蒙毅先说:“可换给匈奴适当的粮食。”
接着是右相陈菽:“臣跟左相意见一样。”
一个老将军大声说:“我大秦如今安稳,粮草足兵马足,臣建议出兵攻下匈奴!”
孙叔通反对:“不可,以我大秦兵力粮草攻下匈奴无悬念,只是长城外草原广阔,雨水不足,不可耕种,只能放牧,治理困难。”
另一个武将说:“不治理!”
萧何:“攻下匈奴后不治理等于放弃土地,那又为何费兵力和粮草攻下?”
当然是为了立军功啊!
武将们也知道攻下不治理的想法不妥,闷不吭声了。
其他人当然也知道武将们的想法,都是人精,没有人说出来。
嬴政觉得大秦必要有一个外敌才不会令大秦上下失去警惕心,若无外敌,后辈只图享乐,离亡国也不远了,有意给匈奴换一定量的粮食,令匈奴不能更强大,也令他们不会太弱小。
两个丞相和户部,礼部尚书同意换适量的粮食给匈奴,接下来讨论一匹马可换多少粮食。
很快讨论出来,发信报去九原。
蒙恬收到信报后安排下去。
两日后蒙恬收到皇上让鹰雷送来的亲笔信,信里写:昨日,朕在和长丰侯吵嘴的时候想到你,忆起少年时期你和蒙毅,王离便陪伴在朕身边,护着朕,长大后上战场为大秦开疆拓土,后又长时间驻在九原,跟家人长时间分离,朕甚为感激,开春你和王离回长安,朕跟你们喝酒,促膝长谈。
蒙恬看到甚为感激四个字眼睛变模糊,忆起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祖父在临终前告诫阿父和他们伴君如伴虎,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跟武安君一样。
多年来蒙家谨记大父的教导,小心谨慎,忠于皇上,阿父和王翦将军一样长寿善终,他和弟弟也会将能安心养老,得到善终。
初冬,大秦各个郡县先后发告令,号召土地少的人家和个人去河西定居,官府免费给每人分五十亩地,土地可耕种可养牛羊,不可卖,过逝后土地归回官府……
告令很详细,小吏一连多日在告令下给老百姓读告令,并告诉他们河西在长安西面一千多里,不算很远,往西是西域诸国,以后建互市通商,河西之地会兴盛起来等等。
告令下达,儿子多土地少的人心里意动,许多没有地位过得不好的赘婿心里也意动,还有商人和镖局,喜欢游历的人看到西域诸国,很想去见识一番。
唐启阳和徐兰从风溪庄回城后继续打磨珠子和穿孔,唐启阳抽时间拿嬴政赏给他们的金饼去找墨家人,请人帮忙拉成金丝线,做成后拿回家串青金石珠子。
徐兰用蚕丝线绳串檀木珠子,有几串中间夹着两颗青金石珠子,配色还挺好看。
唐启阳还画了些手腕配饰和腰间配饰,拿设计图和黄金青金石小片,还有几张蛇皮去找墨家人,和人家折腾十几天,把配饰和几条皮带做出来。
夫妻俩清点三个来月做出来的东西,唐启阳挑选两串檀木手串,徐兰挑选两串青金石手串,其他的分吧分吧,送给嬴政大份,扶苏和子婴各一小份,还剩下一些,送给徐石徐山徐芹三对夫妻各一件,小辈不送,收到礼物的人很喜欢。
特别是徐石他们,他们已经许久不曾收到姑姑姑丈亲手做的物件,很珍惜地收起来。
嬴政很喜欢黑纹的蛇皮带,皮扣位置镶着青金石,显得很大气,用上后觉得自己更霸气两分。
扶苏和子婴也用了镶有青金石的配饰,这颜色着实亮眼,亲近的人问他们那是何珠宝?
父子俩回答:西域商人带来的蓝石头青金石。
于是有不少人派下人去客栈跟西域商队定要青金石,西域两个商队喜出望外,他们在长安买了许多好东西,正想下回来大秦带什么来卖,这不就是?
冬去春来,大秦各地想去河西定居的人去当地衙门报名,拿到相关文碟,过些天后和同要去的人一起上路,沿途经过的城镇能领到三个粗粮野菜饼子,到达郡治后跟许多人汇合,一起走去长安,走去河西。
在金城的原月氏两个小部族回到熟悉的地方,听秦军说以后在河西建几座城,他们按人分地,在固定的地方建房子居住,秦人教他们建房子,教他们耕种,忍不住高兴,他们也想居住固定,住坚实又温暖的房子。
韩信又率一千多骑兵向西,在路上相继碰到放牧的三个小部族,双方没有发起冲突,三个小部族平静接受这里归大秦管的事实。
派去河西的官员小吏到达,先登记留下来的几个小部族人口,划给他们宅基地和耕种平地,山脚随他们放牧,教他们如何做泥砖,开荒种地……
北方匈奴的冒顿单于很想拿下祁连山下的几个好牧场,只是秦军已经去驻军,秦军在九原又有精兵,容易被两面夹击,考虑再三决定放弃,把目光转向东胡和西域。
三月初,韩信的媳妇生下一个男孩,徐兰提着东西去看望并给他们把脉,母子俩身体不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