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阳一行人回到家,卫松问唐启阳:“阳,你是什么隐世高人的传人吗?”
唐启阳心念一转说:“我隐约记得小时候有个比我家更落魄的亲戚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教我剑术,应该不是高人吧,要是高人不会如此落魄。”
陆径嘴快说:“不好说,孔子和孟子晚年过得不好。”
李方坐在棚子下听见,走出来不满向陆径瞪眼:“墨子晚年也同样不好!”
姜弦几个向李方怒目,卫松开口:“行了,以多压少胜之不武。”
双方罢休。
唐启阳难得看热闹不嫌事大,笑说:“听说儒家和墨家一见面就争辩,有时候还动手打起来,我还以为你们要打起来。”
李方瞥唐启阳:“幸灾乐祸非君子所为,不给你看笑话。”
卫松几个点头。
唐启阳脸上得意:“我又不是君子,你们可别用君子的行为准则套在我身上。”
旁边的人看他得意的样子颇无语,多少人约束自己想做君子,君子怎么就令你不耻?
你居然是这样的唐启阳。
这时徐兰在厨房里喊:“准备开饭了。”
吃饭最大,唐启阳说过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大家赶紧去洗手。
次日,山和芹待政儿如故,村里的小孩只在外面不满盯着政儿,没有骂他和向他扔东西。
徐兰在厨房里边磨面边留意外面,见村里孩子们的行为心里稍安。
上午唐启阳在农场带短工们割隔离火墙的时候告诉他们:“我在石山旁边划一块地方建两间教室,明年开春免费给北伍里到北拾里六岁以上的孩子启蒙,男女皆可,教他们读书认字,卫松他们现在正在准备石料和烧石灰,以后再建起教室,将收整个柏溪亭的孩子。”
他和徐兰原本等两个教室建好再向外透露这个消息,但现在政儿身份被大家知道,干脆现在就说出去,普通人最关注的是切身利益,这个消息会盖住政儿是秦国公子的消息。
短工们呆住,回神后纷纷问唐启阳是否是真的?
唐启阳回答肯定:真的!
第25章 他想效仿孔子?
昨天夜里人心躁动,大多数人睡下后回想唐启阳说的话,也觉得为难一个无知小孩不像样,但赵政是秦国公子,这让他们怎么能看开?
现在被唐启阳说免费教孩子读书认字的消息振得脑子嗡嗡地。
读书认字?他们黔首也能读书认字!大家激动好一会后才稍稍冷静,然后想:孩子读书后能做什么?
落魄的士族们去做门客,运气好才被推荐去当官。
不少人想来想去读书认字没什么用,被泼一瓢冷水,瞬间清醒,比起读书认字,学剑术更有用,他们之前见石几个孩子能学剑术很羡慕,如果自家的孩子也能学,将来有机会从战场上活下来。
于是有人问唐启阳:“阳,也教孩子们剑术吗?”
唐启阳当然能猜出大家的想法,他有些为难,免费教孩子读书认字是给下一代启蒙开智,传授生活常识,给像陈菽一样聪明且自律或有野心的人一个读书的机会,也许将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心正的人学剑还好,心术不正的人能力变强后是坏事,那么多孩子,他们不可能每个都能仔细留心,再说人心会变。
当然聪明的读书人坏起来破坏力也很强,这种事没有办法预测,不能因为将来有这个可能就什么不做。
他念头快速一转后回应:“我可以教基础的剑法,但孩子们每天不能练剑太长时间,也不能练动作大的剑招,因为练剑很消耗体力,孩子体力消耗过多不仅长不高,身体还会落下暗伤,于寿命有碍,除非一日三餐能吃饱并有足够的油吃。”
有碍长高和影响寿命的事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谨慎对待,执于让孩子全心全力练剑的人不会多。
大家听了沉默,他们现在一日两餐都吃不饱,油几乎没有,怪不得石几个练剑的时候慢悠悠,原来是在省体力。
一辆马车在唐家门口停下,赵姬急忙下马车,见政儿在棚子下读书松一口气。
徐兰听到马蹄声便从厨房出来,见来人是赵姬,客气打招呼:“赵夫人,政儿没事。”
赵姬脸上感激:“谢谢。”
徐兰笑笑:“不客气,我们很喜欢政儿。”
这点赵姬清楚,要不然她不能放心把政儿长时间放在这里。
政儿禀报先生后从棚子下出来跟阿母施礼,高兴喊:“阿母。”
赵姬高兴搂着结实的儿子。
徐兰笑说:“你们回去好好聚。”
赵姬向她点头,政儿高兴和兰从母施礼后跟阿母回家。
晚一些,照顾政儿的老媪给徐兰送来一些礼,徐兰客气两句后收下。
虽然很多人觉得读书没用,但读书是高尚的事,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唐启阳传出的消息还是在附近几个里引起轰动。
刘里长听说后心情沉重,不满唐启阳夫妻俩公然护着秦国公子,对唐启阳说教人练剑又很心动,小儿子刘青快十六岁,下一次征兵十成避免不了,如果能跟唐启阳学剑,将来能从战场活下来的机会大增,还有孙子们。
他自从懂事起便知道自己是赵人,赵国打胜仗时会高兴,打败仗时痛苦,现在发现国家打仗胜败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交的税不变,同样服徭役,儿子被征兵,将来孙子也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