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儿“嘿嘿”笑:“唐阿叔教过我,我去练字了。”
徐兰笑:“好。”
时间转过,天气更冷,徐兰写出麦子和稻谷种植方法,仔细检查没有问题后装订成一本书,又抄出一本。
唐启阳拿一本去找张竹。
张竹已经雕刻出整版养殖书,正在带着石雷和马冬印书。
唐启阳进屋里和他们三个打招呼,然后问张竹:“竹兄,我还有书要你帮忙雕刻,可以吗?”他们之间没有签用工合同,相处没有和卫松一样投契,关系薄弱,所以要问他的意见。
张竹嘴角露出微笑:“自然可以。”
唐启阳把书递给他,张竹接过书看书名:麦和稻的种植方法,脸色微变,翻开书看目录翻到后面看稻的种植方法。
张竹在楚国出生和长大,楚国虽然种稻比较多但收成少,他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吃大米饭,来唐家后反而轻松吃到大米饭。
他看一会书后脸上微激动,抬头看唐启阳问:“这本书真要雕刻印刷向外卖?”
唐启阳脸上平常:“嗯。”
张竹说:“这本书可能卖到其他六国。”令其他国粮食大幅增产。
唐启阳说:“知道啊,虽然周天子已经不在,但我觉着不管哪一国人都是炎黄的后代,同一个种族,我和兰的愿望是愿天下无饥寒!”
将来有蝗灾和旱灾,希望介时能少死一些人,将来政儿统一天下的时候要是有变数,他们暗中出手帮忙便是。
张竹怔怔看唐启阳的脸想到教室前面白墙上的四句,再想到他和兰娘子所做所为,心里真正佩服,定定神说:“好!”
唐启阳笑说:“麻烦你了,有什么需要和我们说。”
张竹点头:“好。”
石雷等唐启阳走后说:“阳和兰娘子简直是圣人。”他们在这里吃的饭食比楚国贵族吃的还要好。
马冬咂巴嘴说:“就是。”
张竹拿着书心里想的是“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他们来邯郸的路上听到这句话只觉得说这话的人真是狂大,见到唐启阳后感觉他不像是能说这句话的人。
他拿书的手变紧,唐启阳要怎么开太平?
转眼又是一年春,政儿已过七岁。
徐兰和唐启阳感觉他一过七岁,距离回秦国非常近了,有了紧迫感,于是他们跟李先生商量后调整上课时间。
李先生不再去书院教书,专教政儿和徐石三只妹陈菽五个,早上练武不变,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学画画的人练习画画,不学的人抄书,申时去练骑马。
下午的课程随时改,休息和之前一样,十天休两天。
春耕期间,唐启阳收到李牧来信,信里说他已官复原职,唐启阳替他高兴。
忙碌的春耕过后,韩非跟唐启阳和徐兰辞别:“阳,兰娘子,感谢一年以来的照顾,我在这里很舒心……只是我很多事想不明白,想周游各国看看。”
唐启阳理解并尊重,微笑说:“好,将来有机会我们也去各国看看。”
徐兰问他:“韩先生,你要怎么去?”
韩非说:“我的随从已经从韩国出发,不久便会到。”
唐启阳:“行,我们做些糯米酒,到时做一桌好饭菜给先生送行。”
韩非施礼道谢:“多谢!”
唐启阳回礼:“先生客气了,感谢先生这一年尽心教导学生。”
第39章 卖书
韩非真诚说:“我在这里也有收获,感谢你们的照顾。”
唐启阳笑说:“我们相聚是缘,韩先生不必再客气,韩先生,我们对其他六国的风景和普通黔首生活有些好奇,韩先生在其他国游历的时候能否稍留意?方便的时候写信托商队给我们送来?”希望他看到战争带来的苦难,产生出统一的想法。
韩非听唐启阳的话不意外,微笑应:“好。”
夜里,徐兰和唐启阳从他们在冬天里画的字画里挑出两副花鸟图,花鸟图有一点点色彩,矿石颜料是徐兰在山里采药时碰到顺便捡回来,做成颜料,只可惜只有青色和褐色。
徐兰把两副花鸟字画裱好,这天早上拿出来送给韩非和王羽。
韩非和王羽拿着好看的花鸟字画惊喜不已。
韩非激动看着唐启阳夫妻说:“这…这…太贵重了!”这副画值好几金。
李方和王羽点头,他们能看出花鸟图比竹子图更上一层。
唐启阳笑说:“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可用金钱来衡量,况且是我们自己画的。”
韩非放下画施礼感谢:“阳和兰娘子待我们至诚,非铭记于心!”
王羽也放下画施礼道谢:“羽亦铭记于心。”
徐兰和唐启阳回礼,唐启阳微笑说:“我们和先生们相处极好,不必如此郑重。”
徐兰递一个细长有盖的竹筒给韩非说:“字画卷起来放里面可防雨淋。”
“多谢兰娘子。”韩非道谢接过竹筒。
徐兰:“无须客气。”
政儿五个瞪大眼睛看桌子上的花鸟图,只觉得分外好看,上面有两个红色印章,这是姑姑姑丈(唐阿叔兰从母)合画的!
五人看向姑姑姑丈(唐阿叔兰从母)充满敬佩。
韩非和王羽李方想欣赏字画,只是快到时间上课了,他们把字画收进屋里,午时回来好好欣赏字画一番,傍晚吃饭前继续看。
唐启阳能理解他们,古代文人没有几个不爱好书法和字画,如果现在有草书和行书等字体,他们估计会更狂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 苏佑蓁