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徐兰忙完家里的事,带石五个孩子和村里几个孩子去山脚教他们辩认药材,采药挖药,孩子们认真听,动手采药和挖药。
碰到蛇孩子们没有惊慌,最小的政儿也不怕,抽出木剑跃跃欲试,没等他动手石就用一块石头把蛇砸死,政儿一脸遗憾把木剑插回剑绡。
徐兰不吝称赞他们:“表现不错。”
孩子们脸上露出笑。
徐兰看太阳在十一点位置带孩子们回家,让他们提自己采挖的草药回家洗后晾晒,晒干后放着自家以后用。
下午家里的小私塾停课,唐启阳夫妻提东西牵着马带着五个孩子去农场。
到了农场,徐兰去种唐启阳上午从城里买回来的各种各样种子,唐启阳从篓子里拿出简单的马鞍套在马背上。
马鞍真的很简单,徐兰用麻布和三层羊皮还一些碎皮缝制成,没有用一点铁,相连的马蹬是用一块小木板打磨后在两头凿槽口,用麻布固定在马鞍下方。
唐启阳系好马鞍跟年纪最大的石说:“石,你先来,抓着缰绳,左脚踏着小木板,翻身上马。”
学骑马是每个孩子的梦想,石激动点头,深呼两口气伸手抓缰绳,左脚踏上小木板,灵活翻身上马,稳稳坐在马背上。
唐启阳鼓励他:“不错。”
石脸上露出笑。
政儿和山、芹、陈菽眼神热切看着石(阿兄),又热切看唐阿叔(姑丈),他们也要骑马。
唐启阳笑说:“从大到小,轮流着骑。”
唐启阳教导石在马上骑一段路,教他下马,教导下一个上马骑马。
卫松十四人在一个棚子下凿两块大石头,远远看石几个孩子轻松上马下马,马背上好像有东西,停下手里的活呼拉拉跑过去,走近发现马背是有东西。
只见芹脚踏在一块小木板上,翻身稳稳坐在马背上。
卫松十四人中有一半学过骑马,知道学骑马时上马多难,现在马背上只有个简单的东西,小孩就能轻松上马,怎能不吃惊?
卫松看向唐启阳问:“阳,马背上是什么?”
唐启阳牵着马走动边和他说:“你也看到了,只是用羊皮和麻布做的垫子,固定在马背上,用小木板做上马的踏板,孩子们上马容易了。”
陆径激动说:“阳,让我试试。”
会骑马的人炯炯看向唐启阳,他们也要试试?
唐启阳笑说:“那可不行,后面还有陈菽和政儿还没骑,等他们骑了你们再试。.”
陆径他们只好等。
晚一些,陈菽骑后轮到政儿,唐启阳右手扶着他右臂说:“不用怕。”
政儿认真点头,手抓缰绳抬脚踏上小木板,麻利爬上马背后坐直。
唐启阳笑说:“不错,动作利索。”
政儿脸上露出笑,看向前面,老马走动时并不害怕,老马走一段路转回来,下马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陆径牵过缰绳,踏脚上马坐稳,勒马缰绳喊“驾”,老马扬四蹄向前跑。
老马刚买回来的时候体力不太行,经过徐兰和唐启阳的经心喂养变年轻,体力很足,跑起来像战马。
五个孩子看策马奔腾的陆阿叔热血沸腾,他们以后也能那样骑!
一会陆径骑着马转回来,潇洒飞身下马后高兴说:“骑得很稳!”
随后会骑马的人一一试骑马一遍,看了看简单的马鞍,看一眼就能看明白。
卫松佩服和唐启阳说:“阳,你和兰娘子真会想!”简简单单的东西让人上马变容易,骑马的时候很平稳,他们之前就是没有想过,只是这个马垫有点薄,用其他皮子做应该更好。
唐启阳边留意石上马,边回答卫松:“这个很简单啊,我们想着怎么让孩子上马容易就想出来了,兰动手做的时候又琢磨着改进一些,就叫马鞍吧。”
姜弦开口:“马鞍这个名字很贴切。.”
其他人点头。
随后政儿五个孩子继续轮流学骑马,回家的时候还很兴奋。
晚饭后,唐启阳去陈家找陈粟三兄妹俩,和陈粟陈韭说:“陈粟陈韭,我打算招些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培养,认字学射箭练剑,跟兰学采药处理药材也可以,帮我干活,在农场吃饭,开始你们发少量的工钱,想要布料和粮食都可以,等你们成长能担事多的时候增加工钱,农忙的时候一起把你们地里的活一起干了,你们觉得如何?”
他们要交税,地还是要种的。
陈粟三兄妹听后惊讶,随后陈韭和陈菽一致看向阿兄。
陈粟默一下悲观说:“唐阿叔,我已经十五岁,不定哪一天征兵,我就被征走。”也许再也回不来,辜负唐阿叔的培养。
陈韭和陈菽眼里含泪看向阿兄,一人紧紧抓住阿兄一只手。
唐启阳语气轻松:“没事,你这个年纪被征兵也只是去运粮,去打完仗回来继续给我干活。”
他的这语气令人觉得上战场是轻松的事,能轻松活下来。
陈粟明白运粮也有危险,两只手感受着阿弟阿妹的温暖,心里生出强烈的愿望:就算被征兵上战场,也想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残了也没关系,他的眼神变坚定,哑声说:“好。”
唐启阳跟他们谈些细节后道别去刘里长家跟刘里长谈自己想培养刘青帮自己干活,刘里长听后考虑一会就同意。
随后唐启阳又去了几家找人谈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